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BA Case Study: When Guidelines or Questions Have Been Laid Out
2010/09/21 12:40:27瀏覽619|回應0|推薦1


近來,筆者在回想修習 MBA 課程的點點滴滴時,體悟到 MBA Case Study 的慣常學習方式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陷,那就是

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找答案」,而且是順著提示在找答案,忽略了更重要的前置作業 ── 「如何問對問題」

校園裡的 MBA 課程,其許多的 Case Study 都已經附有編寫者或授課者所擬定的 Guidelines 或 Questions (僅有少數的 Case Study 是完全沒有事先擬定的 Guidelines 與 Questions)因此,學習者通常是順著這些 Guidelines 或 Questions,去蒐集相關的資料並做思考,雖然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習者更快地理解學術的觀點 ── 尤其是企管大師的觀點,但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是

學習者失去了「尋找問題」、「問錯問題」、以及「問對問題」的摸索學習之機會!

然而,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時,學會「尋找問題」以及「從問錯問題中去問對問題」,肯定是比單獨地理解學術觀點來得更加受用;所以,轉了一圈還是得靠自己;據此,我們不妨針對自己所面臨的挑戰、抑或我們所觀察到的特定現像,來鍛鍊問對問題的能力,例如
  1. 為何有些某些套房大樓租不出去?
  2. 為何有些店面做不起來?
  3. 這條街為何逐漸地熱鬧起來?為什麼有些街道的條件很不錯,但人潮卻熱不起來?
  4. 為何產品的實際銷售量與預期的銷售量「差很大」?
  5. 公司的 Project 為什麼老是「進度落後」?
  6. 公司產品的 Marketing,為什麼老是「瞄不準」消費者的需求?
  7. 部分的高階主管,為何老是做出錯誤的決策?
根據某個初始的問題,我們自問五次 Why,據此定可衍生出許多答案、解釋模型以及更多的子問題,而當下次相同或類似的情境發生時,我們即可驗證答案或解釋模型是否正確或適用,並根據驗證結果來修正或擴充原有的答案或解釋模型,抑或重起爐灶地問些新的問題來提出新的答案或解釋模型。

除了不斷累積的解題經驗以及見識可以提升「問對問題的能耐」之外,筆者目前所想到的另一種增進方法是

針對主題或對象練習撰寫「觀察報告」,也就是 Profile;藉由磨練「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多面向解讀觀察報告的能力」,來提昇自己「問對問題的能耐」。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gchia&aid=443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