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6 19:33:39瀏覽1342|回應5|推薦5 | |
寫時事評論確不讓人公開回應, 是不是有點奇怪. 這一類的Blog似乎不應該放在新聞版面, 看了一則評論, 忍不住有以下的感想. 評論一: 馬英九以總統之尊,講話有點輕佻,實在不夠莊重,做為執政的總統講話還是「ㄟ....」、「唉唷....」等,不太像總統,而是像是在表演. 我的感想: 應該多看看國際級的政治辯論,這種語氣詞是庶民語氣,正是為了緩和緊繃的辯論氣氛. 例如雷根總統常用的的無奈語,“你又來了”,公開辯論除了聽取辯論內容外,還可以觀察辯論者對問題的理解是否深入,臨場機智與應變能力,談吐的氣質,這些外在的表現,說它是表演亦無不可. 但馬總統除了有些時候語句沒有能夠連貫外,在這些方面幾乎是無懈可擊. 評論二: 蔡英文在經濟專業上看起來比馬總統強,就整體的治國策略和國家戰略思考較多. 我的感想: 這個評論真不知道是根據蔡主席所發表的什麼內容做的結論. 整個辯論中,我們只觀察到蔡主席花了許多時間解釋為什麼前政府被迫做了許多現在政府要做而被質疑的事,而對ECFA的不利點,也都只說了一些小細節,相關的影響面也純屬臆測,完全看不見數據. 評論三: 簽ECFA關稅究竟有多少優惠關稅好處?是三千多億?一○四○億?還是五、六百億?馬政府好像有不少版本。 我的感想: 馬總統回避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不確定這個數字. 為免將來落人口舌,或者是技術上不願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才刻意避開. 但現在有必要回答這個問題. 評論四: 在WTO架構上,簽了ECFA,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証十年內農產品可以不再開放?蔡英文說,中國和台灣都是世界貿易大國,在WTO下,全世界都在看,依WTO規則,十年內須開放九成的農產品,到底用什麼方法去擋?如果只是馬總統口頭要人民相信,那麼過去「不加稅」,「六三三」及「不做黨主席」的承諾,不都是承諾了而沒有做到? 我的感想: 馬總統不只一次答復: 所謂的十年內須開放九成的農產品不是絕對的.並舉出案例. 六三三的選舉承諾與ECFA議題無關,不宜搬上辯論. 何況某名人說過: 選舉承諾不必兌現. 那應該是另一場辯論. 評論五: 簽ECFA後,到底有多少人會失業?尤其是白領階級。這損失多大?用什麼方法來因應?尤其是因為開放而使台灣廠商更多人去大陸,因為零關稅而用低廉工資的產品傾銷台灣,而使台灣內部的廠商不支倒閉而導致的失業。 我的感想: 在前政府沒有ECFA的時期,企業嚴重外移和台灣產業的空洞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簽了ECFA以後,台灣產品就可以免關稅或低關稅運銷大陸市場. 就大陸市場而言,企業可以在沒有關稅成本下,更有利的以MIT產品的 “質” 在大陸,和大陸產品的“低價格”競爭. 就台灣市場而言,大陸產品進口台灣,有一定的運輸成本的增加,台灣本土產品夾著“質和價”的優勢,比在大陸應該更容易競爭. (除非大家都喜歡大陸的便宜貨) 如此,企業就不必外移. 這個邏輯很難懂嗎? 簡單的說,兩岸的貿易障礙愈少,企業就愈不會想外移. 價格不是商品銷售的唯一因素. 傾銷問題可以另外有保護法,這與有沒有ECFA根本無關. 評論六: 馬政府的租稅政策已經被公認圖利財團和有錢人。 我的感想: 大陸經濟能在短短的三十年間崛起,主要就是依賴國外資金和技術的投入. 簡單的說,就是圖利外商的經濟發展政策. 現在他們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開始逐步去除這些優惠政策. 如果今天台灣的經濟現況不必在乎相關企業的存亡,或者他們也不需要這些優惠政策賴以生存,那麼,我們的政府提出這個政策,就是出賣台灣人民的利益,圖利財團. 不然,它就是維持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政策,財團固然得利,但整個國家的經濟也受益,是個雙贏的政策. 說它是 “公認”,多少還是評論者個人意見,有點言過其實. 因為我就不同意這種說法. 評論七: 雙方既然認定迫切需要的投資保障協定和智慧財產權,不包含在ECFA的架構內。為什麼不在WTO架構上,與世界和中國如積木式的一項一項談,而必須簽一個在WTO法令架構上,十年內全面開放的經濟架構協議ECFA?在WTO架構下與世界和中國如積木式的一項一項談,這是蔡英文的對案,這點何以不可行,馬總統好像沒有清楚回答. 我的感想: 馬總統說的很明白ECFA包含了投資保障協定和智慧財產權協定,恐怕評論者沒搞明白. 十年內開放之說是不完全正確的,上面已經說明. 評論八: 簽ECFA,照蔡英文說,平均關稅只省1.95%,而不是馬總統所說的9%。這點馬總統好像沒有否認。這樣簽ECFA,是否急迫到必須在五、六月簽。尤其主帥下令五、六月簽,這是談判的大忌。等於我方只接受對方的施捨,這像談判嗎? 我的感想: 馬總統說的很明白,談ECFA的影響不能光看平均關稅,必須考慮那些以輸出為主的產業,例如機具. 六月簽,是計劃時程. 蓋房子也有計劃的完工日期. 雙方的談判如果順利,六月可以簽,如果不順利,談不妥怎麼簽? 馬總統有表示為了六月簽ECFA不惜讓利大陸嗎? 這種評論實在有欠常識. 評論九: 如果要與中國簽了ECFA才送立法院,那麼如果簽了後,發生民意的反彈,是否會是美牛案的翻版?從健保費率調整、地制法、產創條例到個資法,馬政府的「昨非今日」政策急轉彎是常見的事,然而與中國簽了ECFA再來反悔,是否與美牛案一樣,是一個非常棘手問題? 我的感想: 這是政府執行力的問題,與ECFA議題本身無關. 政府部門只能說謝謝提醒. 評論十: 整個談判,馬總統一直說,民進黨鎖國八年,他等不及。他必須國際化及開放。然而又提到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開放了936項農產品,對中國的貿易出口由20幾%到超過40%。這似乎是很矛盾。…那個時候的國民黨政務官,都是現在政務官,包含馬總統在內,當時都在那裏?當時為什麼不說話?罵扁政府鎖國,不是更在罵現在執政的自己,在當年更鎖國? 我的感想: 其實沒有矛盾. 世界經濟和兩岸經濟的消長變化快速,因此我們的應變也必須快速. 蔣經國時期的世界經濟和兩案岸形勢,和現在怎麼會一樣. 當年我們還高喊反攻大陸,不是嗎? 鎖不鎖國不是以貿易出口為指標,只能說在鎖國的政策下,仍然阻止不了兩岸的經貿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完善兩岸的經濟架構,保障台商的利益,不能任由他們在大陸市場上,單打獨鬥. 評論十一: 如果簽ECFA是與世界各國簽FTA,而且同時生效,這才是國際化,那麼急著與中國單獨簽ECFA,可以說是國際化?台灣真的只有透過中國才可以國際化,還是要由世界走向中國? 我的感想: 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輸出市場,積極和大陸談判是有必要的. 如果簽ECFA對台灣有利,自然是越早簽越好,為什麼要拖? 也沒有拖的理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