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百年有多長?
2011/10/10 16:33:52瀏覽454|回應1|推薦11

民國一百年了。一百年究竟有多長?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經歷過。能經歷過的人,也可能已經不再有什麼感覺,或者說不出心中是什麼感覺。

一百年,也許並不那麼漫長,因為我也已經經過了一半還多。回首看去,似乎也就是那麼轉瞬之間,五十年前的事,似乎也就在不久之前。那麼,一百年又能有多久呢?

我母親已經活了近九十年。母親生於民國12年的初夏。那時候的中國,還在內戰中,少有喘息。雖然號稱民國了,但是中國仍然處於軍閥割據、動盪不安的狀態。直皖戰役與第一次直奉戰役分別在9年夏與11年春爆發,戰事方歇,第二次直奉戰役又即將展開。第一次直奉戰役後,直系軍閥獲勝,與母親同鄉的黃陂人黎元洪由直系軍閥推出來擔任總統,但是上任甫一年,就在12年陽曆6月間被逼著下了臺。接著是不穩定的幾任內閣,連個總統都還難產。好不容易到了10月間,由曹焜以賄選方式當上了總統。可才一年的光景,13年秋就又爆發了二次直奉戰役,由於直系將領馮玉祥倒戈,直系戰敗,曹也被逼著下了臺。然後是段祺瑞再度執政。

前述的幾次中國內戰,湖北大致無恙,戰爭主要是在北方進行。但是,湖北絕非安樂土,夾處南北之間,命運其實是凶險無比。辛亥武昌起義就發生在湖北,而且地點離黃陂不遠。而稍後湖北又成為北伐戰爭中南北軍的決戰點。

就在母親出生之前不久,中國出現了南北兩個政府。這似乎預示了母親會有個坎坷、困阨的童年。

10年春,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並趁著一次直奉戰役爆發,主張北伐統一中國。直系策動陳炯明反孫。11年6月中,陳炯明砲打白雲山,將孫總統逼離了廣東。但是半年後,陳炯明又被粵軍與桂軍驅趕到惠州,兩年後更遭國民革命軍東征剿滅。孫先生在12年初回粵,改稱大元帥。13年,孫先生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黨代表大會,宣告聯俄容共政策,繼續倡導北伐。15年,北伐軍興。同年8月,革命軍攻入湖北,與吳佩孚的軍隊展開激戰。其中汀泗橋、賀勝橋之役與武昌圍城戰堪稱北伐諸役中最為慘烈的過程。這都在湖北省境。武昌圍城40日,至10月10日吳軍降。城中居民飽受斷糧與戰火的煎熬。

16年起,國民革命軍分裂。先是蔣介石清共,導致寧漢分裂,汪精衛與蔣氏分據武漢、南京。接著,武漢國民黨也開始「分共」。兩湖地區共產黨員也遭到屠殺。從此,共產黨在南方各省陸續進行武裝暴動。湖北也是共產黨早期活動的範圍。北邊豫鄂交界的大別山區與黃陂縣北邊的木蘭山區都是共產黨遊擊隊的重要據點,黃陂縣因此也深受其擾。

幼年時的母親對自己所處身的時代背景恐怕所知有限,母親很可能也不清楚在自己出生前4年發生的五四運動和前2年共產黨的成立。但是不管母親了不了解這些事情,母親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裡,特別是活在國共鬥爭的陰影下,一生的命運也深受牽連。

母親出生在湖北鄉下,那裡現在隸屬大武漢市,就在武漢機場的北邊。但是,母親直到成年出嫁,才有機會去到武昌、漢口。別說是武漢,母親甚至很少去到黃陂縣城。幾次去縣城都說是為了「跑反」,也就是跑共產黨。第一次還能有獨輪車可坐,第二次則是全靠步行。去到縣城,走了整整兩天,直到第三天,才走到縣城裡,行程約有50公里那麼遠。一位8歲的女孩,伴著一位76歲的老祖母,一路就這麼走著,連路也不太認得。中途住在稍有認識人家的柴房裡,老祖母一夜搧扇,驅趕著蚊蠅。到了縣城,還找不到親戚的家。最後,幸好在路上巧遇親戚家人。但是,親戚家人卻未必都能慈眉相對,倒有人冷嘲熱諷,讓小女孩只好轉徙於幾家親人之間,留下許多心裡的疙瘩,多年後回思仍然不免鬱鬱。

父親生於民國2年,更接近中華民國的開國時刻,也比母親更早就意識到國事紛擾的痛苦。實際上,民國的誕生,對有清朝科舉功名的祖父而言,是一場劫難,從此失了身份、地位與財富。辛亥革命,正好就發生在武昌,祖父家雖然不在武昌,卻在不遠處的鄰縣,不免受到一場驚嚇。

北伐之役,國共兩黨都以歡慶的心情描述勝利。但是,15年武昌圍城40日,城內不少人餓死,祖父家族也有人受盡驚嚇與痛苦。

待到共產黨鬥地主,祖父甚至連所有家產也一併盡失。父親兄弟在為祖父送葬的時刻,還因為共產黨游擊隊來了,只好從送葬的行程中半途開溜,不能克盡子孝。

諷刺的是,雖然祖父生前與死後都受到共產黨的迫害,而我三伯父卻可能參加了共產黨。三伯父於民國15年先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教導團(名義上是黃埔軍校的分校,指揮官應該是張發奎,也是北伐軍的一支)受訓。16年隨部隊由武昌經江西,開赴廣東。當時張發奎已經與汪精衛由合而分,故欲回廣東故地。

三伯父初時還曾從廣州寄回照片到湖北家鄉。但是,16年底廣州暴動(中共稱為「廣州起義」)以後,三伯父再無音訊,當是在事變中喪生。遺憾的是,祖父竟不知道三伯父參與的究竟是國、共的哪一方(廣州暴動的衝突雙方,都是張發奎所部第四軍。第四軍內部有許多共產黨員,包括周恩來、葉劍英等)。

依我事隔多年後的推論,三伯父應該是參與共黨的一方。我沒有充分的證據,只有粗糙的推論。一是三伯父在寄回家鄉的照片後面抄了一首詩,內容是毛澤東改寫西鄉隆盛的「男兒立志出鄉關…」;另外,三伯父過世後毫無音訊傳回,這與戰勝者(國民黨軍)對待己方的捐軀者的應有態度不合。如果還有一點可能理由,那是我三伯父的個性,他脾氣暴躁,而且似乎常覺得自己是正義使者。

北伐之役過去沒有多久,中國又陷入中原大戰。接著又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侵略中國。不久,中國陷入全面對日抗戰中。

抗戰中,父親參加了戰幹團,遠離家鄉到福建打游擊;母親在湖北鄉下過著清苦日子。時不時,母親家人得逃日本軍下鄉。每逢日本軍下鄉,母親就必須和一群人躲入更深的山裡。

抗戰勝利了,消息傳來,大家半信半疑。母親與一大群女子聚集在村中池塘邊,說是如果日本敗軍要來,大家就往池塘裡跳,以保名節。結果日本軍沒有再來。

抗戰好不容易勝利了。母親與父親在動盪中的和平縫隙裡結了婚。母親去到了武漢。這是母親第一次來到「繁華」的武漢。在此以前,母親甚至不曾乘坐過汽車、火車。在鄉下,母親的交通工具是轎子與獨輪車。獨輪車是在輪子兩邊裝上車斗,車斗內可坐人,或放置行李,由一人在後推車。

「好日子」沒過多久,國共內戰又起。父母親行色匆匆離開了武漢,不但是離開了湖北這個省,也離開了中國大陸,來到台灣。父親從此再沒有機會回到家鄉。母親回去過,那是在離開家鄉39年以後。

父母親來到台灣後的日子,並不是就從此太平無事。初來台灣,父親失業,一度必須依靠任空軍飛行員的堂哥。不幸,堂哥摔飛機死了。父親憂慮之餘,勉強通過檢定考試,回復教職,然後搬家到了台灣南部的山村。

山村生活平靜,但是各種設施與物資非常欠缺。沒有電,沒有自來水,連公廁也沒有,當然也沒有家用的廁所。醫療設施的欠缺尤其令人困擾。幾次家人生病,都造成不小的麻煩。我頸部長了個大疱,一月後有醫療隊來到山村,才能幫我割除。

我們的小學共只有兩間教室,有三個年級。學校兩年才招生一次。有兩個年級必須共用一間教室。老師在兩班各上一半的課。學生們很少聽課,總吵著要聽故事。夏天裡,我們還吵著要下河裡戲水。

有一年,村裡來了大群國軍,說是來演習。佔去我們一間教室,我們僅剩一間教室可用。學生們一點兒都不愁,很高興地與官兵嬉戲、打鬧。有位易營長還幫我看過手相,說我思想複雜。那年,我約9歲。

後來,這群官兵參與了1963年反攻大陸的作戰。聽說死傷慘重。

為什麼會選在那個時刻反攻大陸?後來漸漸聽說,是因為大陸上搞大躍進,搞得民不聊生。再過幾年,大陸上又開始文化大革命,更是弄得腥風血雨。在我的腦海裡,文革似乎是永不結束的夢魘,就像越戰一樣。「寒流」影集裡煉高爐的畫面,大陸青年上山、下鄉的故事,還有知名文化人自殺的故事,常常重現心頭。這些故事好像很遙遠,卻又好像與我們脫不了關係。究竟是不是與我們相干的呢?

直到後來漸漸脫離了「反共」運動的浪潮,我才意識到,那個時候的台灣,其實也陷入一種漫長的政治運動之中,運動中的象徵,就是喊在嘴裡、寫在牆上、唱在歌裡的口號:「反共抗俄」、「民族救星萬歲!」。還有,每逢國家慶典,就得聽取蔣公訓詞,

60年代,台灣迎來了經濟起飛。我們家搬到了平地,雖然也還是在鄉下。過幾年,我們家終於也有了冰箱與電視。我們家的第一台電視,是在高一那年,二姊送的舊電視。電視有拉門,門把已經斷掉。但是,我們那個欣喜可是到了難以形容的程度。很可惜,這時候,我最喜歡看的「勇士們」已經停播。

然後,我上了大學,我開始工作,我也成了家。我們的家境漸漸好轉。但是,父親在我們家庭經濟好轉以前,已經過逝,甚且沒有機會回到家鄉。母親回去過,但是體能漸衰,垂垂老矣。而我也走到了近老的時節。

曾幾何時,大陸上也早已經結束了文革,走上改革開放之路,不但變富了,好像也不再那樣充滿殺伐、冷肅的氣息。而影響世界深遠、好像永無停止之日的越戰,也已經悄悄去遠。世界已經變得很不一樣了。

一百年,很長嗎?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5723478

 回應文章

玄宇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長的一百年
2011/10/13 22:19

一百年

三千六百五十個日子

牽動三 四代人生

經 改朝換代   迄顛沛流離

從江山變色   到經濟起飛

這一百年真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