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業在那裡?
2022/12/21 14:43:10瀏覽2369|回應0|推薦6

假設你生在佛陀還在世的印度,而且你也有機會當佛陀面前,侮辱或毀謗佛陀本人,很明顯你確實已經種了因、造了業了!但請問已經開悟的佛陀,事後真的會成為所謂「冤親債主」,親自來向你討債嗎?

倘若不會,可是按「因果法則」是宇宙最真實的法則,也就是有因、必有果,那麼「果」在那裡?「業」在那裡?

事實上,佛教東傳中土後,早已經被統治者或有心人士,刻意利用佛教「業」的觀念,來教化百姓,讓百姓心中有所顧慮,行為舉止有所分寸和保留,如此大家生活可以和諧些,好治理!

但是,一碼歸一碼,這會讓人誤解「業」,以為今天別人讓你不開心的事,都是你欠他們的,因為他們是你的冤親債主來討債的,所以你要知錯、懺悔和承受,然而說不定他們是第一次來傷害你的。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很多負面的副作用,不在此一一詳述。

因此,佛教發源地的印度,印度古聖人到底如何定義「業」? 確實是所有修行人應認真去追究的最根本、最基礎的問題,否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被人誤了好幾世的修行,同時自己也可能以訛傳訛,誤了他人,甚至子子孫孫,一直下去,則成了彼此的共業。

今有名列印度50大影響力人物的印度聖哲Sadhguru薩古魯出現,他終於把印度古聖人所說的「業」講淸楚了!

一、例如,你今天罵人,果或業只在你自己身上而已,至於對方會不會因此有業?就看對方是否對你的話「起心動念」來決定!

假設對方也起心動念了,那麼對方的起心動念,就是他自己造的因,他自己也有業!

假設他不在意你罵他的話或聽不懂你的話,而不起心動念,則惡業不會在他身上發生!

二、例如,今天有人突然闖入你家,欲傷你家人的性命,你為了保護家人而情急不小心殺了歹徒,你也沒有造業,因為你並不是事先起心動念、琢磨著要如何殺人,而是不假思索 (重點在此,即沒有過你的頭腦,包括想法和情緒) ,這好像刑法中所謂「正當防衛」的概念

三、例如,有敵人無端入侵,軍人為保衛國家生存安全,而作戰殺敵去,也不算造業,這也算是「正當防衛」,但蕯古魯強調手段要適可而止不可過度,其實這正好也是刑法中所謂「防衛過當」的概念

綜上得知, 真正「業」的觀念,是每個人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即可。你欺負別人,你自己一定受罪,別人受不受罪,別人自己負責,同理,別人欺負你,別人已受罪,但你卻也可以選擇受不受罪。因此,每個人都有「絕對權力和自由」去決定因果是否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由任何人來決定的 ,「天堂」或「地獄」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確實操之在己。

所以,不要再找籍口說,你的不幸是因為冤親債主來討你了,而是要先看你到底如何起心動念,種了什麼因,造了什麼業所招惹來的。若你沒先錯,那麼對方造了業,為何你自己也要搭進去湊一腳,也造業呢 ? 這好像周遭人都生病了,對你最重要的,不是你也生病去,而是你更應在此時此刻保持健康才是。

沒有誰討誰,只有自己討自己而已,因為每個人自己造的業已經留在每個人自己的身體、頭腦和能量三個面向上了,等待時機成熟時,發作來討你自己一人而已。

PS 1:一個瑜伽士的內在喜悅工程:轉心向內即是出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5613?utm_source=booksapp&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765613&utm_content=jp.naver.line.Share

PS 2:薩古魯談業力:一個瑜伽士關於改變命運的教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1224?utm_source=booksapp&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931224&utm_content=jp.naver.line.Share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smu&aid=17782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