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牌 一畝桑田 霜雪 孔雀魚 文羚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子建 麵線 剩閒 循致
more...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片房好到連蘋果日報的黎老闆都得佩服認輸!至於票房會大賣,其實是行銷手法運用得當,大力促銷和宣傳成功的效果。看過幾篇影評和電影的實錄,以我個人的感官經驗實在不覺得這部片有啥值得欣賞!這就像看過「美國派」一樣,看到青少年對於生活、學校、愛情、親情、友情的自我表述與寫實對照,影片的深度就像皮膚的厚度一樣,無須嚴肅探討,更不用期待這種影片會成為威尼斯影展的競賽片。「那些年」就像賀爾蒙主宰的日子,直覺反應與情慾投射的表達,把戀愛故事包裝成某特定族群共鳴或共同崇拜的典範,利用特定族群的一窩瘋效應,製造票房而且票房的初步成功又可以順水推舟,讓未來的票房繼續成長,這樣的行銷手法,可真是高明!九把刀的小說我從未看過,也無須對他多做批評,畢竟在現實功利的資本主義體系下,能賣錢的創作、擁有賺錢票房的影片,即便膚淺與市儈,他仍舊可以算是成功的傑出典範。「那些年」在我的觀感裡,就像看到台版的「美國派」,只不過女主角美麗漂亮,對我有感多了!選角選對了,無論帥哥或美女,我們被賀爾蒙主宰的可能性就更多,至於那些25歲以下的特定族群,他們更會願意花錢買票進戲院,看看台版美國派如何在地化,如何引起這些族群的共鳴與回應。
(過完一年,政治雜論閣需要您的支持與推薦唷!)
沒看過人家的文章及電影,就隨便批評別人的文章及觀眾的水準,這是什麼論壇?九把刀的作品我看的不多,但是他不將自已的作品局限一格,姑且不論有無仿美之嫌,以鼓勵年青人勇於創作,將自己的故事發表出來,這不正是台灣的文創精神,我是一個年近50歲的媽媽,我鼓勵青少年及家有青少年的父母看這部電影及小說,了解台灣青少年在聯考(基測、學測)時的壓力及父母對青少年談戀愛應有的觀念及態度,台灣電影除了鄉土味,我們希望看到更多不同層面的賣座電影!
愛情是虛假,不切實際,何必流連忘返!畢竟他只是劇情!
九把刀的小說我從未看過,也無須對他多做批評,畢竟在現實功利的資本主義體系下,能賣錢的創作、擁有賺錢票房的影片,即便膚淺與市儈,他仍舊可以算是成功的傑出典範。--------------------------------------------嗯版主有看過美國派嗎?片中的美國同學比較玩得開把自己跟同學的母親胡搞當成版主所說的愛情喜劇來拍現在版主又把[那些年]跟[美國派]兩片的深度當成同樣的皮膚厚度看來不是我們本土的性觀念又民主進一步就是這種比較批評法可算做成功的傑出典範
做人真是辛苦啊
連笑一下都不成
就天天圍著政論版猜測誰好誰壞才是有深度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