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04 11:39:45瀏覽2079|回應16|推薦41 | |
洪秀柱參選總統,我一直不曾吭聲,即使是對身邊的人也不曾有隻言半語。我還曾在挺柱的臉書貼文上回應說,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
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這並非是什麼奇突之見。洪秀柱的選情低迷,人人皆知。只是有些人主觀上仍然抗拒承認這個事實。現在有些藍營人士提議要換柱,也是仗著這個事實才敢公然嗆聲。
但是,即使預估會失敗,我仍然決心在此表達我的挺柱呼聲。因為我認為即使洪秀柱敗選,那也是非戰之罪,罪不在柱,甚至也不在這個黨,而更多是時勢。而唯有繼續挺柱,國民黨才能長期挺住。
為什麼我說選情不利主要是時勢所致?試從以下三方面來分析:中國大陸的改革與崛起;台灣的自由化與本土化;以及美國的影響力。
中國大陸自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不但是社會較為自由開放,國力也迅速崛起。這固然激起台灣民眾的疑懼、甚至激化台灣的本土化、乃至反中的心理,同時,也有一些認同中國較深的台灣人(一般屬藍營)從而心向「祖國」,甚至以身踐之(赴陸長住,也有些人還逕行申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也就是說,中國的改革崛起吸引了部分台灣人,讓他們由藍轉紅(或說親陸);同時讓另外的一些台灣人更走向另一邊,拒絕認同中國,以至反中親綠。
台灣本身的自由化與本土化,也使更多人願意站在台灣本土的立場,同情本土而拒斥中國大陸,並兼及有親中嫌疑的藍營。這種轉變其實也發生在所謂外省人中,特別是其二、三代。有不少所謂外省二、三代成為獨派人士,而且立場可能極端而激烈,甚至比典型本省人還有過之。譬如台南的王定宇就是一例(外獨會成員當然也有不少這種人)。
也許還有一種情形值得注意。有些有部分外省背景的人(譬如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本省人),可能先前不自覺地傾向藍營,或者屬於中間派。但是,到了此刻,那種傾藍的態度已經不再能得到持續的社會關係支持(譬如外省親人凋零或無聲),而他們在主觀上也更願意認同本土。他們開始更常使用台語,以親近周遭的人;言談之間也強調「我們台灣人」,因為在這裡可以得到廣大共鳴,甚至還可以得到某種優越感(我們不是不文明的中國人)。
總之,在上述兩種大趨勢之下,除了少部分台灣人更形擁抱中國大陸,甚至身體力行而成為陸人外,一般台灣人對中國的認同感明顯消褪。從而,台灣自居統派的人口比例也快速減少。即使是那些主張「維持現狀」者,其實也多數是某種意義的獨派。只是,維持現狀其實是一種務實因應策略,因為或可由此免於兩岸衝突、戰爭危機。
討論影響台灣政局與選情的大趨勢,當然不能略過美國。美國影響台灣的程度,恐怕很難被高估,而比較可能是常被低估。陳水扁會說他是美國軍政府的行政長官,這話雖然流於輕率,卻可能是真有所感。無論如何,台灣依賴美國之深絕不在話下。美國從台灣想要得到的是什麼?應該是作為防阻中國大陸第一島鍊的重要據點。從而,美國希望綠營執政而不希望有統一傾向的藍營執政,也不在話下。鑑於其影響之深,美國的期望自然會從很多不同的角度滲透入台灣社會,而影響到選情。
我大膽估計,洪秀柱現在連藍營高層都不太肯力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洪的統派基因太明顯。恐怕美方早已經對藍營高層有所提示,不讓他們力挺洪秀柱。
最近,洪表示中華民國憲法是終極統一。我不認為這個說法有什麼不對。我甚至認為,中華民國憲法其實不只是終極統一,而是當然統一。說「終極」統一,已經是遷就現實分裂狀態所做的妥協性解釋。但是,還有所謂高層表示不以為然,認為這與主流民意不符。
統一說與台灣當前的主流民意有相當出入,這是事實。但是,國民黨應該順從主流民意,而放棄憲法與黨的基本立場嗎?這個問題必須要談清楚。
嚴格說來,民意如流水,很難順從民意來決定長期的、全面性的政策方向。反之,政黨應該是引導、說服人民,走向長期而言最合理、最可能幸福的大方向。
我承認這是偏向菁英主義的思維。但是,我的確認為,菁英群比較能在複雜的情勢下做出大方向正確的選擇。無論如何,政黨的存在是為什麼?如果不是要引導人民,那還要政黨做什麼?
宋楚瑜在統獨議題上強調:務實、務實、務實。但是,我完全不能接受他這種說法,他這是在逃避面對問題,是不負責任。請問:什麼是務實?總要有個衡量利弊、是非的標準嘛。如果不交代清楚,所謂「務實」就有可能其實只是「短視近利」的代名詞。長期來看,卻有可能是飛蛾撲火,或是溫水煮青蛙,因為近利有可能帶來長害。 那麼,蔡英文所主張的「維持現狀」又如何呢?維持現狀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選項,因為台灣是在多重勢力衝撞、激盪下,暫時維持一個尚平穩的局面,但是,各方勢力只要稍一失衡,穩定就會消失,「現狀」也就改變了。如何讓各方勢力維持均勢,或朝向更好的方向調整,這是高度困難的功夫,更不會是一句「維持現狀」所能交代。總之,需要有人非常深入、周延地檢討每一種可能的統獨模式,乃至相關發展過程,再提出最理性的路線。國民黨人也應該有自信,所提供的路線選項才是台灣真正最可行的路。即使一般民眾沒有這樣的認知,也應該努力說服民眾產生這樣的認知。
主張終極統一會是近害或是長害嗎?其實我們至少是並不清楚,因為並沒有人系統地討論各種統獨模式的利弊得失。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反中、反統,這是事實,但是,各種統獨模式的利弊得失究竟如何,並沒有確切的研究結論,「反中」、「反統」主要只是當下的一種集體情緒。對我而言,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爭取形統實獨恐怕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形統實獨也可以說是名實二分的統獨選擇。名義上走向統,而在政治實質上則盡量爭取獨立。名義上的統一可實質上化解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敵意;實質上的獨立則有利於台灣內部的建設、發展。反之,追求法理上的台灣獨立,很可能會給台灣帶來最大的悲劇。至於急統,其實台灣沒有人主張急統,要防範的是對岸追求急統,並因此在過程中產生嚴重危害。
回到當前所面對的難題:當前的國民黨該不該為了選票而改變既有的基本立場?
我不認為應該。因為即使改變也不能改變多少選舉結果。最多是少數藍營立委可能得利。但是,那不應該是藍營真正要關注的。把握正確的、能帶來集體長期最大福祉的大方向,才是作為政黨應該關注、強調的面向。這個大方向可能一時不為多數人所接受,但是,如果正確就應該堅持。說服接受只是這個抉擇之下的應然作為。即使一時難有突破,卻有可能在時勢更易的條件下,讓多數人認識到大方向抉擇的是與非。簡單說,當獨派執政以後,獨派可能遭遇的現實難題就容易顯露出來,屆時,國民黨所堅持的路線就可能獲得更多人的接納。
如果國民黨輕率放棄既定立場,那才是危險的選擇,不但會一時失敗,而且恐將因為失去對其穩定路線的信賴而更難再起。
洪秀柱從來不是藍營天王,更在藍營陷入分裂的艱難時刻出馬,舉起大旗,要走出藍營艱難選舉之路,我認為很難得,值得嘉許,更應該給予支持。藍營的朋友們,不要再徬徨、猶豫、徘徊瞻顧了,大家來挺柱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