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兒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我就不斷地看過這種情況──
放學了,母親本該接了孩子就回家,卻團團把老師圍住,一定要
從那忙碌的口中再擠壓出更多關於孩子的訊息,或提問孩子在家
發生的種種小事。有時候,是好幾個媽媽聚著交換教養心得不散
,即使小朋友開始不耐煩,大人也只是隨口安撫一下,不捨得離
開。
為什麼父母一定要透過教導者的眼光來認識自己的孩子呢?
如果老師說孩子表現不錯,父母的心情指數就上揚;如果聽到不
合自己標準的評語,說不定回家難免一場親子小風暴。
我雖能理解教養中常有的焦慮,但對這種現象卻不贊同;不
贊成的理由有兩個,其一,教學工作以一抵眾,如果每天都有一
小部分的父母這樣占用時間,老師就有不可開交的忙亂。我親眼
見過被父母纏得太厲害的老師,不得不說出應酬話來面對重複的
詢問,難免覺得既浪費時間又十分同情教學者。
其二,老師雖然親自帶領教學,但父母並不是只能從這個角
度來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如果我們把站在教室門口耗掉的時間
,用來跟孩子談話或分享學習成果,不只可以了解狀況,也同時
付出自己的關愛。
在這個忙碌的現代,多少人抱怨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與
孩子相處,果真是如此,我們就更應該珍惜親子溝通的每分每秒
。因為握在手中的時間是絕對無法開源的,唯有從生活檢討中節
流,才是實際的想法。
我非常關心孩子在校的狀況,但是尋求了解的方式並不是常
常找老師詢問,而是節省時間與孩子溝通;在期待親師生美好的
關係中,努力盡家長應盡的責任。
~轉自中時電子報浮世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