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由吳石、朱諶之等共諜案,看當年國民政府的潰敗與解放軍的神話
2010/12/17 10:30:54瀏覽3627|回應3|推薦3
    這些早年的共產黨間諜,像是當時的國民黨國防部次長劉斐、還有郭汝槐、熊向暉、吳石、朱諶之之類的,是國民政府敗給共產黨最大的原因。當時的戰役,要是按照劉斐這般人的規劃,國民政府軍隊一定是陷入重圍被殲滅。反而要是不照國防部規劃,還可以打個平手,或甚至大勝。以下舉幾個事證:

事證一:在東北戰場國民政府廖耀湘將軍(法國聖西爾軍校ESM,法國最重要軍校,畢業第一名)就發現戰略規劃有錯誤,每次都陷入共軍包圍。後來他飛回國防部,要問戰略規劃事宜,結果被劉斐罵了回去。廖耀湘臨走,罵說國防部裡都是共諜。

事證二:國民政府在東北的惟一次勝仗,四平街大捷,就是孫立人(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後改為維吉尼亞大學)部隊不遵照國防部規劃,直接馳赴四平街,出其不意打敗了林彪。而當時其他的國軍將領,都不敢違反國防部的規劃,馳援。而經過四平街大捷後,劉斐這些間諜就從中破壞,把孫立人調到了臺灣。

事證三:胡宗南本來要發動奇襲,在延安圍殲毛澤東等人。但是他的規劃,卻被他的秘書熊向暉先透露給了共產黨。讓胡宗南撲了個空。

事證四:在徐蚌會戰(淮海戰役)中,國民政府第七兵團被殲滅的時候,駐在徐州的二、十三、十六兵團即匆匆地向東撤軍。而共軍也組成了淮海戰役總前委來全權指揮淮海戰役(成員:陳毅,粟裕,譚震林,劉伯承,鄧小平)。數十萬的部隊在調動著,竟然撞在一起,雙方在潘塘展開戰鬥,共軍一來也有損失,二來這戰不在預定中,所以主動撤軍。國府即以〈潘塘大捷〉稱之。注意,這場仗,因為不在共軍情報之內,因此國軍也沒有吃虧。因此,這樣的戰役,就是告訴我們,解放軍的無敵神話,根本是謊言一篇。否則,在朝鮮、越南,怎的都被打的落花流水,要靠人海戰術,對洋槍大砲?你怎麼解釋毛澤東的天才「圍點打援」戰術,在朝鮮、越南,一點都沒有用呀?反而被敵人圍點打援?

事證五:在徐蚌會戰中,國民政府將領杜聿明也向蔣介石反應,郭汝槐是間諜。他還反應,要是照國防部規劃,一定陷入包圍。要是稍微調整一下,還能打久一些。

事證六:在山東戰場,劉斐規劃張靈甫的機械化精銳軍團,通過山東泰山間的蒙沂丘陵地區。張靈甫回報說,機械化軍團不適合在山嶺間行軍,應該等敵人到了開闊地形,再進行殲滅戰。結果劉斐給他的回答是,要他照規劃進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結果在孟良崮下,被送入共軍的居高臨下包圍中,全部殲滅。這位國軍在抗戰時,最勇敢的將領,被打瘸了腿,都還要帶頭衝鋒的將軍。這些共諜,怎麼對得起這些抗日民族英雄?

    而當時國民政府,就像今日的馬英九政府一樣,疏於經營媒體,因此在民意上、媒體上、校園中,早就輸給共產黨了。(就像馬英九政府在網路論壇上,一面倒輸給民進黨網軍一樣。)但是,這不是因為國民政府真的很爛,而是因為當時國民素質太低了,大家心中都還在等一個明君、好皇帝,因此誰當權,都是一樣不可能作得很好。

    另外,國民黨也不瞭解他所面臨的敵人,是一個有史以來全面操控媒體的邪惡政黨。這從列寧、史達林掌控的革命委員會一開始掌權,就對媒體開刀,禁止媒體報導不利共產黨的新聞開始,就是這樣。而毛澤東等人,更是奉行槍桿子、筆桿子的理論。而蔣介石,一直覺得只要槍桿子,就好了。他覺得讓人民用筆桿子發發牢騷,也是無傷大雅。而蔣介石本人又是十分的顢頇自負,從來不願意去懷疑陪他走過抗戰艱困八年的部屬,竟然會背叛他。

    而這些共產黨間諜,受到一些虛無的政治幻想的聳動(就像民進黨用一些虛無的口號去扇動年輕人一般),甘心為他賣命,冷血無情的把在抗戰中和他們一起併肩作戰的數百萬兄弟,在東北戰場、山東戰場、淮海戰場,無情的送到共軍的砲口下。

    而最後落實的是大躍進、大煉鋼、大飢荒、大放衛星、三反五反、百花齊放、文化大革命,還有毛澤東荒淫的生活。而到今天,中國共產黨還是全世界最專制集權的國家之一,用各種方法傷害人民的憲法賦予自由。這些當初天真浪漫的年輕人,一手促成這樣的專制政權、太子黨壟斷、數千萬人的無謂犧牲,不知他們地下有知,作何感想?還是還像蔡英文、阿扁一樣嘴硬?

   但這樣講,其實我們也要瞭解這些老一輩的人的真正思維邏輯。這些處在時代夾縫中的老一代,嘴裡講的什麼民主、人權,但他們不懂得尊重別人,也不曉得在效忠領袖與忠於國家之間差異。而在他們心中的最深處,他們還在找尋一個可以為他賣命的皇帝。因此他們最深處的心裡,還是把毛澤東當成皇帝,一切都可以逆來順受,忍受他的荒腔走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可以忍受大躍進、大煉鋼、大飢荒、大放衛星、三反五反、百花齊放、文化大革命,還有毛澤東荒淫的生活,這些奇奇怪怪的事。要是在一個有民主文化的社會,早就被人民推翻了。但老毛子是皇帝呀!還能怎樣?

    這點,其實很有趣,因為當一群人民,第一次被賦予民主權利時,他們通常會又選出一個皇帝。就像是法國大革命後,又選出了個拿破崙當皇帝,而且還全民擁戴。第一次大戰後,德國全民又選出一個希特勒皇帝,也是全民擁戴。中國推翻滿清後,也是選出了袁世凱當皇帝,然後再選出了毛澤東當皇帝,都是萬民擁戴紅太陽。

    據說在中共建政後,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的國民政府將領杜聿明去醫院看郭汝槐,問他到底是不是共黨間諜,問他怎麼願意把數百萬兄弟犧牲掉。而郭汝槐只是顧左右而言他,不正面回答。這是不是說,郭汝槐面對中共建政後的種種慘案、悲劇,回想當年的一腔熱血行為,也不覺得是無愧於心?

    後來,劉斐也絕口不提他當年的「豐功偉業」,怎樣把數百萬的抗戰兄弟,送到共軍砲口下犧牲,後來怎樣縱容毛澤東大躍進、大煉鋼。

    這當然,一方面也是毛澤東不讓他說,怕他壞了「軍事天才」、「解放軍無敵天下」的謊言。
( 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efay&aid=4705398

 回應文章

阿阮
2016/11/16 05:26

不太同意您的見解﹐這樣評鑒歷史﹐太輕率了。

吳石並不是受到共產黨的口號所蠱惑﹐而加入共黨的地下黨。他在1947年加入共產黨﹐那時他已經是少將作戰助理次長﹐並非是個熱血青年。1947年﹐國民黨離垮臺還早﹐也沒有變節的理由。主要原因是他的兩個孩子被共產黨挾持﹐威脅如果不為中共賣命﹐就予以殺害。

毛澤東是個暴君不錯﹐但說他荒淫﹐那只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毛澤東一生過的是極為簡朴的生活﹐他的衣著飲食﹐都是極為簡單的﹐他認為人間美味是辣椒。他一輩子都穿布依毛裝﹐不穿絲綢﹐從不穿毛料西服。他也不好色﹐一生雖有幾個妻子﹐但每次婚姻都是一個太太﹐不像蔣介石﹐他是有姨太太的。

最後談到言論自由﹐媒體控制。在大陸時也許你還沒出生﹐但如果你在台灣生長﹐你應該知道﹐有誰比國民黨鉗制輿論更厲害的﹖

(vincente.ruan@gmail.com)

tel2366 33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吳石、朱諶之列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請問果真有此事?
2010/12/19 14:03

聯合報 [紀念匪諜‧反對陸生
] 一文說:

[民進黨扁政府在總統府前豎立的儼如一把菜刀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亦在紀念吳石、朱諶之等人。]

請問前輩
果真有此事?

附錄:

紀念匪諜‧反對陸生

【聯合報╱黑白集】 2010.12.18 02:23 am

本報昨日以A22版整版,報導一九五○年在台被捕並槍決的女「匪諜」朱諶之的骨灰,經文史工作者徐宗懋與朱浤源之協助,移靈北京暫厝八寶山公墓的故事。

朱諶之是「吳石案」的一個角色。一九五○年,吳石任中華民國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為潛伏的高級「匪諜」,而朱諶之為吳手下的一名「交通」,即情報運送員。

案發後,二人均遭槍決;後來即成為台灣「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名單上的兩個名字,而民進黨扁政府在總統府前豎立的儼如一把菜刀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亦在紀念吳石、朱諶之等人。

「白色恐怖」是國民政府在台統治的重大汙點,卻也是一個模糊籠統的名詞。其間牽涉的事件,有如孫立人案、雷震案之類的政治鬥爭或民主運動事件,也有吳石案、蔡孝乾案等「匪諜」案;而以「匪諜案」居多,當然也有不少冤錯假案。

如今,在北京,當年因「匪諜」遭槍決的朱諶之被移靈返大陸,將以「烈士」身分舉行隆重的追悼儀式;而在台灣,民進黨扁政府則視她為「政治受難者」,在總統府前立碑紀念。

然而,孫立人與雷震,是否與吳石及朱諶之有所不同?這已是一個是非糾葛的弔詭,恐怕無人說得清楚;但一句「白色恐怖」,就將他們全都劃上了等號。

較令人玩味的是,民進黨為羞辱國民黨而大事「紀念」白色恐怖時,一方面主張對所有「匪諜案」給予高額金錢的補償,卻為何因「時空環境不同」而反對給部分來台大陸研究生兩年期的三萬元補助?又為何在「紀念」如朱諶之的「匪諜」時,卻將和平來使張銘清撂倒在地?

台灣的政治已由「白色恐怖」,變成「綠色的迷惑」,不是嗎?

【2010/12/18 聯合報】@ http://udn.com/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0-12-19 15:46 回覆:
謝謝賜問!這方面我沒有去探究。抱歉不能幫忙回答。

邱彼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共諜猖獗 蔣介石也有過失
2010/12/17 14:57

作者寫錯了,孫立人不是西點軍校畢業的,不服從國防部計畫的也不是他,應該是劉玉章 劉光頭,他自己在回憶錄寫得很清楚,按照國防部教案打仗一定會失敗的。

至於孫立人他本人雖然擅長打硬仗,也擅長以寡擊眾,但是被匪諜加上一些小人中傷,才被調離前線,種下了東北淪亡的悲劇的因。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0-12-17 15:00 回覆:
謝謝指正!我對孫立人如果留在東北的命運,還是很悲觀。因為當時蔣介石就是信任劉斐。而劉斐又一直把軍事部署,告知共產黨。因此,如果孫立人留在東北,最後大概也是被俘、或戰死。孤掌難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