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類獅群時代
2011/12/06 12:53:41瀏覽486|回應0|推薦1

  記得從前在選修「中國社會史」時,曾在期中報告中以獅子的社會為核心,對早期的中國社會形態加以評論,由於時間不夠,資料也不多,只以一些少數民族為佐證,並聲明此為「研究前準備」,就這樣提了出去,結果吃了陣排頭,得到全班最低分。

 

  對這事,其實當時個人是非常不服氣的。一是因為:被指「立論不足」,我承認;但以一個每周兩小時的選修課來說,要扎扎實實地完成一個標準的論文,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一開始我就是打算以「研究前準備」的報告方式呈現,也就是以一般論文撰作前向指導教授遞交的先期研究報告,提出自己的問題意識,以及自己設定的題目、研究價值和研究方向。二是因為:被譏「要你談人,你談獅子」,我則大大地不能苟同;人類也是動物,尤其早期的人類社會其實殘留著許多可見於動物社會的痕跡,由動物社會演化而來是有跡可尋的。

 

  獅子的社會始終是一個很令我注目的社會現象。

 

  在「姓與氐」中,我曾經提起:中國自四千多年前的夏朝「禹傳子啟」開始才真正地進入父系社會。有人驚問:那麼晚嗎?我的回答是:前面還有大約二、三千年的過渡時期。

 

  四千年加二、三千年是六、七千年前,也就是伏羲時代。從伏羲到大禹,經過了伏羲一千二百年、神農八百二十年、黃帝一百年、少昊八十年、顓頊八十年、帝俈七十年‧‧‧堯一百年、舜五十年‧‧‧將近二、三千年。這二、三千年,其實我是很想把它歸諸於母系社會的,指之為過渡時期,只是因為自母系至父系必然有過渡時期存在而已,更何況所有的紙本文獻都以父系社會的形態呈現。

 

  重點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段時期幾乎可以說是母系社會?

 

  第一個原因是,一般均認為「走婚是母系社會的主要特徵之一」。首先,以黃帝為例,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大致上都隨母住在不同的地方,其中十四個有姓,共有十二個姓;這不就是走婚嗎?第二個例子是帝俈,帝俈有八個兒子,其中四個是摰(帝俈的第一繼承人)、堯(帝俈的第二繼承人)、契(商的始祖)及后稷(周的始祖),大致上也都隨母住在不同的地方。

 

  第二個原因是「類獅群現象」,這是對「既然是母系社會,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俈、堯、舜‧‧‧等何以能出頭」最好的解釋。獅群,在動物學家的眼中一般被認為是母系社會;但,在尋常人眼中則是標準的男性沙文主義社會。獅王統治獅群,享有獅群最高的地位;母獅既要育嬰,還要圍獵,供養獅王;獅王則游手好閑,唯一的任務就是悍衛疆土,與強敵作戰。重點是獅王並不世襲,只有王子,沒有世子或太子,當王子(公獅)長大到二、三歲時,牠就被驅離獅群,在外流浪、成為野獅,一方面謀生、一方面歷練,也一方面尋找機會、向別的獅王挑戰,期能贏得一個獅群,而自立為王;因此野獅正是所有獅王最大的敵人,獅王一旦在挑戰中被撀倒,便瞬間成為野獅,被驅離獅群,到處流浪;而,新登基的獅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剷除異己,將前任獅王留下的幼獅及孕中胎獅全部吃掉。然而,「強者為王」固然是獅界不變的定律,但「由王而野,被驅離獅群」也是獅王必然的宿命;因為一頭公獅就算再威猛、再強悍,牠必須在三、四歲以後才能真正成熟、取得優勢,運氣好的話,終於挑戰成功、贏得一個獅群,但自此而後,牠必須接受野獅不斷的挑戰,在挑戰中牠可能受傷、也可能死去,就算並無大礙,牠也會逐漸老化,通常在八、九歲之後,牠就會不堪負荷,終於在某一次挑戰中被撀垮、放逐,或不戰而降、自動「禪讓」。當然,有些獅王在被撀垮、放逐後,還能東山再起,再度取得獅群的,但,通常在位頂多就是五年或更長一些些而已。總之,獅群本身是母系的,這個由眾多姊妹、母女結集而成的母體社會是始終不變的,母獅在這母體社會中生、在這母體社會中死,一輩子都在這母體社會中過活,變的只有每四、五年政權輪替一次的獅王,還有不到兩歲就要被逐出家門的兄弟;相對的,公獅的一輩子就是流浪和挑戰,挑戰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完成走婚的人生任務。

 

  回頭看看後來的人類社會,說是父系社會,皇帝在三宮六院間「走婚」,而在周朝時「搶婚」仍甚為盛行,其他如藉由戰鬥、攻略取得「獅群」,這不正類似獅群嗎?不同的只是「世襲的王」,不過夏朝以前不正是沒有「世襲的王」嗎?兒子都隨母姓,各住在不同的地方,長大以後自己出去走婚,取得自己的領域,成為一個王,與其他的王相互抗衡。

 

  因此,從大禹到伏羲,越往前這個「類獅群現象」的痕跡就越顯著,只是越往後群體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開始有了共主,有了組織,強者的控制力越來越大,當一個強者同時擁有幾個「獅群」,母系社會便逐漸往父系社會過渡了,算算這應該是在黃帝時代。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e0317&aid=59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