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待人而後行,事因時為變通」何意?
2016/02/01 12:51:10瀏覽1618|回應9|推薦30

「法待人而後行,事因時為變通」何意?

臉書朋友張梓良先生是中國人,到美國留學,以至於定居。他認為身為中國人,他有必要瞭解中華典籍,於是開始苦讀。過程中,以工科為背景的他當然會發生一點阻障的。給我信求釋疑。他的原文未得他的允許,不能貼出。我的回文內容中含有有益於人的見解。此處拿來分享。

我很敬佩張先生的好學!

 

張老弟:

 

我先講中文為何難?

 

中國名翻譯家劉宓慶說:中文為板塊結構,一個Context由數個板塊組合,各板塊以意相連。中文一句話亦然,每個字之間沒有英文的詞性相連,也是以意貫連。白話文好一點,句法模仿英文甚多。中國目前全力全力推動文化復興,漢典應該是中國政府支持的一種檢索工具。我使用過。然而漢典所有的解釋大多使用文言文,我估計你讀起來很難,台灣今日學生恐怕也讀不懂。所以我建議你買手機版的康熙字典。因為中國學者把那部字典的文言解釋,用白話文翻譯了,同時也具備康熙字典的原版影本,查一字,願讀白話翻譯固然可,要看原版也行。白話解釋以外,使用當代拼音來標音。比較容易讀一點。我平生沒看過這樣周全的古人字典。至於說文解字,你要知道,這是古人寫的工具書,當時資料不發達,裡面有錯解的。讀的時候要謹慎。

 

不管叫做反,或是切,或是反切,都指中華舊時代的拼音法。使用了一些發音種子字,第一個字取韻子,第二個字取韻母,然後把韻子和韻母加在一起,構成字的發音。也就是說,標音不採用另類符號,直接由中文的種子字當作符號使用。

 

XX反,如,倩,七練反。意思是用七和練兩個字的韻子和韻母來切音。這是反切標音法。七就是qi,練就是lian,取七的韻子q ,取練的韻母ian,兩者結合,成為qian,發音為倩,倩是同音字,欠的反切也可以是七練反。

 

這種拼音法叫做反切法。今日台灣注音與中國拼音都來自清末民初本土學者與留學學者的心血結晶。遠勝過反切法。只有讀古書時,人們還用反切求音。

 

 

--------------------------------------

 

至於「法待人而後行,事因時為變通」何意?

 

先了解人、事、地、物、時為處理事情的五大因素。五大因素掌握好,戰無不勝,事無不成。

 

以此來思考,「法待人而後行」的意思是:原則與法規,以至於方法,它的相關因素在於人,必須考慮人的因素,才能行得通。這裡的人未必指的是制定法規的人,人是一種統稱,有抽象的含意。人的因素有二:制定規則或原則的人,以及依照法規或原則而行的整體人群。所以法必須適應人之可行方能行。法和人是correlated,也就是互有依賴的關係。想到法,必先考慮人的因素,想到人也要考慮法的必要。

 

對於制定法規的人來講,制定的法一定要適合人群方可行。「法待人」我不認為完全可以解釋成:法必須要等待有人立法。

 

這句話用在制定規矩時,尤其有用。舉例建立一個工廠,不要先抄襲他廠的規矩,先列出該廠的核心價值與鐵律(猶如憲法精神與憲法一般),讓該廠自然運作一段時日,然後記下該立的法規若干,然後用草法試行,看看員工,包括自己適應草法的狀況,然後修改定案。這樣一系列的法規就建立了。這種作法清楚的看出,法,不是有人來訂定就可以了,法和眾人的適應性必須列入考量。那麼「法待人而後行」的意思不會是我立個法,誰都要遵行了。立法者和受法者為人的集合體。

 

白話文翻譯:法,必須要看人怎樣做,才知道行不行。

 

事因時為變通。這裡牽涉兩個因素,事和時。由於時是不停周轉而變化的因素,事就是事,要解決一件事,必須考慮時的變動性。所以處理的方法不能死咬住一種做法,要看時的變動,修正做法,於是事可成。

 

我想,你搜遍了網路,找出來的解釋,都和我的解釋不完全一樣。我的解釋應該是完整的。中文傳達意思的時候是多層次的。張三和李四對同樣一句話的理解有深淺之分。不能說張三對,李四錯,或反之。只有理解的透不透徹罷了。

 

我想李鴻章這句名言----「法待人而後行,事因時為變通」,成為中華處事的真理。其中有深意焉!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45496039

 回應文章

詹于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8 05:44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8 10:05 回覆:
謝謝。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5 17:48
感謝提供所見!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5 22:57 回覆:
You are welcome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5 12:41

謝謝您的重視,另外我有一個題外的觀點,我姑妄言之,請您不妨姑妄聽之

我認為現代新生的知識和事物大大超過了古代人所知道的極限,如果漢字的造字原則仍然停留在古人所認知的範圍,未免就有所不足,或許我們應該不要拘限在祖先所留下的漢字舊體系裡面,需要因應時代的進展豐富漢字,增加新單字,造出一些「指事、會意」的新字或新部首,如基因、太空、自然變化、人造事物、社會結構等等方面,使漢字對現代的新知識和新事物有更明確精簡的表達能力,避免出現如克隆、巨蛋、芝士、聖嬰、托辣斯等等,礙眼又不能望文生義的字詞。

若您覺得我的觀點尚有可取,請您在網路上與人討論文字時,不妨附帶提出(無需特別指明是我的觀點),謹供有心人士作為改良漢字的參考。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5 15:45 回覆:

徐兄:

漢字的演變從篆字到隸書與楷書是化繁為簡。這個過程到了唐代達到高峰,稱為唐楷。到了中共的中國也是化楷書之繁為簡。趨勢是簡化,而非增繁。我認為今日兩岸文化交流該弄一個委員會,把簡體和繁體統一了。中國簡體有可取的取用,同音字造成混淆的該增繁。中國簡字有很多是取自於古字或俗寫,並非自創的呢。可是反,可以是正反的反,又是吃飯的飯,這是回到唐楷統一之前的民間胡寫,那是不可取的。

至於你講的的新名詞漢譯,在這個委員會中討論統一譯名。中文英譯名詞該使用中國的拼音,因為那就是注音符號的羅馬字母化。你沒發覺今日外國人講中文英譯的時候準確很多嗎?英漢譯名統一,將快速造成中文國際化,以及國際學術中文化。

*羅馬字母就是英文字母,早期羅馬字母只有大寫22個,後來演變成26個。

我同意你的看法。本文不轉貼。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5 15:57 回覆:
兩岸交流,已成立這個委員會為首要。統合中文沒有政治設限或阻礙。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5 07:28
謝謝馮兄的指教,受益良多。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5 10:53 回覆:

徐兄:

謝謝你的留言。有你的留言,我才會寫這些。我認為我們的對話很珍貴,外頭看不到的。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5 00:02

非常感謝您把中英翻譯的經驗和心得告知大家。

我對中英文的異同並無鑽研,也未從事過任何翻譯,拜讀了您介紹的「中文是板塊結構,英文是線性結構」的觀點,您又提及在中翻英的狀況下,「白話文大多能做到一句白話中文,一句英文的對應」,既然如此,這是否表示中文除了有板塊結構,又有與英文相同的線性結構?

是否可以說中文的板塊結構是英文沒有的優點,因為中文表意的單字可以組合而表達新意,這是英文難以做到的。

板塊結構使得中文簡潔洗鍊,只要措辭遣字運用得當,意義是與線性結構同樣精確的,說中文缺乏表達精確意義的能力,大概是老外學習中文,不懂文言文的語風,不從整句的文意來理解,切割字句來解讀,以致於岐義橫生,莫所適從,所得出的印象吧?

敬請馮兄評斷一下我的感想是否正確。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5 01:50 回覆:

回徐兄:

 

你講的也沒錯。只要看到歷史中華同樣產生了工藝與科技,大致可知古代書寫語文同樣具備了精確能力。秦代出土的銅馬車曾使西方與俄羅斯人驚訝。因為其尺寸具有精密數學(非僅算數)的比例計算。製作時一定有用中文的演算與製造手冊的。

 

我把中文翻譯成英文時,並未發現有任何不能翻譯的文句。至少證明兩語文能夠互換。中文板塊不宜於拆解,並非不能拆解。至於中文成為白話文時,幾乎可以句句對應英文,其原因在於民初推動白話文時,學者專家引入了英語文語法,使中文也具有相當程度的線性特質。其實文言文也不是完全沒有線性特質的,改造成白話文並不困難。白話中文和英文能夠互換,舉個例就明白了:白話中文的主詞和動詞以及受詞/補語這種句型,和英文是很接近。看看和西語文很不接近的日文更能明瞭差異,日文動詞全在句尾。不是如此嗎?日文的修飾關係也和英語文很不一樣。

 

*傳統中文詩詞就是典型的板塊結構,和英文構造看似不同。我在教授英文時,為了證明板塊結構的中文詩詞照樣能容納英詩。曾經當場實驗給學員看過。把英詩以舊詩詞格式翻譯了。這英詩,尤其是十四行詩的押韻與音數本質和唐詩是很類似的,和日本俳句反而不類似。中文為詩歌性的語言是我這些年很大的心得。我畢竟不是外文系畢業的,我想外文系專業者會比我更有能力做比較研究吧。

 

我很懷疑日本人不是不努力學英文,所以英文差。英文差的基本原因在於日文結構和英文很不一樣。如此則阻礙了日人的英文學習。我告訴學員:學習英文的初中期,沒有可能用英文思考。使用中文思考時,絕不可用台語,因為台語結構不能完全和英語結構對應。請用國語思考。國語就是白話中語。反過來講,西人學中文往往無明師指點,他們很難學會。這個世界上,只有少數西洋漢學家能用文言文寫作。可見這文言文更需有人指點才能學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處,我把給張梓良先生的一段話摘錄在這裡,與朋友分享。如此可知中語與印歐語系語文的不同與雷同:

 

這裡我來把中語為何要用詞而非單字來表達:

 

能夠流傳至今的強勢語言多為多音節,有形聲(Phonogram),無形意(Ideogram)的拼音語言,如英語,廣泛的講,英文屬於印歐語文一種,印歐語言為世界語系的一種,中語文為獨立的語系,影響日韓等民族。形聲語言因為是多音節,每個字都很清楚,同音字很少。所以能夠生存,也就是說,只要具備多音節,不真需要形意的輔助。

*中國搞簡體最大的錯誤就在這裡。中國學者認為只要形聲,沒有形意沒關係。所以乾,干,竿,杆,幹都用一個發音相同的干就可以了。實際上錯得太遠了。中文往往靠著形意區別同音不同意義的字族。很肯定的到是中文具備形聲,也就是靠著形聲元件,能夠發音。

 

中語文也是強勢語文,卻是單音節的本質,同時具有形意能力。這種語文的單字,同音字特別多,單字方式的文字表達無妨,語言就會產生混淆。所以把若干個(至少兩個單字)構成詞以後,透過排列組合,可有無數變化。也就是中語一個詞等於英語一個字。也是多音節的。這樣還不夠,中語為了不產生混淆,古代有平上去入四音,今日有一二三四四個音,就算同音字,因為音調的變化,把同音字再度降低。中語文能成為高等語文,除了形聲外,還有形意,它的結構很強的。

 

以這種同音字特別多的語文來寫詩詞,當然押韻很容易。中文是最合適詩詞的文字原因在此。此外有四音,平仄之間自然構成抑揚頓挫。英文抑揚頓挫是靠著人為的音步來經營,中文是本身就具有抑揚頓挫。

 

你若想通這一點,中文就更上層樓了。這一段對你特別有用!我不認為天天用中文的人都懂我講的這個道理,也不認為有多少老師能教學生這個道理。我早年也不懂這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除了和西人朋友或到醫院看病時才用英語外,已經很少用英語文了。這其中原因不完全因為中語文是我的母語文。而是因為中語文使我產生高度的興趣。從其中我還練習中文書法。每天會查一兩個中文字的草書書法,了解古人草書省筆的所以然。古典詩詞可以和古人人同遊也是愛好之一,總之,中語文負載的文化有樂趣焉。

 

英文方面,每天也會查幾個字,專心於糾正發音和探討語源罷了。並非真的有何興趣鑽研。長久不用也是會忘的。當作暖機運動吧。不過看電影與小說,格於環境,大多是英語文的東西。僅為消遣。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5 05:16 回覆:

我無意出版,所以沒有把所得結晶寫成書。對我來說,並無遺憾,對後生而言或許是損失吧。

只有在與人交流時,剛好談到某些問題,才會觸動我多寫一些。能夠看到這些心得的朋友,應有啟發。算是我的回饋吧。


CHF狗爺/馮濟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3 10:47

此處給朋友一本書參考。這本書特別提到板塊結構的中文與線性結構的英文。(線性結構是我提出的名詞)

劉宓慶. 當代翻譯理論.(書林出版)

劉密慶為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嫡孫。其祖為洋務與改革名臣。劉密慶鑽研中英翻譯或有家學淵源。他的觀察與研究極其深刻。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3 14:14 回覆:

給大家說一下,我的經驗:

 

當時我在台灣需靠翻譯賺些錢。翻譯中又以中翻英的文案比較容易到手。從未搞過翻譯,啟蒙概念來自於劉宓慶先生這本書,以及林語堂先生的譯作。嚴復是英翻中,我就沒有拿來怎樣參考。嚴復作品過去讀過。印象薄弱了。

 

當我被逼著搞翻譯時,窮盡頭腦的一切只求能轉換成英文。要不了三個月,翻譯能力倍增。似乎感覺沒有任何中文不能轉換成英文的。這些心得,在回應樓下徐先生的文字中提到了一些。可做為朋友的參考。也要告訴大家,當我返回多倫多退隱之後,從未做過任何翻譯。可見人只有被逼迫時才能蹦出潛力。一旦安逸了,動力就消失了。

 

在中翻英的狀況下,白話文大多能做到一句白話中文,一句英文的對應。

 

文言文以及先秦古文並非都需要拆解中文原文。能夠一句對一句的機會很多,參考林語堂先生的英譯可以看到這種例子。如果碰到不能直接一句一句的翻譯成英文時,把一個原文Context整個拆解,然後重組成英文。重點在於不能把拆解的elements遺漏任何一個。我碰過客戶挑剔,於是把所有的原文的elements都列出來和英文比對給客戶看。他滿意這種安排,付錢了。

 

*Context是好幾句原文,構成完整的文意的段落。Context 不是Paragraph。把Context拿來拆解和組合時,最好不要更動原文的Paragraphs的安排。


溫哥華 千里傳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3 10:23

今晚睡覺,能夠安眠。感恩,受教了!

Victor 害羞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3 10:41 回覆:

Victor:

也謝謝你光臨。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03 02:25

解釋文句的意義,不是單單對字詞的了解就能通曉其義,往往還須加上自身的經驗與見識才行,因為說話的人往往是根據經驗與見識有感而發,經驗與見識不同或不足,就無同感,中英文都一樣。

我脫離不解事的年紀之後,才明白「眼大膽大」的意思是眼光夠大,膽子就夠大,「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意思是年輕人浮躁,所以辦事不牢,諸如此類,太多了。「有人打你的左臉,你把右臉也轉過去給他打」,真是這個意思嗎?也只不過是別人犯錯得罪你、損害你,你寬容原諒他而已。僅僅從字義上解讀,那會弄成張飛打岳飛的。

「法待人而後行,事因時為變通」,我的解讀是死的法律要靠人來切實推行,法律才有效力,否則形如空文,事情隨著時局的變化,就該變通因應,不能墨守成規,刻舟求劍。

您切割字詞來解釋,脫離開您的經驗與見識,把簡單的原意弄得分岐複雜。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3 03:22 回覆:

回徐兄:

徐兄解釋也是對的。感謝指教。

中文是板塊結構,須以意貫連,不宜於拆解。我拆開以後,很清楚看到中英文不同。法待人而後行。這句話之所以難解,在於法和人這兩個名詞在原文裡面沒有界定。甚麼樣的法,甚麼樣的人呢?若轉換成英文,英文往往使用形容詞來界定名詞,稱為modifiers。就算沒有合適的Modifier,也會有The 或a 來界定。所以一旦翻譯為英文,將會非常清楚,但是涵義窄了。

法待人而後行。因為法和人都沒有界定,至少有兩種解釋,如下:

一 (所制的)法待(制法的人的推動)後而可行。

二 (所制的)法待(所有的人的適應)後而可行。

兩種解釋均因文句沒有Modiiers而產生多層次的解釋。這第二個解釋,尤有深度。因為考慮到法的適應性。模糊的解釋可以如下:

法,要看人怎麼做,才知道可行不可行。

徐兄所說,正是文言文,甚至比文言文更早的先秦古文的特色,所以劉密慶講,這種板塊結構是不能拆的,每個板塊間以意相連。當代白話文用了很多英文語法,拆開無妨。

徐兄幾句話,點出了古典中文的特質。謝謝。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3 03:47 回覆:

我比較了甲骨文和金文以及後日的文言文的句法。很明顯地看到從甲骨/金文到了文言文的語法的演進。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板塊的結構。絕非今日的白話文。若要做翻譯,根本就不能把這些古典文字直接翻譯成英文。

為了解決這種中英文翻譯的困難,我把原文(中文古典)全拆了,成為elements,然後用英文組合。如此可以交差。我翻譯過台灣藝術家的藝術說明,這些藝術家為了顯彰他們的程度,往往整段引用易經,老子。莊子。我以拆解重組為對策。

徐兄可以看到,板塊的古典中文和線性的英文是無法一一對應的(白話中文約略可以和英文對應)。板塊的中文必須以意貫之。嚴復的翻譯是英文翻譯為中文。他無須拆解英文,線性的英文,每一句環環相扣如串珠,轉換成中文時,他把概念板塊化了。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字一字翻譯的,板塊化以後的翻譯,成了很純的文言文,根本看不出那是從英文轉換的。他,被譽為最偉大的翻譯家。

以意貫之就是徐兄此處的主張。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3 05:09 回覆:

也就是說,昔日在學校中修習中華史學,也涉及哲學和文學,都當大塊文章,文句當成是板塊來理解。後日為了賺工錢翻譯的時候,才發覺古文和文言文無法轉換成英文。於是開始拆解句子,令之為elements。如此發現了中英文構造不同。

這段經驗只適合做翻譯,或詳究中文Contexts中的含意。然而,讀中華古典書時,仍然要用板塊方式來理解,不宜於句句拆解。

此處徐兄原文與我的回覆將寄給張梓良先生參考。他的英文洋洋灑灑,進入中華古典要有方法才好。此外,以中文撰寫條約等文件時,要特別小心,必求精確。否則將引起爭執。


pnv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下
2016/02/03 00:51
狗爺日安。這裡聯想孔夫子的話: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覺得意思很相近了。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02-03 02:16 回覆:

pnv

 

妳追加的概念極為貼切。作為本文的補充吧。李鴻章當然具有儒家教養。他這句話含有真理。

 

由於台灣在過去的教育極重視儒家思想,多年的培育使台灣人具有較高的軟實力(也就是文化教養)。中國不然,中國人民經歷了文化大破壞,中國知識分子如張先生不是簡單的人物。他有反省能力的。他和我說,促使他勤讀中華典籍,因為他發現香港人使用中文非常典雅。認為這是中華教養之功。人只有透過反省。才能精進!

 

張先生在愛奧華州立大學工作。曾經請我幫他潤飾文章,因此見識過他的英文,英文是很強的。所以我說他不簡單。並未滿足於英文的技巧,他想獲得中華古典中的思想,因為他認為那是教養,不是技巧,我因此願意幫他。

張先生使我感到中國青壯年這一代有不少人好學。勤勉有禮。正因為有禮,往往讓我這懶人不好意思不執筆回覆。我的回覆是他們自己用謙虛有禮賺得的--They earn it。我已經追隨台灣意識自稱台灣人了,中國人我依然視為同胞,外國人是朋友。可我奉行孔子的概念,肯用心學的人,我就用心講東西。不用心,沒禮貌的人,就算是台灣人,我應該吝嗇,一文也不給。這是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