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ECFA辯論之評論的感想
2010/04/26 19:33:39瀏覽1333|回應5|推薦5

寫時事評論確不讓人公開回應, 是不是有點奇怪. 這一類的Blog似乎不應該放在新聞版面, 看了一則評論, 忍不住有以下的感想.

評論一: 馬英九以總統之尊,講話有點輕佻,實在不夠莊重,做為執政的總統講話還是「ㄟ....」、「唉唷....」等,不太像總統,而是像是在表演.

我的感想: 應該多看看國際級的政治辯論,這種語氣詞是庶民語氣,正是為了緩和緊繃的辯論氣氛. 例如雷根總統常用的的無奈語,“你又來了”,公開辯論除了聽取辯論內容外,還可以觀察辯論者對問題的理解是否深入,臨場機智與應變能力,談吐的氣質,這些外在的表現,說它是表演亦無不可. 但馬總統除了有些時候語句沒有能夠連貫外,在這些方面幾乎是無懈可擊.

評論: 蔡英文在經濟專業上看起來比馬總統強,就整體的治國策略和國家戰略思考較多.

我的感想: 這個評論真不知道是根據蔡主席所發表的什麼內容做的結論. 整個辯論中,我們只觀察到蔡主席花了許多時間解釋為什麼前政府被迫做了許多現在政府要做而被質疑的事,而對ECFA的不利點,也都只說了一些小細節,相關的影響面也純屬臆測,完全看不見數據.

評論: ECFA關稅究竟有多少優惠關稅好處?是三千多億?一億?還是五、六百億?馬政府好像有不少版本。 

我的感想: 馬總統回避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不確定這個數字. 為免將來落人口舌,或者是技術上不願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才刻意避開. 但現在有必要回答這個問題.

評論四: WTO架構上,簽了ECFA,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証十年內農產品可以不再開放?蔡英文說,中國和台灣都是世界貿易大國,在WTO下,全世界都在看,依WTO規則,十年內須開放九成的農產品,到底用什麼方法去擋?如果只是馬總統口頭要人民相信,那麼過去「不加稅」,「六三三」及「不做黨主席」的承諾,不都是承諾了而沒有做到? 

我的感想: 馬總統不只一次答復: 所謂的十年內須開放九成的農產品不是絕對的.並舉出案例. 六三三的選舉承諾與ECFA議題無關,不宜搬上辯論. 何況某名人說過: 選舉承諾不必兌現. 那應該是另一場辯論.

評論五: ECFA後,到底有多少人會失業?尤其是白領階級。這損失多大?用什麼方法來因應?尤其是因為開放而使台灣廠商更多人去大陸,因為零關稅而用低廉工資的產品傾銷台灣,而使台灣內部的廠商不支倒閉而導致的失業。

我的感想: 在前政府沒有ECFA的時期,企業嚴重外移和台灣產業的空洞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簽了ECFA以後,台灣產品就可以免關稅或低關稅運銷大陸市場. 就大陸市場而言,企業可以在沒有關稅成本下,更有利的以MIT產品的 “質” 在大陸,和大陸產品的“低價格”競爭. 就台灣市場而言,大陸產品進口台灣,有一定的運輸成本的增加,台灣本土產品夾著“質和價”的優勢,比在大陸應該更容易競爭. (除非大家都喜歡大陸的便宜貨) 如此,企業就不必外移. 這個邏輯很難懂嗎? 簡單的說,兩岸的貿易障礙愈少,企業就愈不會想外移. 價格不是商品銷售的唯一因素. 傾銷問題可以另外有保護法,這與有沒有ECFA根本無關.

評論六: 馬政府的租稅政策已經被公認圖利財團和有錢人。

我的感想: 大陸經濟能在短短的三十年間崛起,主要就是依賴國外資金和技術的投入. 簡單的說,就是圖利外商的經濟發展政策. 現在他們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開始逐步去除這些優惠政策. 如果今天台灣的經濟現況不必在乎相關企業的存亡,或者他們也不需要這些優惠政策賴以生存,那麼,我們的政府提出這個政策,就是出賣台灣人民的利益,圖利財團. 不然,它就是維持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政策,財團固然得利,但整個國家的經濟也受益,是個雙贏的政策. 說它是 “公認”,多少還是評論者個人意見,有點言過其實. 因為我就不同意這種說法.

評論七: 雙方既然認定迫切需要的投資保障協定和智慧財產權,不包含在ECFA的架構內。為什麼不在WTO架構上,與世界和中國如積木式的一項一項談,而必須簽一個在WTO法令架構上,十年內全面開放的經濟架構協議ECFA?在WTO架構下與世界和中國如積木式的一項一項談,這是蔡英文的對案,這點何以不可行,馬總統好像沒有清楚回答.

我的感想: 馬總統說的很明白ECFA包含了投資保障協定和智慧財產權協定,恐怕評論者沒搞明白. 十年內開放之說是不完全正確的,上面已經說明.

評論八: ECFA,照蔡英文說,平均關稅只省1.95%,而不是馬總統所說的9%。這點馬總統好像沒有否認。這樣簽ECFA,是否急迫到必須在五、六月簽。尤其主帥下令五、六月簽,這是談判的大忌。等於我方只接受對方的施捨,這像談判嗎? 

我的感想: 馬總統說的很明白,談ECFA的影響不能光看平均關稅,必須考慮那些以輸出為主的產業,例如機具. 六月簽,是計劃時程. 蓋房子也有計劃的完工日期. 雙方的談判如果順利,六月可以簽,如果不順利,談不妥怎麼簽? 馬總統有表示為了六月簽ECFA不惜讓利大陸嗎? 這種評論實在有欠常識.

評論九: 如果要與中國簽了ECFA才送立法院,那麼如果簽了後,發生民意的反彈,是否會是美牛案的翻版?從健保費率調整、地制法、產創條例到個資法,馬政府的「昨非今日」政策急轉彎是常見的事,然而與中國簽了ECFA再來反悔,是否與美牛案一樣,是一個非常棘手問題? 

我的感想: 這是政府執行力的問題,與ECFA議題本身無關. 政府部門只能說謝謝提醒.

評論十: 整個談判,馬總統一直說,民進黨鎖國八年,他等不及。他必須國際化及開放。然而又提到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開放了936項農產品,對中國的貿易出口由20%到超過40%。這似乎是很矛盾。…那個時候的國民黨政務官,都是現在政務官,包含馬總統在內,當時都在那裏?當時為什麼不說話?罵扁政府鎖國,不是更在罵現在執政的自己,在當年更鎖國? 

我的感想: 其實沒有矛盾. 世界經濟和兩岸經濟的消長變化快速,因此我們的應變也必須快速. 蔣經國時期的世界經濟和兩案岸形勢,和現在怎麼會一樣. 當年我們還高喊反攻大陸,不是嗎? 鎖不鎖國不是以貿易出口為指標,只能說在鎖國的政策下,仍然阻止不了兩岸的經貿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完善兩岸的經濟架構,保障台商的利益,不能任由他們在大陸市場上,單打獨鬥.

評論十一: 如果簽ECFA是與世界各國簽FTA,而且同時生效,這才是國際化,那麼急著與中國單獨簽ECFA,可以說是國際化?台灣真的只有透過中國才可以國際化,還是要由世界走向中國? 

我的感想: 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輸出市場,積極和大陸談判是有必要的. 如果簽ECFA對台灣有利,自然是越早簽越好,為什麼要拖? 也沒有拖的理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fuhsueh&aid=397869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好
2010/04/28 22:12
一些綠色的網友經常發表一些名為公共議題評論的謬論,又沒種開放讓人回應,純粹只是扭曲造謠扣帽子,聯合報的電小二似乎要管一管,像這種就不要放在這麼明顯的地方,讓他自己爽就好了!

天涼好個秋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外勞工資與本國基本工資脫鉤可為台灣增加更多機會!
2010/04/28 17:40
外勞工資應參考其他國家與其實質所得,否則一直在喊窮的台灣對於

外人卻要5毛給一塊,外匯浪費國家焉能不窮,如果是本國人倒也罷

收入高消費高、繳稅高、即使儲蓄高但錢都在本國流通創造附加價錢

,而一旦轉換外勞工資變成外匯流失那麼附加價值的創造都在別國,

只是可惡是東南亞國家靠台灣養了那麼多人充實其國家收入卻在國際

上配合中國打壓台灣,孰可忍乎?

勞委會主委之外勞工資與本國基本工資脫鉤違反人權論實在無法苟同

那世界其他各國為何如此?這些外勞在其本國找不到工作而台灣非得

提供其本國十幾倍工資才是符合人權這不是很奇怪嗎?這些錢能省下

來為台灣創造更多附加價值才對,至於外勞人權應該在減少中間剝削、

工時與工作環境還有休閒活動的改善才是。

對於會排擠本國勞工工作機會與待遇的疑慮我認為可透過政黨協商立

法防止,這樣才能讓更多機會留在台灣!

天涼好個秋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世界進入中國與進入中國再擁抱世界您認為那種較安全?
2010/04/28 16:31
 

無法或不易被取代是經濟學比較利益法則產生要件,離此就是割肉餵鷹

別國去大陸投資由於語言、文字不同可以純粹使用當地低廉生產要素, 不怕很快被破解技術,而台灣正由於(種族)、文化、語言、(文字)雷同所以對方很快就破解台灣技術進而取代,二十多年來去大陸投資像是割肉餵鷹台灣失血(業)嚴重,由於大陸竊取台灣技術進而取代,台灣無法在比較利益上得到利益!反而喪失原先優勢!慎之

不試申請加入怎知無法加入,駐外人員都幹什麼吃!懶散!

歐洲議會一向對台友善,台灣何不加入歐盟,成為歐洲各國在亞洲灘頭堡如同清朝前歐洲一些國家即以台灣做商業基地似。雙方產業互補性高,歐洲產品價高人員薪資也高即使撤除關稅障礙對台影響較小,然後以歐盟一員再徐圖漸近與亞洲各國簽FTA如何?台灣與大陸產業同質性高經濟上之比較利益低,貿然開放產業恐將崩解慎之!

善用台灣在連接美、澳、歐、亞之地理優勢地位

目前台灣服務業是小眾經濟是大部份是失業者為度三餐的庶民經濟。

如何善用整合台灣優秀資源不就是政府該做事情?

台灣有四季如春的氣候

優秀人力-----世界密度最高博碩士

破碎待規劃國土

連接美、澳、歐、亞之地理優勢地位

亞太營運中心為何換人執政就沒再繼續,可惜!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台灣還有吞吐量大的港口、機場,

優秀待整合優質交通網路台鐵、高鐵、捷運系統、高速公路

涵蓋全島之光纖資訊網路

產能缺少利用的各種金融機構足夠亞太營運中心使用

所有資源只剩最後一里整合,善用台灣在連接美、澳、歐、亞之地理優勢地位即能為台灣創造無限價值而成中興英主。

馬英9何其幸運而不自知。



尊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投資保障和智慧財產
2010/04/28 12:30
日本也在和中國進行FTA先期談判,而且談了好幾年了。
日本中央政府官員沒有人認為簽FTA對於保護日本在中國的智財權有用處。因為那主要得靠中國政府的執法決心,而中國政府並沒有那樣的決心。
至於投資保護,只要一個中國不變,台灣人就是中國人,難有保障。
馬英九漫天扯謊,是中共代言人,太明顯了。
掛號信(chifuhsueh) 於 2010-04-28 15:27 回覆:

您好,

很明顯的, 您對於中國大陸有很深的成見, 我個人對此沒有什麼意見.

我最早接觸中國大陸是在1985年, 這25年來中國的變化真是另人瞠目. 但是, 當中國的發展愈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時候, 它就愈必須遵守世界經濟發展的遊戲規則. 台灣不也曾是被美國指責為不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嗎?

中國必須尊重智慧財產權和保護外商投資(台商)的經濟發展原則, 是不可迴避的, 就如同我們不相信中國當局今天能夠改變市場經濟, 走回共產主義的老路一樣. 因為即使有極左派的人想這樣, 以今日的民氣也不可為.

中國簽愈多的FTA, 它所受的國際約束也就愈大. 這不是來自一國, 而是多國的. 因此我們期待它在這方面會一天天的進步, 且拭目以待.


半個公務員退休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ECFA連談都不能談嗎?談不成就不簽,有這麼難嗎?
2010/04/28 11:56

其實ECFA只是1個概念,兩岸相互減稅的概念而已。

至於內容?就需要兩岸坐下來好好談。

在這種狀況下,要提ECFA的影響?最後會變成怎樣都不知道,要如何評估?

了不起,不划算就不簽!

蔡英文先是反對簽,後來又說要好好簽,現在又說即使現在簽了,
民進黨再度執政後,要辦公投廢ECFA,這像付責任的政治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