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8/14 22:32:42瀏覽3123|回應14|推薦29 | |
民進黨恢復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起先還為了名稱是「兩岸」或「中國」而爭執,從吳秉叡拋出「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後,現在看來,什麼名稱根本不重要,對於民進黨來說,中國政策可以簡化為「逢中必反」,就是「反對」而已矣。 立委吳秉叡當過法官,而且在民進黨內走衝江湖已不是菜鳥,自然知曉「陸生納入健保」容易引起支持者反彈和撻伐,況且黨內是否支持、有無共識提出相關修法議案,這都是亟需折衷協調的大工程。然而,不知道吳秉叡為何選在此時放此議題測試水溫與風向,事後反彈力量過大,民進黨蘇貞昌主席以「不宜個人躁進」、「民眾感受很差、也很不恰當」,公然賞給吳秉叡一個大巴掌!不論吳秉叡事先有無取得蘇主席的授意,事後諸葛足以驗證這議題被民進黨的支持者打成落水狗,吳秉叡猶如豬八戒照鏡子,蘇主席更是衝、衝、衝到鐵板一塊。綠營支持者的「意識型態」充分反射「逢中必反」,要說民進黨需要中國事務委員會,還不如改成「阿扁事務委員會」罷了。 蘇系子弟兵出槌已不是第一次,例如洪智坤以「黃賭毒」檢舉黨內公職選舉,貪污有罪被告已是民進黨的中常委。對於吳敦義的烏龍爆料,特偵組不僅驗證洪智坤的爆料純屬不實傳聞,洪智坤在8月9日TVBS新聞夜總會節目上,又自己公開承認「故意說錯」、「刻意設陷阱」,但是這位天才中執委還去民事起訴檢察總長與檢察官,求償新台幣100萬元,這些行為實在令人質疑蘇主席的蘇系人馬到底怎麼了?前有烏龍爆料,後有射後不理、丟下議題就落跑,如此政黨,要如何超越國民黨?奉勸蘇主席,是不是專心帶著支持者看電影,回家含飴弄孫、放棄總統之路算了? 圖片取自TVBS新聞夜總會(影片內容網址:http://youtu.be/bZ7UpACeWL4) 全民健康保險具有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的雙重特性,報載《納健保 陸生亦人子也》、《陸生入健保 且看英倫之石》等文,已經提及英國的國家健保制度(NHS,即National Health Service),該制度足為陸生納入健保之參照,費率與投保細節皆可再議與細究,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平常心看待陸生,民進黨及其支持者能否正常化對待陸生,這才是陸生納入健保的建設性思考。 中國來台就學學生,並非是以武力敵對我們的中國解放軍,也不是在國際打壓我們的共黨官員,昔日台灣留美、留日、留英的民主前輩,因為外地留學而見識、學習到民主自由人權的可貴,相對於陸生在台就學經驗,我們是否應該以民主自由的軟實力,感動這些陸生、幫助中國未來在民主政革道路上有突破性的進展?這種高度與態度,民進黨蘇主席能否做到,支持者是否願意超越「逢中必反」的意識情結?再者,陸生納入健保,並非免費享受健保,只要不繳費依舊不能享用健保,更何況陸生前來台灣就學,中國的飛彈難道會肆無忌憚往台灣打過來?飛彈往台灣炸的時候,不可能自動辨別台灣人與中國人,然後不傷及陸生只打台灣人,講誇張點,只要全台灣到處有陸客和陸生,中國敢任意發動戰爭,甚至發射導彈轟炸台灣?徒以中國政府敵意對待我們,就要反對陸生納入健保,這種想法是否像個迴力鏢反而倒過來傷害我們?要平等互惠,也要先釋放善意,即便陸生總額達到二千名,每名健保費設算一千元,全年支出也才2400萬,這總比軍購武器便宜吧!台灣政府與人民絕對有能力部分負擔陸生的健保費,納保與否的關鍵不在於錢,而是在於對待陸生和面對中國,我們是否能有超越對抗與敵對的態度與高度。 健保財源確實涉及資源分配與稅負分擔,然而在「三限六不」限制下,陸生不可能在台灣就業納稅,也不可能學業完成後留在台灣貢獻所長,這都是民進黨昔日防堵陸生所設下的法律障礙。以有無繳稅來反對陸生納入健保,這種想法就如同馬市長當年拒繳健保費的理由,他認為不具台北市戶籍的受雇者,其健保費不應由台北市府來負擔,這想法被民進黨批評到體無完膚,但是回到陸生健保問題,同樣錯誤思維又再次重蹈覆轍!更何況,陸生來台就學,食衣住行育樂皆在台灣,即便沒有繳納所得稅,難道他們的消費支出對台灣經濟沒有絲毫貢獻?民進黨不僅「逢中必反」,其反對邏輯與思維,真是精神分裂、人格異常!如要貫徹立場之一致,不如學習台聯當個「反中黨」,如此不會有進退失據、打自己小孩給別人恥笑的荒謬。惟如此行為後,想要擊敗國共聯手而再度執政,恐怕機會更加渺茫而已。 蘇主席如果只會踩煞車,不能做到領導支持者思考與超越,基本盤不僅會被台聯侵蝕,中間選民也無法順利爭取與拓展。只要無法突破50%,想要再次執政永遠是不可能的任務。最後,只有「輸真慘」是唯一的結果。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