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排除偏差,怎樣解讀民進黨初選民調?
2011/04/27 19:09:04瀏覽355|回應0|推薦2

這樣的民調,是無法反應藍綠選民的行為模式差異,從而修正數據,提出更客觀反應選舉勝率的預測。而藍綠選民的行為模式,其實是讓這樣的民調產生偏差。

綠的選民,基本上是恨馬英九,不管馬英九怎麼做,經濟情勢怎樣好轉,就業率怎樣提昇,房價如何下跌,綠營的基本盤都是選擇恨馬英九。這樣的恨,也許源自於血緣,也許是洗腦。因此,他們罵馬英九是狗、是蛆、是螞蝗,都是這樣的心態,他們基本上是太恨馬英九了,因此不把馬英九當人看。這你從許多網路的綠營支持者的名稱,就取了羞辱馬英九的名稱,可以知道。而我們常常在與綠營的人士交談時,都會驚訝於他們那種對馬英九頑固的恨意,污衊、惡意字眼,隨意從這些號稱民主進步的人口中噴出。但相對來說,不管蔡英文以前的外交幕僚怎樣把台灣帶入困境,怎樣讓阿扁的外交迷航變成國際笑柄,怎樣讓小布希罵阿扁SOB,怎樣讓中共射飛彈,又怎樣在掌權時背叛環保家園,要興建國光石化,綠營基本盤民眾都是選擇原諒蔡英文!

此外,綠營的人因為恨太深了,就一直很容易跨過那個是非的界線,覺得只要贏,撒謊、操縱民意、製造假民意都是可以的。所以,以前也曾經有新聞,說民進黨的候選人為了在電話民調勝選,結果租了一間房子,裡面申請了一大堆電話,等待民調。

但反觀過來,我們從藍營的人口中,他們也許討厭陳水扁,但很少有這樣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恨。

因為這樣的仇恨,綠營的基本盤在被問:「蔡英文對馬英九會贏嗎?」「蘇貞昌對馬英九,會贏嗎?」他們在情感上,是做不出否定答案的。而這部分的民意,有大概20到30趴。

這個論點的另一個證據,是在這次「蔡馬馬」的動員下,卻沒有改變「蘇馬對比民調」的比率,可以得知,要綠營的人真的在電話中說「馬英九會贏蘇貞昌」,對他們真是情感上很大的挑戰,他們大多數是說不出口的。

但是藍營或中間選民呢?許多卻是依據他對大勢的判斷,不管客不客觀,做出一個判斷。而這些人,許多卻是會投馬英九一票的。

因此在這樣行為模式下,去評估真實「藍綠對壘,誰會勝出」,必須有個假設,知道綠營那些20到30趴的死忠恨馬群眾中,他們要是客觀估計,會是多少,其實是有困難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把那些20趴到30趴的恨馬民意去掉,很可能馬英九其實是贏的。因為蔡英文在這些恨馬民意加持下,也才贏7%.

這邊假設,那些20%到30%(假設是25%)的恨馬民意,忽然變得客觀,在估計藍綠輸贏時,做出了五五波的判斷。那你知道怎樣嗎?這樣,會說蔡英文會贏的百分比差距,其實應該是7%-12.5%=-5.5%%

也就是說,如果恨馬民意一旦被中和,做出了55波的判斷,那其實是馬英九會贏的。而其他的泛藍、中間選民,其實可能受訪時,都是這樣判斷的。也是說,馬英九應該會贏。

照現在的經濟好轉情況,也沒有理由不是這樣。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efay&aid=514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