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是幼年成長之地,離開以後,偶而回去,每次的感覺不同。
茂林位於台灣高雄縣東北偏遠山區,南與屏東縣交界,東邊隔著重山又與台東縣相鄰,地處中央山脈尾端西斜面山麓,濁口溪穿流其間,地理學上說這叫「環流丘地形」。小時候,坐在村外溪邊山坡上,遠眺濁口溪從東北方的遠處蜿蜒而下,在腳下轉彎,繼續向下游而去,想像它像條神龍,既不見首,亦不見尾,從氤氳幽遠的前方,溪水迂迴環繞,直至腳下。兩岸青山夾峙,河身若隱若現,瞧著瞧著,心中不免萌生一股神秘感。還記得,許久以前,有一次,坐在這處山坡邊上,朋友唱著臨時編成的歌,旋律天成,有一種自在、悠然的美感,一時好感動。但是,那一刻卻已經是五十年前的往事。
小時候住在茂林,雖然出於童稚無知,並不特別覺得山裡生活是多麼落後、不便,但是,卻能感覺外面文明世界是多麼誘惑人,是多麼讓人嚮往、崇拜。有時候,會爬到山坡樹頂上,一方面享受樹身隨風搖曳的樂趣,一方面遙望著西南方的山口處,再過去,可見到一角山外的平原,僅是能看到山外的這片平原,就覺得好神奇,原來我們與平地並不是那麼遙遠啊。
之後,離開了茂林,偶而再回山村,卻發現這裡原來是這麼美麗的地方。特別是有一回,剛好是夏天雨後,皎潔的白雲依偎著青山,雨後山色格外青翠,山間還掛著幾道新成的瀑布,遠望晶瑩如白玉。山裡蟬聲耶耶,高低有致,覺得連這種蟬聲都特別迷人。
再過不久,茂林竟然就變成了省級公園,再一變又成了國家級公園。村姑一下成了時髦女郎。
茂林是魯凱族的聚落之一,有很傳統的原住民民風。也許部分是因為茂林的自然美景,部分是因為原住民的特殊風味,茂林風景區漸漸成為了南台灣的旅遊勝地,交通也不再像以往那麼不方便。鋪著柏油的公路從平地直達山村。汽車可以直開到鄉內最深處的多納村。一回驅車前往,倏忽衝過了幼年所居的村落,很驚訝怎麼可能這麼快,印象中從山下可是要跋涉好久才能到達村裡的。
茂林鄉有茂林、萬山、多納三個村落,居民大多為魯凱族人。主要的風景點有情人谷、美雅谷、龍頭山、老鷹峽谷、多納民俗村、多納溫泉、溫泉峽谷、紅塵峽谷…等多處。
龍頭山位於萬山及多納村間,為茂林風景區最受歡迎的據點。地屬環流丘地形,三面高山環繞,東南面臨濁口溪溪流,溪流蜿蜒恰成V字形。地形由於被隔成龍背般之山脊,從遠處漸降盤旋到本區之一小山丘為止,彷佛龍在吐珠,故又名為「龍吐珠」。
多納村的石板屋為此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一處。多納附近盛產粘板岩,村民就地取材,堆砌成石板屋。由於石板屋防風防雨,且十分涼爽又耐用,一直是魯凱族人建築居家的材料,也因而成為多納最具特色的文化表徵。
茂林還有一處叫老萬山,是現在萬山部落的原始居地,據說在日據時代,被強迫遷村,集體遷往淺山處,以便管理。老萬山留有原住民的一些岩雕,頗有考古與藝術史的價值。
茂林成為國家級公園以後,頗風光了一陣,鄉民也過上了較好的生活。譬如小時候的一位朋友,承租了河邊十甲山坡地,開闢為遊樂區,供人露營、吃民俗風味餐,想來賺了不少遊客的錢。這位朋友還有個弟弟,成了少有的原住民將軍。當年那個骨瘦如柴的小子,在寒風中抱肘瑟縮的景象,竟像是難以描摹的湮遠記憶。
卻不料好景不長,近年台灣水災頻頻,山村也難免災。特別是八八水災,茂林雖然不是受災最烈的地方,卻也是非常嚴重的災區。萬山,那個幾乎建在陡坡上的村落,現在隨時處於山壁崩落的危機中。通往山下的主要道路,在洪水中坍掉百餘公尺,整條山路就此作廢。只好另外再築他路。那條山路,我們可是走過多少回的,還在路邊留下許多兒時的記憶。
前面那位發跡了的兒時玩伴,聽說承租的土地也遭洪水肆虐,損失無算。
山村必須重新來過,從危機災難中重新站起。
原住民朋友一向樂觀,倒不至於因為水災就一蹶不振。但是,往後何去何從,倒是煞費思量。
很奇妙,最近高市成都,茂林竟也成了高雄市的一區。那是小時候不可想像的事。高雄市是何等崇高的都會,茂林竟也能分到一杯羹。只是,這一杯羹究竟怎麼下嚥,還需要從長計議。
茂林作為國家級公園,對於茂林究竟是福是禍,其實也不是那麼確定。它本來是個純樸、美麗的村姑,忽然被打扮成了俗豔的時髦女郎,然後又因為一場天災,露出破衣爛衫的拙相。什麼時候,它可以再度恢復它的美麗,更且能是那種自然、雅致的美?茂林的朋友們,加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