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官場小說“權路迷局”讀後有感:小說中透露的政治意識
2023/05/29 16:21:56瀏覽574|回應1|推薦4

大陸官場小說“權路迷局”是我5年多前開始閱讀的一篇長篇小說。5年前我就已經簡單寫過一些讀後感。最近又讀到故事的續集,雖然故事還沒有結束,但是我有許多感觸,已經忍不住想要在此略作抒發。為了簡明,容我以條列的方式來列舉我以為有意思的一些議題。



我相信,這部小說應該是作者(筆龍膽)嘔心瀝血的著作,文字篇幅估計至少超過兩百萬字。估計作者一生心力也僅能夠產出兩、三部類似的作品。“權路迷局”故事裡,主人翁梁健大體是浙江省的中共官員,又歷任山西、北京、重慶等地重要職務(文中當然不是使用真實地名,不過,不難推論出所對應的大概真實地點)。從基層官員不斷上升,目前已經是封疆大吏,地方省部級的一把手。最後不知道會晉升到哪一層?



我會對這部小說特別感興趣,部分是因為覺得作者水準已經臻於上層,裡面摻有很多評論性的意見,可見作者的人生閱歷豐富、見識不凡。文中涉及的許多官場事件,足以反映作者對中共官場相當熟悉,而且頗富個人高明見解。作者即使不是中共官場中人,也應該是很接近官場的人物。通過他的描述,應該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中共官場。即使因為考慮文學效果,而編織、虛擬了許多情節、人物,但是,應該還是從側面烘托出中共官場的許多真實狀態。只要謹慎剖析,從中應該可以幫助認識中共官場。



要認識中共官場,或者他們自己常常說的“體制”,著實不易,因為這是個既龐大、複雜而又諱莫如深的領域。但也恰是因為諱莫如深,所以,通過官場小說來認識就成為一種值得考慮的途徑。



雖然本文想要從小說中捕捉中共官場的一些真相,如何耙梳,排除虛擬、編造的部分,還有賴於更專業的研究。這裡只能說是一種讀後感式的簡單陳述。



以下列出七點感想,也可以說是七點討論議題。



一、儘管災難頻仍,共產黨還是人們希望所寄:似乎是為故事情節曲折的需要,所以身在官場的主人翁必須經歷如唐僧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弄權欺壓、貪贓枉法的人,幾乎是無時無之。主人翁要在官場生存,或想要更上層樓,幾乎要經歷唐僧西天取經那樣的艱難,途中會遇到各種樣的邪惡勢力或偏頗為難之事。然而,這是甚麼樣的官場生態環境?這樣的生態環境是怎麼形成的?而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又會殘留下什麼樣的官場人物?

事實上,大陸官場小說裡描述的一些“荒誕”情節,往往也就在新聞報導裡出現,證明這些“荒誕”情節未必不可能發生。就好像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及其夫人、愛將與西方商人之間發生的情節跌宕起伏的真實故事,就是一例。問題是,儘管災難層出不窮,這部小說與其他類似的官場小說裡都仍然持如下的典型立場:只要還是共產黨的天下,一切就還有光明希望。

沒有任何一部大陸官場小說明示或暗示說:共產黨的專制統治恰是造成諸多災難問題的根源所在。至少我讀到的多部大陸官場小說皆然。我不確定這是表示作者們的共同認知,還是說這是他們必須表現的認知立場。我的感覺是,至少多數的小說作者確實是持這樣的立場,因為這種立場必須和文中的另外一些具體論述在邏輯上互洽。



二、作者承認即使在中共中央高層,也還是存在惡勢力:就在“權路迷局”小說裡,藉一位省委書記的口說出一番感慨的話,他表示他本來對現有的官職已經很滿足了,但是看到惡勢力在高層的存在與作為,因而決定要更上層樓(以便有足夠的權力來壓制或消除官場高層中的惡勢力)。

當然,看到幾年前中共中央如周永康、薄熙來等人的表現,及其之後被判決的罪刑,我們不得不相信,中共中央也可能存在惡勢力。所以,需要去打擊這些位居高層的惡勢力。

問題是,如何確保最後掌握較高或最高權力者是善良之輩,或者是正義之士?有什麼機制可保證這一點?如果沒有,是不是只能付託天命?又如果善良之輩常常會在權力爭奪中落敗(因為他們通常拒絕採用陰謀手段),那又將如何?想想看,如果惡勢力果然佔據了最高權力位置,或者勢足以控制最高層,情況將會如何?如果是江青執政、是薄熙來...這種人執政,中國將會如何?

又,所謂的善良之輩、正義之士,如何保證他們在獲得更高權力以後不至於變質,變成偏執或甚至邪惡人士?也許還有一種危險,就是有所謂“彼得原理”的問題:人總是晉升到自己能力不足以勝任的高位。譬如一個被認為性格堅定、務實、篤厚的官員,會不會成為一個偏執、眼光狹隘的最高領導?而這樣的人卻又掌握著至高的專制權力?

更根本的問題應該是要問:確保正義的維護力量,究竟是應該要依托在體制性格上,還是個人品質上?譬如讓司法獨立於行政權,是不是比讓好人獲得更大的權力更有普遍的積極意義?

有意思的是,共產黨的思想脈絡其實應該是更強調對體制、結構的考慮優先於個人品質。為什麼在對理想境界的實現上,卻又把希望寄託在個人品質上面呢?

作者也曾藉某人之口表示慶幸,因為公檢法還是會聽從黨的意志。作者的意思是,“因此”公檢法能夠維持其公正性(因為黨能夠促成司法公正)。這種想法恐怕因為缺少自我批判、自我質疑,而不免流於自欺。作者顯然承認中國大陸上的公檢法事實上並不很公正,而黨作為最高權力機關的事實也顯然並不能改變前述問題。也就是說,共產黨掌握最高權力的事實並不能保證公檢法的公正性。事實上,公檢法本身的不公正作為,豈不都是出自共產黨員嗎?非共產黨員能夠成為公檢法的成員嗎?共產黨的入黨誓詞不都要求一切為黨嗎?而明知道如此,卻還是寄望由共產黨掌控公檢法以維護司法公正性,豈不是緣木求魚?至於黨是否會讓黨的意識形態或黨的群體利益考慮,扭曲了司法的公正性,則顯然更不在思考、檢討範圍內。



三、對於為什麼會存在那麼多的惡勢力,作者很少著墨,似乎暗示這就是現實世界的常態,不足為奇,也不需要特別去解釋。但是,我認為這其實是很重要的問題,必須面對、檢討。我以為,在不同的國度,惡勢力的猖獗程度有可能不同。在落後國家,惡勢力一般也比較猖獗。而這也可能正是使得國家不容易進步、有序的重要原因。但是,我這樣的想法很可能會引起批評、反駁。有些人傾向相信“天下烏鴉一般黑”,從而,不同的政治體制也並不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惡勢力問題。

說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個說法其實和“革命”主張存在矛盾。會要推動革命,正是因為相信可以締造較正義、較少惡勢力的國度。如果相信革命前後,社會的正義程度並沒有什麼不同,那麼,究竟要革命做什麼?

當今的美國似乎呈現頹勢,很多問題紛紛冒出。這讓中共找到攻擊民主體制的有利理由。但是,相對於文革武鬥、大躍進的飢餓死亡、共產黨成為統治特權階級的問題,美國社會的槍擊犯罪或公權力的濫權問題,兩者真能夠同日而語嗎?

在大陸官場小說裡,經常描述到如下的場景:包括主人翁在內的許多人常常會遭到警察的不公正對待;警察受命於有權勢者,成為打擊與之對立人物的力量。對此,問題顯然與權力缺少制衡、司法不獨立有關。但是,小說裡主人翁總是憑藉其機智或運氣,乃至實際上掌握而先前未展現的權力資源,躲過他人的陷害。至於這種不公正執法的現象本身,卻很少加以深入檢討,似乎是習以為常。特別是問題現象的成因是否與專制體制有關,這種問題幾乎從不被檢視。也許這關乎作者的身家性命能不能得到維護,所以作者不敢暢所欲言。但是,在避開禁忌話題之餘,卻又還是對共產黨統治抱持寄望態度,會不會因此感覺心虛呢?又會不會遺憾因此傷害文學創作的價值呢?



四、主人翁的個性一如一般的故事典型,顯得善良、有正義感,甚至因此寧願(微幅)背離共產黨的行動原則,或者是上級的指令。不過,故事的發展往往讓主人翁並不因此招禍,甚至還會因禍得福。這可能是虛構故事所允許的情節。但是,善良個性和共產黨的體制之間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碰撞,究竟有沒有扞格不合的問題,這又是小說中未觸及或避免觸及的議題。排除了那些運氣、那些(潛在的)權力資源,主人翁如何還能夠在善良個性與嚴酷的權力競奪和組織的僵硬要求之間如魚得水,而不是左支右絀?如果後者才是常見的系統性結果,對社會的發展影響將會如何?

當然,我的關注點是在檢討中共體制下可能存在的問題,而小說則比較想在現實困難中找到一種能夠讓人歡喜的結局。但是,那是不是避開了真實問題?會不會因此誤導人心所向?會不會犧牲了嘔心瀝血的創作本來的可能成就?



五、對中共“集體主義”專制統治不願意或不敢於批判性檢討,計劃經濟與“一盤棋”的思維的可能優劣,需要客觀面對、深入檢討。但是作者們卻往往只是片面歌頌。在集體主義下,個人尊嚴、自由、創意、靈活性...能不能得到維護?如果被損害,應該要如何彌補、預防?久之,這些問題會不會成為一種腐蝕或遲滯集體發展的因素?這些問題也很少會通過這些小說故事做出深入討論。



六、許多大陸官場小說裡,幾乎都會碰觸到與外國人的關係議題,當然特別是美、日兩個國家。而除非這些外國人是對中國抱持忠誠崇拜態度,否則就幾乎都是準備在故事中成為被修理的對象,最後幾乎都免不了灰頭土臉的下場。此處亦大體類此。

就在這部“權路迷局”的續集(“梁健續集”)中,還提到了新冠疫情的發生。但是,文中卻強烈暗示,病毒源自美國,而被刻意引入中國大陸。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的真實認知。顛倒是非黑白,何以一至於此?這樣是不是會讓中國社會自身的自省、自我批判受到嚴重壓抑,恐怕對中國社會的成長、進步沒有好處。

我不知道這這種醜化、黑化外國的描述究竟是反映了作者們真正的心思,還是加入必要的橋段以迎合審查部門的喜好。我還看到有作者寫到:北韓雖然在經濟上犯錯,在政治上卻是正確的(估計是指北韓對西方“帝國主義”的敵視態度,而比較無關乎北韓統治者的統治模式)。

讓我納悶的是,這些作者們在很多文字段落中其實表現了相當多的才華與通透見解。但是,在政治層面的悟性卻似乎很局限。就好像戴著厚厚的有色眼鏡在看世界,看到的是扭曲、變形了的模樣。

這種扭曲、有色眼鏡下的觀點,和傳統文化對政治議題的忌諱習性似乎有關。當然,這種忌諱心理可能是受到鋪天蓋地、不利環境型塑的結果。



七、在故事中提到“家族勢力”這個議題。主人翁梁健得以晉身權力高層,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力於家族勢力。事實上,類似的官場小說裡,提到家族勢力的例子並不罕見。是不是反映家族勢力的影響真很大?當然,這和所謂“紅二代”、“紅三代”的議題應該是扣在一起的。“老子英雄兒好漢”的論述顯然實際成為了一種潛規則,深遠影響個人的發展潛能。但是,這和共產革命的宗旨實際上是背道而馳。共產革命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消除階級軫域嗎?結果,家族背景卻變成影響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不是很荒謬的事情嗎?

在多部大陸官場小說裡,故事主人翁都有深厚的家族背景,此處引用的“權路迷局”亦然。不過,初時卻因故不知道有這個背景,因此也無從依仗,而必須經歷較多的折騰。問題是,小說裡卻提到更多的其他人,特別是作為主人翁的競爭對手的人,是靠著家族背景而走上高位。相當高比例的中上層官員似乎都有一定程度的家族背景作為依仗。越高的位置,越反映某種與家庭背景有關的天花板效應。但是,這種情況卻也似乎被理所當然看待,作者們並不去深入檢討這種現象。家族背景實際上對個人在官場上的發展有強大的影響。家世的作用、原生家庭的階級作用,在中共統治的中國顯然並沒有消失,而且實際上是越發具有關鍵作用,因為晉身的路太狹窄、權力太過集中。而可能更重要的問題是幾乎沒有人公開批判這種“新階級”化的現象。

事實上,現在的中國大陸,貧富差距一點都不小。按照一些學者的研究(如甘犁與西南財經大學的合作研究,還有北京大學的相關研究),中國大陸的吉尼係數可能高達.61,或者更高。前任總理李克強也指出,中國大陸有6億人的月人均所得約為一千元人民幣。而前人民大學的社會學者周孝正教授則指出,中國大陸有十億人口是中低收入人口,另有一億富豪,三億中產。這樣的現狀,和共產革命的平等宗旨能夠相符合嗎?

但是,在這些小說裡有沒有對這種現象進行深刻檢討呢?顯然沒有,倒是幾乎都很一致地歌頌中國(大陸)的繁榮、進步。

其實事情也未必完全是我說的這樣。不過,大陸網路小說反映的社會情狀及作者的政治意識,可能隨著政治氣氛而有改變。依據我的觀察,反而是在80年代時,大陸的網路小說最能反映社會批判精神(新浪小說網上的小說,似乎最具有批判精神。但是,這個網站後來似乎被封閉了)。而特別是在習近平的時代,網路小說的批判精神明顯萎縮。但是,這種政治力對文學創作的限制,對社會發展起到的作用究竟是好是壞呢?我認為這是非常需要檢討的。



話說回來,大陸網路小說的存在,本身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雖然這些小說往往因為受限於政治力,所以極度偏好描寫虛擬世界,但是,無論如何,他們總歸是一種創作,也還是多少會反映現實,也未嘗沒有一些批判意識。我只是希望,這些小說能夠更少些政治力的限制,更肯於直面問題,也更具有帶領中國人心靈改革的作用。



至於這些小說究竟反映了什麼樣的真實與問題,我們大家何妨接著思考、討論下去。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79263322

 回應文章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5/31 15:03
所以囉。正史不如野史不如狗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