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17 10:54:58瀏覽2552|回應9|推薦30 | |
陳雲林若不到臺灣,不會體驗被包圍、抗議的困窘,更無法親身領教台獨與反中的勢力。現在中國各大城市「遍地烽火」,民族主義蠱惑下的愛國心,反日、仇日的激情,比之台灣反中、仇中猶有過之。中共樂見這種民粹鼓譟,頂多是嚴加控管,預防擦槍走火而自傷統治權威,中國人民向著日本宣揚民族主義,事實上就是一場戰爭,一場民族之間、中日之間的「大戰」。 前總統李登輝主張釣魚台列嶼之主權屬於日本,他認為台日之間沒有主權爭執、只有漁權談判的問題。這觀點有個自相矛盾的荒謬處,那就是釣魚台列嶼的主權若歸屬為日本、毫無爭議,人家日本的領海豈有跟臺灣談判合作、開發的空間?我們會允許日本跑來談判如何共同開發澎湖群島、一起共享資源嗎?有誰家的客廳、廁所,會跟陌生人談起如何共用、共享?台灣若不依靠釣島主權有爭議,哪來籌碼與日本談判?別說美國故意擺爛,恐怕日本也不會真心理會台灣。 中國的反日、台灣的反中,在某個層面上一起比較甚有趣味。中國解放軍即使故意向日本耀武揚威,但是要到正式開戰、武力解決,還遠得很。畢竟美國透過各種制裁方式,可以有效反制中國、壓抑動武冒進,誠如日本不怕中國解放軍與漁民的故意騷擾,而是懼怕中國的經濟制裁與其他反制。賺錢壓力與商業利益,可比領土、領海爭執的叫囂還要容易形成關說勢力與以商逼政的妥協,這一點,舉目中國、日本、美國、台灣,標準、效用皆一致。在台灣,誰會去抗議陳雲林,台灣人民心裡有數;在中國,誰會激進反日抗議,中國人民也略知一二。當中國人民不解陳雲林為何被抗議、被包圍的時候,也是台灣人民不解中國人為何要激烈反日、仇日時。中與日、台與中,背後的政治操作與根深柢固的民族/族群意識,正是兩者相互比較的趣味所在。 當中國人民透過抗議行動向日本宣戰時,我們可以預期中國漁民將在當局慫恿鼓動下,無時無刻不定期騷擾釣魚台海域,藉此測試日本的行政管理權,也製造釣島主權在買島國有化後的話語權與談判籌碼。日本政府若以強勢行為反制,反正這些「政治漁民」抓不勝抓,終有一天會把日本政府逼到談判桌上,認真對待國有化之後的釣島變局。反觀台灣政府,「東海和平倡議」固然擁有理念上的制高點,可惜主權議題上,「做」總比「說」更有效力,光說不練、空話奢談,對於發生爭執的對方國家來說,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過,這不是要馬總統向日本宣戰,才算是積極捍衛主權。客觀上,台灣對於釣魚島沒有美國承認的管理權,要以國際外交勢力來打這場主權戰,以台灣的國際地位和主權矇矓化,不僅沒有發聲管道,其他國家也無立場理會聲援台灣。唯一可做而有效的手段,就是由海巡署以積極護漁的藉口,公開又頻繁地前往釣島周圍海域宣揚國威,如此方有可能逼迫日本帶著誠意回到談判桌。 以美日安保條約、台灣關係法來論,台灣確實要與日本、美國同一陣線,中華民國政府說實在並沒有任何必要與日本兵戎相向、撕破臉而大戰一場。至於對岸中國,當然很希望兩岸攜手反日,在釣島主權爭議上,實踐「兩岸一國」、「一個中國」的政治共識。 中國要如何玩弄日本,就讓我們冷靜又理性地旁觀,冷涼是現在季節交換的明顯變化,台灣多點冷涼,不僅較好,也容易叫好。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