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15 00:32:45瀏覽4030|回應6|推薦156 | |
台北機廠即將遷廠,在8月底前的開放中,讓一般民眾有參觀機會。 這個機廠不是飛機場,而是台鐵的火車維修廠,俗稱「火車醫院」,位於市民大道京華城的正對面,背後是101信義區,很難想像在此繁華地帶,竟然藏身著70年的歷史建築。 平時管制人車出入的機廠,此時敞開歡迎大門,台鐵出動員工招待來客,以盡地主之誼。 過去台北機廠也有過幾次開放,但開放範圍只有局部,也僅限鐵路節當日,為了不讓外界覺得故作神秘,在今年8月底吹熄燈號前,特別擴大參觀天數和範圍。 聞風而來的鐵道迷真不少,大多數都是首次參觀,好比劉佬佬進大觀園,看什麼無不新奇。 參觀前,先登記報名,取得參觀證。 接著坐下來聽簡報。 簡報內容不外乎遵守參觀規則,最重要的是參觀完畢後,別忘了繳回參觀證,廠方才能確保所有人員安全回去。 開放活動採取導覽方式,由機廠人員帶隊參觀。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出發了! 順著指標,跟著動線走。 台北機廠興建於1935年,由日籍工程師速水和彥設計,建築規劃在考量實用與功能外,也兼具觀賞價值。 兩層樓的主辦公大樓,看似普通的混凝土建築物,它的圓拱長廊卻是深遂而迷人。 台鐵員工一步一腳印,穿越70年歷史的時光隧道。 這間有著雅致木窗的辦公室,掛著「蒸汽機車復駛工作室」牌子。 從窗外窺得室內一角,重出江湖的CK124,就是在這裡完成整修計畫。 「組立工場」始於1935建廠初期,高有20.4公尺、長168公尺,寬24公尺,為廠內最大的建築。(來源:解說牌) 廠房有自然採光及通風的設計,屋頂的大跨距鋼桁架,全部以鉚釘搭接,有別於目前以電焊為主的鋼構施工方式,可見當時已融入節能減碳的思維。(來源:解說牌) 組立工場負責電力、零配件、設備維護等維修業務,原本該是停滿待修車廂的工場,只剩下少數幾列太魯閣號,台鐵已經開始在進行打包搬家作業。 現場還有一列藍皮車廂,那是DR2652柴油拖車,台鐵於民國46年購入,由日本東急車輛製造,並以「飛快車」名義營運,時速最高達105公里。(來源:解說牌) 民國72年,因設備老舊逐年淘汰標售。這輛車原先在彰化市麥當勞餐廳、作為慶生歡樂餐車使用,後因店家租約到期,由滷味業者王能宏先生轉購,民國101年6月23日捐贈台鐵,進行整修作為永久保存。(來源:解說牌) 歷經一番波折,台鐵的孩子終於回到母親懷抱,但不知其他孩子流落何方? 鄰近的原動室及鍛冶工場,提供全廠所需的蒸汽、電力、壓縮空氣等。 早期工業電力缺乏,在當時電力的使用仍屬有限,因此機場內各工場電力的來源,部分是藉由二座燃煤鍋爐加熱產生高溫蒸汽,經蒸汽管路配送供應動力。(來源:解說牌) 目前場內保存有3部蒸汽搥(機),其中一部為1889年英國製造的1/4噸汽搥最古老。(來源:解說牌) 劉銘傳引進的蒸汽搥,遺留工業革命時期的影子。 停放在機房的一組自強號通勤電聯車,從民國67年開始營運,最高速度為每小時120公里,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搭乘的記憶。 直到民國97年,因車輛老舊,維修用料多已停產,已被列入「長期停用」車組。 最後參觀的是台北機廠內最引人好奇的建築--員工浴室。 機廠內設置浴室,提供員工在維修工作後,一個淨身的場所。 進入浴室,首先看到二排大鐵櫃,用來置放員工的私人物品。 衣架上吊著洗淨衣服,說明浴室仍在使用當中。 二排洗手台,供應員工們洗臉及洗衣服使用。 洗手台特別低矮,連小小孩也構得著。 導覽員說,這種銅製水龍頭是台鐵員工自己打造,目前看不到相同款式了。 純銅製的水龍頭,經過七十幾年歲月,已產生銅綠。 以日本泡湯文化概念設計的員工浴室,它的結構為鋼筋混凝土與鋼樑並用的作法,拱型屋頂桁架與承重之拱牆連成一氣,反映了1930後現代主義風格。 由於浴室已經相當老舊,為了安全起見,在天花板架設防護網。 建物兩側設有盔型老虎窗,引進光線使室內較為高敞而明亮。 員工必須使用高溫熱水,清洗身上的重油汙,其熱水即是利用鍋爐來加熱。 鍋爐所產生的蒸汽,會經由浴池正中央的一根鐵製導管,導入浴池中,並由下方的送風口吹出。 要注滿直徑5公尺、深1.25公尺、容水量25公噸的大浴池,大約在中午就會開始注水,下午四點左右即注水完畢,並開放使用。 二座圓形的大浴池,共可容納50名以上員工同時泡澡。 入池沐浴前,還有注意事項。 雖是一座工廠內的浴室,但在台灣近代建築史上深具研究價值,已列為市定三級古蹟。 全台唯一可以把火車頭吊在半空中的台北機廠,一直是台鐵最主要的列車維修基地,包括電聯車、自強號及機車頭,都是靠著台北機廠老師傅們保養維護。 為了讓火車可以開進機廠,台鐵從松山車站到機廠間鋪設了一段側線軌道,雖然僅短短一、 兩公里 ,若沒有這段鐵路,所有的火車都開不進機廠進行檢修,台鐵就沒有辦法開門做生意。 松山到南港間鐵路在地下化後,「火車路上跑」的畫面在台北市成絕響;機廠到松山車站之間的維修軌道,就成為台北市區內,唯一可以看到的平面鐵道。 這段宛若台鐵「臍帶」的特殊鐵道,隨著機廠計畫在民國101年遷至楊梅富岡後,恐怕也將跟著消失。 為什麼台北機廠非搬遷不可?因為高鐵將延伸至南港,屆時將與台北機廠側線相衝突,造成高鐵北進的阻礙,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將台北機廠遷移。 台北機廠進場軌道提前「斷軌」後,不再有火車進出,荒廢的鐵道上,停駐著「英國貴婦」,這是台鐵第一代自強號,默默見證台灣鐵道歷史。 已有七十餘年歷史的台北機廠,保留了完整的廠房設備,和許多鐵路文化的痕跡,包括主辦公大樓、組立工場、鍛冶工場及原動室、已列為市定古蹟的員工浴室等;在台北機場遷移計畫中,這些建物確定會原地保存,其他的地上物預計「騰空」出來,屆時將有一百多公頃的土地釋出,對於赤字已達一千兩百億元的台鐵而言,如何「活化」土地彌補虧損,實乃當務之急。 有人說,台北是個沒有記憶的城市,很多地方因為建設的需要(?)全部拆光光了,遺留在台北市精華區的台北機廠,恐怕難逃被大型開發的命運。
然而,「台北不缺商場和飯店,缺的是像台北機廠這種具有歷史意涵的建築」,鐵道研究者和鐵道迷都希望機廠可以完整保存下來。 資訊來源:台北市文化局 參觀資訊:即日起至8/31前,每周四採團體預約、每周六08:30~11:30;13:30~16:00採當日現場報名方式開放。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