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波麗路
2007/10/08 12:38:32瀏覽1131|回應4|推薦34

"波麗露舞曲"是印像派音樂家拉威爾的管絃樂作品,原屬於一種3拍子的西班牙民俗舞曲,拉威爾以"波麗露舞曲"為其名,借用了這民俗舞曲的速度。

拉威爾這首波麗露,固定的節奏讓人印像深刻,貫穿整首曲子始終如一的小鼓,固定的敲打著同樣的節奏,而旋律的主題似乎也是很單調,各個管樂器輪流彈奏相同的主題旋律,不像一般管絃樂曲子以小提琴為主軸,分3個樂章或4個樂章鋪陳主題旋律,而發展成富有變化又富麗堂皇的色彩。相對的,拉威爾這首波麗露催眠般單調的反覆,旋律和節奏固定的呈現,反而成為這首曲子迷人之處,十分扣人心弦,也緊緊吸引聽覺的每個細胞。

這首波麗露的曲風混合西班牙和阿拉伯雙重風情,神秘動人。

迷人的"單調",卻讓人想要隨之踏步或起舞呢 !

這個樂團的詮釋比較壓抑謹慎,小鼓的聲音遠遠傳來,成為伴奏。第 一個出場的管樂,果然是長笛,果然不同樂團不同指揮詮釋的方式不同,這團讓各個管樂手有充分的表現空間,不過聲音細膩處顯得壓抑。

第一團,鼓手坐在前方正中央,強調小鼓的力量,節慶歡樂味道濃,團員都穿著華服呢!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shuing&aid=1284952

 回應文章

恩典小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
2007/10/12 03:28
跟著亂跳 ㄧ定不會有五十肩 還可縮小腹 ...

L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博學多聞
2007/10/10 02:36

攝影,園藝,寵物,音樂,英語教學...都很感性,可是背後卻有理性的冷靜。這就是你高中時去理組班混了一年,(還是,一學期?)的結果唄:)

雪人娘(chengshuing) 於 2007-10-10 07:02 回覆:

嫵媚對我的誤會太大了。我只是對什麼都好奇,但是什麼都半調子。唯一稍稍有概念的是英語教學,畢竟是飯碗,不敢大意。

感性談不上,會摸索下去的動力來自好奇。古典音樂是跟著雪人的腳步走,她彈什麼我聽什麼,因為可以近距離陪她上課,所以音樂老師敎的東西不知不覺也吸收了一些,以前完全不懂的交響樂,因為陪著雪人去日本東山國小文化交流,聽到國小學生可以有如此精湛的演出,才開始對交響樂好奇,後來音樂班要徵召義工媽媽幫忙,我'常常到場,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幫忙排樂團的椅子和譜架,趁機聽指揮老師分析各樂團的表現,又是不知不覺中懂得管絃樂團的知識。隨著孩子跑了幾次比賽,聽多了,耳朵有點見識。我的音樂常識,真的是隨著雪人的成長而增加的。

如今,雪人不肯進階唸音樂班,我倒是對古典開始了探索的興趣。

現在半百了,教學的本事累積多年稍稍感到輕鬆,雪人唸書似乎也不太需要幫忙,我多了時間可以摸索。

我高三下學期才轉到文組樂班,讀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因為記憶力差,背文史都是用理解歸納的方式才背得起來。現在想起來真是噩夢,雖然對綠園的情感濃,但談求學過程,搖頭,別再來一次。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舞起
2007/10/09 12:49

舞起    舞起      波麗路

秋的樂曲     輕揚      秋的深情~~~很棒的旋律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淺談
2007/10/09 12:13

有樂評分析,說這首曲子讓人想到阿拉伯舞孃擺臀抖動的場景,我卻只能聯想到軍隊踏著沉穩的腳步,要出征。

小提琴婉轉划過的旋律,才有一點感受到舞蹈的線條。

第一個出現的管樂器,應該是英國管,不是有些人說的"長笛"。或者是不同樂團表現的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