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網路並不虛擬
2015/04/23 21:54:05瀏覽1498|回應2|推薦30

有「網模」及「宅男女神」稱號的藝人楊又穎最近自殺身死,由於她也有許多粉絲,而且家世良好,她的自殺死訊讓人聞之扼腕。輿論咸認她的死是網站「靠北部落客」上多篇網文辱罵她所導致。消息傳出後,連勝文表示了高度的同情,暗示他自己也遭到過網路輿論的霸凌。作家吳念真則以自己在網路上被嗆的經驗強調,不要太在意網路上的批評、羞辱言詞。有人則直接抨擊靠北部落客,呼籲關版;而該網站則努力自我辯護,堅拒關版。

 

網路世界常被稱為「虛擬世界」。但是,我以為網路並非虛擬世界,網路的真實性絲毫不下於面對面人際互動的情境。

 

現代人隨時可與遠地的人進行互動,早前是用電話、寫信,或者用電報。現在,想必幾乎沒有人還在使用電報,電話與寫信也已經愈來愈少。起而代之的是網路,現在連手機聯絡都是以網路的形式進行,像是line的使用就快速超過一般的手機電話。重要的是,只有網路被稱為虛擬世界,其他各種非面對面的互動則並未被視為虛擬。這種區別的對待並沒有太多道理。

 

當然,在網路上,人似乎很容易隱藏真實身分,而以假冒的身分或形象在網路上與人互動。在網路上維持某種程度的匿名性,顯然比在面對面互動中要容易,也較常發生。但這恐怕並不是質的不同,而只是程度的不同。即使是面對面的互動,誰說就不能假冒身分或呈現假象?許多詐騙都是面對面互動進行,即使晚近流行的電話詐騙,也並未被歸屬於虛擬世界。而詐騙行動中,難道不是有人假冒身分、形象?

 

反之,網路上的人際互動,照樣牽動人心,照樣會讓人為之尋生覓死。楊又穎的悲劇其實並不是第一樁網路互動所產生的悲劇,應該也不會是最後一樁。就在不久前,某馬來西亞女子來台,想要與網路上交往的台灣男子會晤,卻遭男子之母出面阻擋,只好悵然回國。

 

總之,網路的較高匿名性並不能使人完全避開因互動而牽動彼此心靈與真實自我的可能性。不但不能,而且有時候還會擴大互動的心理影響效應。因為網路互動時可能因為匿名性高而減少心理顧忌與言詞節制。特別是在批評、攻擊別人的時候,比較容易肆無忌憚。從所表達情感的真實性來說,網路聲音也許比日常的人際互動更近真實,因為匿名性(也許還可加上「匿臉性」,也就是互動時看不到當事人的表情)使人更敢於流露內心的情感與想法。不過,說這種情感真實,也還是有一定的限度,因為它也可能因為任意而隨意誇大,在表達正向或負向情感的時候都可能過度膨脹。

 

具體說,網路上表達愛恨,較無顧忌。用來表達愛恨的言詞也可能變得比面對面互動時更強烈、更直白。當然,這種表白未必是完整、真實的心理表白,而有可能誇大、片面。問題是,當事人可能會很認真地接收訊息,並不能輕鬆一笑置之。尤其是網路很容易激發群體效應,造成「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的效果。被攻擊的當事人很難應付這種群體圍攻的場面,從而遭受傷害。更有甚者,群體的攻擊易於被內化,而變成當事人的自我攻擊。楊又穎或許就陷入了這種自我攻擊的心理困境,才會做出如此激烈的動作。

 

網路真實而深遠地影響著現實社會。就其實際影響力來說,網路一點也不「虛擬」。不過,網路所形成的影響力,也可能實際上是扭曲了的民意。網路改造了社會輿論的支配結構,以往可能由統治者或主流媒體主導的輿論,現在改由網路形成支配性的社會輿論。去年台灣九合一大選,甚至之前的三月學運,據說都拜網路輿論影響力之賜。但是,它一方面固然在統治權之外形成輿論,卻也可能使另外的一種聲音(或是無聲的心態、感覺)受到壓抑。過去有所謂「沈默的大多數」一說」,這「大多數」人中的一部分,很可能因為網路發聲之便而變成有聲,不再是沈默者。但即使如此,仍然還有些人卻繼續沈默無聲。而且也因為無聲,也就無法凝聚民意,形成真切的影響力。部分人的意見可能通過網路而主導輿論,從而主導民意與政治風向。

 

重要的是,網路是否能促成最理性、公正、客觀,有助於促進社會總體福祉的民意;還是成為人心陰暗面的發洩之所,各類群體的怨念,通過網路隨時伺機攻擊某個對象,很少人能確保躲過網路攻擊的傷害,而批評、攻擊卻又未必客觀、公正,傷害也常會過當。公正、理性的言詞有可能反而成為少數,而在網路上成為被攻擊、被忽略、被消音或自動消音的一方。所謂「曲高和寡」,情形似乎自古皆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討論「快思慢想」議題,而鼓吹「慢想」,正反映人們其實普遍偏好直覺式的捷思,而不耐進行審慎的思考與判斷。而網路匿名言論通常不太需要負責,發言也就更難審慎。審慎的言論也很難普遍獲得網民青睞。總體來說,網路極易形成淺碟思想。網路中或亦有理性、深刻的見解,但是,卻易遭到廣大網民的忽略,甚至排斥。

 

網路當然可以是一種促成改革的正面力量。據說北非、中東近年發生的所謂「阿拉伯之春」或「茉莉花革命」,就是拜網路之賜,而得以快速凝聚群眾,構成較有力的「革命」力量。「之春」一詞就意謂著光明希望。只是,現實裡發生了「春」運的北非、中東,現在卻因為這種運動而陷入動盪與殺戮悲劇,且不知將伊於胡底。迄今,沒有任何一個「春」運國家迎來了穩固的民主、進步。我們或許不能怪罪網路挑起政治動盪,網路畢竟只是個助力,而動盪卻主要反映民心的不滿。但是,網路輿論未必表現客觀、公正,特別是未必表現理性,卻也昭然可見。它反映的毋寧是集體情緒,特別是憤怒與仇恨,而較少提出考慮長遠的理性審慎計畫。

 

再者,網路上所形成的集體情緒其實未必是全體一致的情感,但它卻可能一時支配著集體的行動。而也因為是情緒,而且可能源於淺碟思想,所以它未必會穩定持續。下一刻就可能又翻轉過來,表現出另一種非常不同的集體情緒。如此,它所帶來的影響就可能不足以穩步帶動社會進步。

 

近代中國,特別是共產中國,就曾經表現出集體情緒幾度翻轉的情形。五四與共產革命(特別是文革時期)大體上是顯現反傳統的情緒。但是,反共產、反文革、維護中國文化傳統的情緒卻也隨時會冒出來,成為主流聲音。當前的中國大陸,多數人視文革為一場「十年浩劫」。問題是,在文革之初,恐怕主流的聲音更多是擁護文革的。這個例子當然無關網路。文革當時並無資訊網路。但是,網路很可能會藉著快速的訊息傳遞而成為更好的工具,促成集體情緒,但也因為網路訊息的淺碟思想性質,所形成的比較是一種浮泛、不穩定、缺少堅實依據的集體情緒。而這種不穩定的集體情緒卻可能在短期內表現得更強烈、更具有支配力。而其不穩定性卻使社會更易陷入動盪,甚至因此在過程中造成不公正、非理性的行動。

 

就像任何新時代的技術發展,網路也像希臘神話中的潘度娜的寶盒,可以帶來光明美好,也可以帶來黑暗邪惡。總之,網路並不虛擬,它很真實。它深遠影響當前與未來的社會。我們必須審慎面對這樣的網路時代,並努力促成其中網路輿論的理性化。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22475544

 回應文章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5/04 09:19
美國當年開拓西部時的情境,現在網路中可知其況味--規矩由強勢者訂,正邪都得依這規律。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4/23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