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30 11:05:55瀏覽1652|回應3|推薦11 | |
昨天去買份聯合報來看,看到「大學生連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都傻傻分不清」的標題,我的直覺是:肯定有新聞可以繼續炒。 因為「教授說」轟「大學生」加上「傻傻分不清」,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因為很刻板的會讓人聯想下去,教授太古板,學生太活潑,你說你的,我講我的,他聽他的,大家吵成一團,再加上一個老伯伯來湊一腳,很難不成為話題。 如果,我們平心靜氣的不看標題和關鍵字,認真把這則新聞分析下去,事情應該跟你想的會有差距。 我之所以這樣說,因為,你很認真的把這三則新聞內文看完,其實,事情的開始在於「口試」大學生這件事,並不在於「巴基斯坦」這個國家被以色列轟炸。 其實,整個新聞事件,並不是:「知道兩巴的差異就等於有國際觀」,這是一個假議題,就像巴拿馬跟巴哈馬的不同,也不見得有人分得清楚,這就代表沒有國際觀嗎? 不過,我剛說了,不知道兩巴的差異,只是假議題,在這個新聞的背後,有沒有人去調查,有多少比例的大學生知道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的差別?是一個大學生就代表全部?如果是這樣,你說一堆大學生不會群起而攻之嗎? 如果知道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的差別又如何?這就等於有國際觀,哇靠,那知道印度和印尼的差別,不就很屌了! 所以說,這真的是假議題,其實,這則新聞的重點並不在於兩巴有多少差別,而在於教授想說的是:「溝通技巧」的問題,被記者認為國際觀不足的問題,只是岔題岔很遠的結果。 不相信,你看29日的聯合報,圖表上舉了教授暗示與明示還有不斷提示,巴基斯坦被以色列的火箭與飛彈轟炸的關鍵點。 所以,從這則新聞刊載之後,社會大眾已經被記者引導到「被以色列轟炸的巴基斯坦看到國際新聞後正在找機會轟炸台灣的大學生」,不然,你也不會看到30日的聯合報繼續引導社會賢達轟炸大學生缺乏國際觀,報復「巴基斯坦慘遭以色列轟炸」的國際事件。 因此,我要做出以下的結論: 這樣也太嚴重了吧! 第二, 明明開始只是討論台灣大學生被MIT踢回來的檢討,省思大學生溝通能力與技巧,怎麼後來變成大學生不懂兩巴就代表缺乏國際觀? 第三,台灣本地的新聞,其將錯就錯與後續發展的能力,很有「貓在鋼琴上昏倒」的復古味。 從這個新聞的演變,我只能說,就像前幾天,某報的即時新聞報導偶藝人的下一代,無意之間在口袋裡發現兩百元,也能成為新聞的意思是沒有差異的。 話說回來,如果炒作台灣大學生都像芭樂特一樣不是巴勒斯坦人也能成為話題,還不如像那個水果行的記者,炒作兩百塊錢的新聞還能多衝些網路瀏覽率。
--------------叫我分隔線 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也直指,台灣學生只關心影視八卦,不問國際時事,問題很嚴重。他曾問學生誰是阿拉法特?有人誤為拉法葉戰艦,不知是已故巴勒斯坦民族領袖;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學生也沒聽過,還以為是樂高積木,讓他哭笑不得。 劉宏恩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博士,兩年前曾在課程大綱宣告「機車學生不要來」,被封為「機車教授」;日前他又在臉書發文,要媽寶學生別來修課,成為話題人物。 劉宏恩臉書最新發文,則引用一篇網路文章,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Sloan管理學院MBA,今年為何只錄取一名台灣學生?MIT面試官歸納台灣學生和他國相比,面試有三個弱點:溝通技巧不佳、專業態度不足、欠缺國際視野。 劉宏恩深有同感,以擔任研究所入學口試委員的經驗為例,他曾幫另一國立大學口試一名考生,對方自稱想看中東電影「天外飛來一隻豬」,電影場景設定在巴勒斯坦,但這「天兵」卻誤以為是巴基斯坦,說得頭頭是道,怎麼暗示都不知錯,讓劉宏恩哭笑不得。 劉宏恩指出,現在很多大學生平時不看報紙,即使上網,也往往只挑八卦新聞看,不關心國際大事,別說搞不清巴勒斯坦在哪裡,問及最近德國大選,也是一臉茫然,令人憂心。 他還遇過迷糊考生,申請研究所時,竟連研究所名字都寫錯,專業態度不及格。他說,現在很多考生同時報考不同校的研究所,報名文件一式多份,卻連改都不改,經常出糗,這種做事態度,如何和人競爭? 李家同說,學生對國際時事沒興趣,媒體一向忽略國際新聞,脫離不了關係,尤其電視新聞,成天追逐緋聞八卦,難怪學生不認識巴勒斯坦及阿拉法特;老師也不能卸責,他們平時不和學生談國際大事,學生當然跟著糊里糊塗。 大學生:國際觀和背國名無關 「國中地理課本就有教」,政大社會系王姓學生說,他分得出兩國差異,但就算不知道,和國際觀也一點關係都沒有,重點是要知道國家趨勢。 但他也發現,身邊同學確實很少主動了解國際事務,想留學或跨國工作的人也不多,可能是出國交換的機會變多,同學都認為「體驗」即可。但還是有人願意關心國際新聞,例如他就有習慣看紐約時報及BBC新聞。 政大財管系學生葉惠如則坦言,自己較少關心國際事務,也分不出一字之差的兩國,有什麼不同,但「不知道應該還好」。她認為,國際化重要的是語文能力,只要開口說,就能認識世界。 師大王姓學生也分不太清楚兩國各有什麼歷史背景,但他認為查網路就知道,不一定要死背。 台大法律系學生吳俊志笑說,分不出兩國差異,「有點嚴重」,但記不起國名,不代表沒國際觀,只要願意關心、了解不同區域發生的大事,及相關歷史背景,就可培養國際視野。 「沒有國際文化的環境,求學過程就難以培養對國際事務認識的渴望。」吳俊志表示,台灣教育從小強調考試,學生對不考的內容就會忽略,只要教育環境先改變,台灣學生一樣可成為具有國際視野人才。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3207&kdid=AR10&r=1 本報昨天報導,劉宏恩在臉書發文,指他擔任研究所入學口試委員時,發現有名考生渾然不知「兩巴」有何差別,感嘆時下大學生缺乏國際視野,引發熱烈討論。 有大學生認為上一輩可能更多人搞不清;且國際觀不應只是背國名,重要是外語能力。劉宏恩昨天在臉書一一回應。 劉宏恩強調,該批評的對象,不只大學生,還包括欠缺國際新聞的媒體、及以背誦、考試為主的教育制度。但話說回來,現在大學生有充分機會從網路等管道掌握國際新聞,不能只把責任推給媒體和學校。 劉宏恩也不認為上一代就比這一代更有國際觀,事實上可能相反。但他要大學生捫心自問︰「上一代成長於比較封閉、比較不國際化的世界,而且他們終究要老去、甚至在國際競爭中灰飛煙滅,難道你們也要嗎?」他由衷希望每個學生都比他更強,「這就是老師的任務與責任!」 劉宏恩指出,國際觀不只是外語能力、不是只會背誦國名,而是有無主動關心、瞭解他國發生何事的習慣;有無身為國際社會一員的清楚認知;有無將來「走出台灣」,到異地一展長才的企圖心。 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則說,不要光罵大學生,更要負起教育責任。例如他創設的博幼基金會,有個「國際新聞周報」網站,由志工每周翻譯國外報紙重要新聞,到昨天已突破200萬人瀏覽,裡面除了歐美,還包括很多亞、非、中南美洲等第三世界的新聞,在其他國內網站找不到。 李家同感嘆,很多大學生遇到嚴肅話題,就興趣缺缺,甚至本科該懂的常識也沒有,通識教育待加強。例如很多中文系畢業生居然不知林海音的名著「城南舊事」;還有人把小說家王文興當成王永慶的兒子;頂尖大學外文系學生也沒聽過諾貝爾獎得主威廉高汀的名著「蒼蠅王」。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