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01 20:34:38瀏覽1281|回應0|推薦1 | |
潁考案 經國先生過世前一年,有一項重大政策,就是開放老兵返鄉探親,打破當時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三不政策。從此以後,開啟了兩岸「老死不相往來」的僵局,這項政策的名稱,就叫做「潁考案」。 多年以後,馬總統方才透露,案名是他源自《左傳•鄭伯克段于鄢》的歷史典故。按春秋時代,鄭莊公不為母親姜氏所喜,而溺愛幼子共叔段;後來,共叔段謀反,為莊公所敗,莊公幽禁姜氏,並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但君無戲言,如何解套?乃經潁考叔巧思安排,挖地及泉,母子在地道相見,和好如初,化解一場人倫悲劇。是以,馬總統用這個親人團聚的歷史典故,作為大陸探親專案的案名。 年前,《後宮.甄嬛傳》正夯,劇中也兩度提到《鄭伯克段于鄢》。一次是皇帝為年羹堯而煩心,甄嬛看到皇帝正在閱讀《鄭》文,便表示:請皇上與她各自書寫文中一句話於紙上,兩人打開,結果都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另一次在最終集,當時業已登基的乾隆皇帝,對皇額娘(甄嬛)提及,鄭伯所以會攻打親弟弟-共叔段,肇因於母親溺愛幼子的結果。甄嬛了解其意,乃順勢將幼子過繼給果親王,免於重蹈手足相殘的覆轍。 本人觀看《後宮.甄嬛傳》,劇情細緻、對話典雅,又穿插許多古詩古詞,原以為是「老學究」的傑作,後來才知道出自於一位29歲小姐的著作,試問國內多少年輕人有如此深度。再者,大家都以為馬總統英文好,其實他的國學造詣,也在水準以上;他表示年輕時,就熟讀過《鄭伯克段于鄢》這一篇古文。 當年輕人正為22K所苦時,想一想求學時,你在作什麼?現在又在作什麼?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