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當然不知道,草坪並不是自然的生態,為了維護草坪,必須要用大量的除草劑,以去除其他「雜草」,在上面打滾是件恐怖的事,一點都不詩意或是自適。為了要灌溉草坪,更需要大量用水,耗竭珍貴的水資源。至於周圍的草花四時怒放,更是經常置換的結果,並非土生土長。花上、葉上見不得有蟲蠹,枯葉不可落地「化做春泥更護花」。環境中除了人帶來的貓狗等寵物,更見不到任何其他小動物。
這個問題不是小團山要單一面對的問題,也不是合肥獨有的問題,這是中國各大都市競逐「園林城市」稱號,一致趨同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大城市快速發展,建構了大量全無風致的水泥叢林,為了遮醜,又以密林繁花塗佈妝點。再搞個「園林城市」的說法,弄個「適宜人居城市」的評比,似乎生活品質就得到了提升,人心就得到了滿足。他們當然沒有看到,城市中的樹木待不得土生土長的耗費時日,只能挖掘移植,城市中的茂林修竹是以山野的頭童齒豁換來的,城市中營造的假自然恰恰破壞了真自然。他們當然也沒有看到,為了要讓花朵風姿煥發,溫室、大棚中養護的花朵上,噴灑的農藥有多少,花季過了的花朵又如何成為棄置的污染源。
聰明的人多少有些知覺,已經將原本叫得震天戛響的「園林城市」口號,改為「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的不同,就是更多自然、更多野趣。月亮自有圓缺,花開必見花謝;枯葉就當回歸土壤,土地上的草類本不該單調劃一。「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固然是美景,「留得殘荷聽雨聲」也別是一種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