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總統府建築物滿百年
2019/02/03 10:35:48瀏覽3083|回應1|推薦33

總統府建築物滿百年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22號,就是總統府。這棟建築物,原是日本殖民時期的總督府,起造於1912年6月,1919年3月落成,下個月正好啟用100年。台灣百年建築不多見,尚堪使用尤為可貴;屆時,親日的蔡政府是否大肆慶祝一番,不得而知?本人好事,率先為文祝禱這棟建築物:松柏長青、屹立不搖。
      早年,我們只能從紙鈔中看到這棟建築物的圖樣,難以親炙風采。1973年,首次進府感覺好像走進鈔票裡,沒想到一生歲月都在此度過;所以,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可謂熟識。起初,我們稱這棟建築物為四層樓,樓下稱「底樓」、二樓稱「一樓」…五樓稱為「四樓」;若連同中央塔樓,究竟幾層?始終沒有正確答案;後來,有同仁爬上樓頂,看到起造時書寫「11」字樣(註一);同時,還發現「大正四年六月二十五日上棟」及「總督:安東貞美、前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主事井手勳、前主事森山松之助…」等人署名的「棟札」,因此可以確定這棟建築物為11層。
      日治時期,這棟建築物除1935年發生火災而有局部損燬外,最大破壞是1945年5月31日美軍飛機的轟炸,部分樓層幾乎夷為平地,前面車廳也被炸斜。台灣光復後,開始整修而與原總督府略有差別,其中車廳改成平面屋頂。本人進府上班不久,隔壁辦公室樓板突然塌陷,幸好沒有傷人,經勘驗後,發現每一層樓板,都有相同疑慮,1976年間進行補強工程,多數同仁被迫移往偏樓上班;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這次補強機會,在四邊樓梯旁安裝電梯,免去爬樓之苦。1996年起,國防部逐漸遷離總統府,方才進行辦公空間改善工程,並將原占用外走廊的辦公室,予以恢復原狀。2002年,為配合夜間燈光設計,另進行起造以來首次清洗外牆,並於翌年修補牆面,儘量恢復總督府舊有面貌。
      1996年,賀伯颱風來襲,迴廊內的地毯全被打溼,損失不貲。事後,有人建議改用鋁窗,本人持異議,加上同僚附和,改鋁窗之說便胎死腹中,於是僱請專業木工重新整修(註二)。過兩年,內政部公告總統府及其附屬空地為國定古蹟,所有修繕都須事先報請主管機關審查。本人有幸,參與多次修繕工程審查會議,也聽取主辦單位的簡報,因而對這棟建築有了更深的瞭解;退休之後,每個月兩、三次回府擔任志工,以現身說法向參觀民眾介紹這棟建築物,也算是對它的回饋。
      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棟建築物的首位主人是明石元二郎,半年後病逝;繼任者有數個月、最多4年。1950年以後,蔣介石入主25年、嚴家淦3年、蔣經國10年、李登輝12年、陳水扁8年、馬英九8年,蔡英文3年,此後會是誰,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下個百年,這棟建築物或如鋼鐵般依然屹立不搖,但眼前這些人都將隨流水而去,不再復返!

註一:參見【總統府這棟建築物】乙文。
註二:參見【總統府迴廊】乙文。

這是現在的總統府,樓高11層,約60公尺。日治時期,規定周遭建築物不能高於這個高度,如今台北市高過60公尺,到處都是,左邊遠方一棟大樓叫「一品苑」,便高於此。(2019年1月31日拍攝)

這是日治時代的總督府,最大不同在於前面的「車廳」,以前為拱型屋頂並有諸多裝飾,現在改平面屋頂且無裝飾。(摘自總統府網站)

1945年5月31日總督府遭美軍飛機轟炸,中央塔樓旁的辦公室幾乎夷為平地,車廳也被炸斜。(摘自總統府網站)

臨博愛路及長沙街口的總統府西大門。(摘自總統府網站)

總統府內圍的八角亭,有穩定建築結構的作用,現改為辦公室。(摘自總統府網站)

這是總統府二樓靠近敞廳的迴廊,地面全舖地毯,顯得莊嚴肅穆,旁邊的窗戶稱為「平衡錘窗」。(摘自總統府網站)

總統府大禮堂,作為舉辦中樞慶典之用,可容納400人座位。(摘自總統府網站)

從正大門拾階而上,是總統府最亮麗的地方,也是迎接貴賓的場所,挑高16.5公尺,空間寬敞、裝飾華麗,我們稱之為「敞廳」。(摘自總統府網站)

位於重慶南路及凱達格蘭大道口的總統府,格局方正、氣派非凡,今(108)年3月就要屆滿百年了。(摘自總統府網站)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24517669

 回應文章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4 09:22

「迴廊內的地毯全被打溼,損失不貲」

不能那電風扇吹乾再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