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新聞 私校搶學生 強買畢業證書
引用新聞 私校教官拉業績 獎金「六位數」
上週聯合報報導,某縣私校進行招生大戰,屏縣私校招生大戰,不僅向國中畢業生開出「買畢業證書,一張三千到五千元」條件,還有私校生幫老師「衝業績」,到國中拉學弟妹,拉一個老師給一千到一千五百元不等「佣金」,學校也會發獎金,甚至記功。
這種狀況,老實說,我是第一次從報上看到的。
不過,私校老師要到潛在的學生家裡進行家庭訪問,這種事情倒是看過不少,基本上,私校這邊一定是買方市場,往往得看家長臉色。
至於上面有沒有給老師壓力,只能說:「看學校」。
有的學校有壓力,有的學校沒壓力。
但是,聽說有別的學校給的條件很優渥,當然,這就要看老師努力耕耘到什麼程度。
我只能說,很多事情只是耳聞,沒有親眼見到,所以,以下只能就我親身體驗的部分作一點個人的評論。
其實,這種招生大戰的問題,最根源的關鍵在於「少子化」。
總而言之,少子化讓學生來源變少,這是無法改變的趨勢。
不說別的,都會地區的國中小都在逐漸縮班,還有減少班級人數,這並不是為了要消化流浪教師,而是人口逐年減少的結果。
那就不用說,偏遠地區會更慘,因為就業機會減少,人口不得不外移尋找工作,再加上少子化,那就更慘了。
我聽說,偏遠地區的公立國中校長也開始在搞搶人大戰,不搶的話,一直縮班下去,大概就變成分校的主任,連校長都沒得當了。
既然少子化的問題沒辦法解決,那就想辦法搶學生,既然公立國中校長都下去搶人了,那私校不想辦法搶人,就只能坐以待斃。
與其去怪私校無所不用其極,不如換個角度來看,連公立學校的校長都有危機意識了,那就不用怪私校搞得這麼誇張。
公立學校要「撩下去」,也不完全只有因為少子化的問題,以及要跟私校進行肉搏戰,我認為,應該也牽涉「社區高中」的問題。
這兩天我為了找工作,又開始全台走透透的行程,當我經過很久以前唸書的某個鄉鎮,發現當地的國中已經「升格」為高中。
我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聞,原來不只是都會區的國中拼命升級為高中,原來,縣府轄下的國中都已經升格為高中好多年。
可見,這些國中校長的壓力已經升格為國立高中校長的壓力。
也難怪,當地某私立高中的招生廣告看板已經打到20公里外,才能勉強提升能見度。
既然私立高中有生存壓力,國立高中也有存在感的壓力,那麼,招生大戰不開打也很奇怪。
中間又搞出一個公私立高職「普通科」,要搶食高中普通科的市場小餅,招生大戰要不要打得激烈一點?
如果再加上某些全台首屈一指的公立高職熱門科系分數不見得輸給第一志願的高中,這個市場小餅要不要更拼命的搶食?
當然,再加上原本就存在的私立高職也要求生存,那麼,招生大戰要不要變割喉戰?
簡單的說,一個台灣站尾包衰的縣市地區就能玩到這種程度,其他偏遠地區可想而知也要玩很大,結果就是,每到畢業季,台灣的高中職教育市場就是典型的「割喉島」。
換個方式再來針對高中職分類。
我們不說別的,來講升學率,就像某感冒藥一樣高中只能分兩種,一種是升學率高的,另一種就是升學率低的。
怎麼決定小孩子的選擇?很簡單,當然是以升學率一決生死。
家長優先選擇升學率高的公立高中,因為名聲好、升學率高,加上省學費,這是首選。
萬一擠不進去,那就找個當地首區一指的升學私校,保證班唸三年,一定有台大醫科。
我就接過這種家長詢問電話,他打來我那個私立學校問我:「以我女兒的成績,能否就讀某個升學貴族學校。」因為,他帶女兒來做過學力鑑定,要當成考私立學校資格考的暖身,你就知道家長沒辦法讓小孩進第一志願的公立學校,也要擠進升學名校。
剩下來的兩種,當然就是無奈之餘不得不讀的私立學校,還有一種,擠不進第一志願的公立學校,又不想去私立貴族學校,那就唸個公立社區高中,好歹也省學費,也比一些私校好多了。
簡單的說,要讀什麼學校,有時候是家長的選擇,不是小孩子選擇的,了解嗎?
總之,因為少子化,扣掉能唸第一志願高中的學生,還有能擠進私立升學貴族名校的學生,加上高中社區化,這些部分根本不用買畢業證書,已經分走高中職升學的市場小餅,剩下的餅乾屑,留給剩下的私立高中職用高價搶食。
那你就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學校怎麼花錢招生,就得想辦法從學生身上補回來。
更不用說,有人因為成績好進來就讀,可以獲得學費減免,剩下的就得幫忙繳學費。
有人認為,成績好是真本事,誰叫其他孩子不夠用功,所以家長活該要幫忙繳學費。這樣說話,就太缺德。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隱藏在背後的另一個狀況,就更慘了。
有些私校老師,只是沒辦法考上公立學校,只好到私校教書,教得認真,也很照顧學生,不過,招生績效不理想,得說掰掰,這樣一來,這對私校的教學品質是很負面的發展。
說到這裡,整個教育市場的問題,除了責怪少子化之外,家長對於排名或升學績效的重視,要不要負責?
私校有沒有被輔導退場?老實說,有,但效果不太好,很多學校還想苟延殘喘撐下去;換個角度想,私校關了,那些老師該去哪裡?
再來的公立高中社區化,還有公立高職廣設普通科,實現人人都能唸高中的夢想,等於是變相的實施十二年國教,但是,私校不退場,為了要生存,要不要接受所謂「素質比較差」的學生?或者像新聞報導的「買學生」?
講了半天,請不要覺得我將責任推給少子化,或者責怪公立高中太多,請你想想看,政府如果要實施十二年國教,那就早點去做,如果不作,那就不用變相的推動社區高中化,或者拿個鐵算盤在算要補助多少就讀私立高中職的經費。
而大家也不用唱太多高調,說什麼私立學校要用辦學特色來取勝,基本上,家長不要太重視升學成績,真的非常重視辦學特色,就不會有學校只拼升學率了。
我的結論是:
如果政府要搞十二年國教,那就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搞,如果覺得花不起這筆錢,又怕搞下去學生素質太差;那就看要怎樣想辦法斷糧草不要補助私校,讓私校趕快退場,順便砍掉數量太多的公立學校,少花點納稅人的銀子。
反正,大家只看升學率辦學,就讓我們的高中回到最早教改前的黑暗時代,直接用升學率一決勝負就好了。
一點也不囉唆,多省時啊!
2010/06/30 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
2010/06/30 《部落格名嘴》電子報焦點網評速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