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12 15:43:28瀏覽1089|回應0|推薦1 | |
太久沒來更新,這裡的草都已經比人還高了,不過看著兒子一天一天長大,還有什麼文章會比生命的故事更動人呢? 話說最近天下雜誌出了一個特刊,刊名很聳動---「高教悲歌」,內容也很驚人,例如「教授拼集點」、「不敢當學生」、「教授還要負責招生」等等,彷彿大學已經有如人間煉獄,一旦墮入就永世不得超生。 雜誌才一出刊,我就收到許多朋友轉寄的文章或轉寄的連結,許多朋友也透過MSN詢問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我多少能理解這些朋友關心的動機,但是對於一個學術界的逃兵,我對於這樣的現象反而有著不一樣的觀點。 首先這個問題絕對不新,少子化、全球競爭、大學評鑑,這三大問題其實在過去十年都早已被許多人在不同的場合呼籲重視。少子化絕對不是現在或者3年後的105才發生,事實上在十年前幼稚園跟國小就掀起了一波倒閉跟併減班校潮,只是過去這股少子化的影響侷限在國中小,現在才蔓延到高等教育。 全球競爭更是早已存在數十年的問題。過去台大流行一個順口溜:「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直到現在畢業後留學然後留在國外工作,依然是很多臺灣頂尖學生的人生重要目標。 大學評鑑雖然是這十年來才推行的新政策,但每年公布的評鑑結果總是會引起一些對於評鑑指標跟方式的質疑,只是每次新聞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三天新聞熱潮過後就船過水無痕,直到這次天下雜誌的特刊一出才以為是什麼新政策引發的問題,卻忘了今日之果正是昔日之因。 因此,從一個「有記憶者」跟「前insider」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天下雜誌的這個特刊一點也不新,一點也不特別,分析的內容不僅觀點膚淺,開火也開錯方向,唯一做對的就是正確點出了問題,不過天下的水準向來如此,也不值得深究。 從時間來看,天下雜誌點出的三個高教悲歌之因應該是先大學評鑑再全球化,最後才是少子化,但從我的角度,應該是先少子化再大學評鑑,最後才是全球化。 普設大學是二十年前開始執行的政策,第一波是各縣市有大學,第二波是專技升格科技大學,第三波則是各大學拼升格成綜合大學或研究型大學。在普設大學的過程中,就有學者專家呼籲建立大學評鑑制度,官方及民間也或多或少做過一些國內大學的排名評鑑。但是過去那些評鑑並沒有引起大學跟教授的反彈,原因正因為二十年大學的市場需求遠大於供給,就算排名在後的學校也有一堆人想擠進窄門,自然無須去「鳥」什麼評鑑排名,反而可以按照學校自己的計畫來發展學校特色。 但當大學市場因為少子化+大學數量爆炸而出現供給大於需求時,遊戲規則就變了。現在的情況是國立大學吃不飽,私立大學快餓死,大家唯一的希望都是教育部伸出溫暖的雙手,從政府的錢袋裡掏出一捆一捆的鈔票讓各校繼續苟延纏喘。 正是因為大家都需要政府的錢,大學評鑑才就此變質。過去的大學評鑑只是參考,就算後段班又怎樣?只要招得到足夠的學生,大學就可以繼續活下去。但是現在的大學評鑑是血淋淋的生死存亡戰,一旦評鑑不合格,馬上就拿不到教育部的補助,學校就立即面臨斷炊的窘境,試問在這種情況之下,哪間學校敢不把大學評鑑當回事?敢不把評鑑指標當成評鑑教授績效的規臬? 相較於少子化,全球化反而像是幫兇而非主犯。因為全球化固然對於臺灣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衝擊,但就算臺灣大學全部沒有進入全球頂尖大學排名,依然只有少數高社經地位家庭可以把子女送去國外讀書,絕大多數的家庭在選擇高等教育上並不會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反之,全球化真正的衝即在於頂尖師生的流失。面對日益惡化的高教環境以及其他國家大學的招手,國內頂尖的師資跟學生會「良禽擇木而棲,讓臺灣的高等教育因此平庸化,喪失尖端領域的研發人才,這才是全球化造成的最大隱憂。 因此從供需來看,臺灣二十年前錯誤的高等教育政策正是今日高教悲歌的原兇,過去二十年來臺灣社會朝野對於這個問題的漠視跟鴕鳥態度,讓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悲歌的幫兇。如果還有人妄想可以透過增加陸生來解救招生不足的大學,那是痴人說夢。臺灣人自己都不去唸的大學,憑什麼能吸引對岸的優秀學生來唸?所以正如雜誌文中所點出的,大家都知道解決的方法就是讓多餘的大學退場,但是誰都不想退,反而都想是淹水,一層一層往上搬,直到再也沒有更上一層的樓可搬為止,這種甘願被煮熟的心態,才真正是台灣最大的悲歌! 我一向的立場就是台灣社會應該要從昔日的榮光清醒,我們不再是亞洲四小龍(虎),也不再是經濟模範生,更不是什麼亞洲民主的燈塔,我們現在的社會不過就是一個正在破敗中,或已經爛到見骨的社會。五兆的國債已經讓政府不可能還有什麼現金可以支持目前大而無當的高等教育,因為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就業環境也吸納不了每年培養出來的高等教育人才。我們的基層缺工缺到企業因此關廠,但是白領工作就算低新爆肝也有一堆人搶。一方面私人企業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每年十幾萬人在瘋國家考試,搶著只有百分之一點多的公務員名額。這是一個已經失衡且瘋狂的社會,如果還冀望用目前的邏輯思維跟目前這批官員學者來解決無意緣木求魚。因此必須要社會每個人的覺醒,從新以務實的角度來看待臺灣社會的現況跟問題,該壯士斷腕就斷,利用這次機會把所有不良的公私立大學一起淘汰,該改變的勞動力結構就改變,例如重新調整技職與普通教育的學生人數比例,然後該加稅的部分就加稅,例如開徵教育捐來挹注尖端研究跟頂尖人才培養跟吸收的計畫,才可能真正讓臺灣的高教不再悲歌,也不用再每隔一段時間就看到庸俗雜誌用最廉價的方式消費這些內涵深刻的議題。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