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動靜皆太極---棒球投手所用到的力量
2013/08/21 02:29:10瀏覽1315|回應0|推薦0

   以太極拳的原理分析棒球投手的力量有下列幾種:

1.拉力:當持球手臂向後、向上拉弓張開後,隨後向丹田拉回的力量。---當手臂拉開時,力量起於背後腰際的命門穴,一開始,吸氣至命門穴,造成後腰部微弓狀態,隨後力量循背部過肩關節背外側,至上臂外側,過肘至下臂外側,過腕手背,直至指尖,這是走太陽曬到背與臂的外側,也就是走"陽"的勁路,以"陽勁"外展,將手臂舒展出去。這條"陽"的勁路其實是用拉的,拉的力量像微積分一樣,由命門穴開始一點接著一點像漁夫拉網一樣向著指尖傳導過去,直到雙臂舒展開來而成像摔角選手弓背欲撲的姿勢,也就是太極拳的涵胸拔背,白鶴亮翅的蓄勁之勢,也是響尾蛇彎身待攻之勢。之後即用力向丹田拉回,這個拉回的力量卻是起於前面下腹的丹田穴,此時暫時閉氣,丹田收縮,力量則由丹田經腹、胸,過肩關節內側至上臂內側,過肘至下臂內側,經腕過掌,過指腹至指尖,從丹田至指尖,身體前側、手臂內側形成的一條皮帶,這條屬陰的皮帶向丹田內收,就是以"陰勁"內收。腰、背、手臂外側為陽,腹胸臑(ㄖㄡˊ,手臂內側軟肉)內側為陰,所以手的揮動是靠"陰""陽"兩條皮帶輪流向內拉而帶動的。陽勁舒展蓄勁,陰勁內收發勁,陰陽交替,就如魚之擺尾,向右擺時,則同時蓄積向左擺的內勁:向左擺時,則同時蓄積向右擺的內勁。而人體則多蓄勁於背陽,發勁於腹陰。如虎貓弓背為蓄勁,挺腹前撲為發勁。曲腕為拉陽蓄勁,挺腕投球為拉陰發勁。

2.彈勁:也就是尾勁。當以陽勁外展時,勁力傳導至肘時,會蓄積一個下臂向外彈出的力量,勢如白鶴亮翅,蓄勁待攻。相反地,當以陰勁內收時,手肘收至接近丹田的內勁氣囊時,前臂與手腕一樣會產生一個蓄勁於手臂內側與手腕內側的彈勁,就如響尾蛇,曲身待攻,這也就是扣腕的力量來源。就像我們揮出藤條時,手臂向前揮出藤條,以手帶動藤條下半部的位移,則會蓄積藤條前半部彎曲彈打的力量。

3.腰的扭轉力:

4.噴發勁:也就是雙肘夾壓丹田內勁氣囊時,氣囊會像鼓風爐一樣,將力量集中於一點噴發而出。這個噴發勁與腰的扭轉力,就像正拳攻擊一樣,要靠左手臂伸出後,猛力拉回而產生。

5.蹬腿:當左腿彎曲向丹田收回再行踏出時,右腿同時藉地之力,將丹田與全身向目標瞪出,強化彈勁與噴勁。

    美國大聯盟的投手,很多都迷信於將手臂伸展於高處造成下壓式用力拉回的拉力,其拉力與彈力的轉折處不在手肘貼近丹田氣囊處(手肘可植根於氣囊,有力又不易受傷),卻於肩關節處轉折,一來力量被轉折而抵消,二來大部分投手都造成肩關節一再地嚴重受傷,郭泓志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所以手臂張弓投球時,手肘不應該高於肩關節,投球時手肘高過肩關節,肩關節韌帶遲早一定受傷。日本今年最強的投手田中將大,球強又耐投,他投球時身體左傾,所以右肘實際上也是不過肩的。

   在以陰勁拉回得過程中,如果手肘還沒回到丹田氣囊球即出手,將會1.無法發揮最大的力量,2.沒有丹田氣囊做支架,浮動的手臂容易投出壞球甚至暴投,3.力與勁的轉折點在肩關節,肩關節韌帶容易受傷。

   太極拳發勁也一定要用腿借助於地的支撐,而且因為蹬腿有方向性,所以可以讓投球的方向更準、更強、更穩,而大部分的投手卻很少應用到借力於地之蹬腿的力量。所以可見到比王建民瘦矮小的投手,可以球球投出95、96哩,而王建民高壯多了,卻只能投出92、93哩。

   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就是投球或打擊時,甚至任何運動,雙肘用力向丹田拉回,才能產生最大的力量。這個可以在美國以科學化水箱中訓練奧運游泳選手的模式中看到證明,一般人都會以為游泳時手臂伸展到前方後是向下、向後划動。但實際上,在慢動作影片中,他們在水箱中的划水模式是手臂划向丹田腹部,再手臂放鬆舒展至身後。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lauba&aid=819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