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949 之後
2010/01/14 16:08:53瀏覽569|回應0|推薦48

1949 那年, 甫出生的我, 在愛的照拂之下, 完全不懂時局正如驚濤駭浪.  爸爸在前一年年帶著懷著我的媽媽和姊姊, 奉派來台整修新竹機場, 原以為工程完畢就會回去大陸.   然而隨後國共戰爭失利, 國民政府退守台澎金馬, 結束新竹機場的工程之後, 爸爸又做桃園機場, 台中機場, 嘉義機場, 台南機場, 岡山機場 ...........就這樣展開爸爸媽媽望斷鄉關的日子.

爸爸自19歲抗日戰爭時, 偷偷離開績溪老家, 到湖南報考中央軍校工科, 至抗戰勝利奉派來台, 一直都沒機會回老家.  其間我的祖父辭世, 也因戰亂之故, 無法回故里奔喪.   而我的祖母, 在鐵幕深垂音訊不通的年代, 生死未卜.  這些傷痛槌著爸爸的心肝, 即使隨著一個個孩子誕生且承歡膝下, 仍然不能撫平思念故鄉親人的愁緒.

媽媽的情形也好不到那裡, 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在抗戰勝利後, 相隔不久相繼辭世, 媽媽自從小生長的廣州, 帶著姊姊遠赴上海和爸爸團聚, 其後到台灣.  留下我 18  歲和  15  歲的舅舅及年僅 12 歲的小阿姨.  大陸淪陷前, 爸爸的同學將我的小舅舅從廣州帶到台灣, 但是仍有兩個親人留在廣州.  兩岸音訊不通之前, 收到的最後訊息是: 為了生活我的大舅舅到上海去了, 任小阿姨自生自滅.

我的童年, 就在爸爸媽媽思念親人那濃得話化不開的愁緒中度過.  媽媽將離開廣州前和大舅小舅及小阿姨四人的合照, 放在書桌的玻璃墊下面, 每天凝視, 有時甚至會失神, 然後自言自語, 好像在和他們談話.  雖然我祇是個孩子, 還是感染到他們的情緒.  那時, 經常有大陸同胞逃到香港, 再輾轉來台的消息, 我也幻想大舅會帶著小阿姨, 出現在家門口的路頭, 然後身影愈來愈近, 終於走進家裡.  這種夢幻情節, 卻始終沒有實現.

媽媽的生活, 為一個個孩子出生成長的忙碌所填滿, 也漸漸沒時間困在思念親人的愁緒中.  然而爸爸天生善感, 也曾因為在報紙上發表過思鄉的文章, 差點惹上白色恐怖, 因而封筆多時.  每逢大年初三離開故鄉的紀念日, 爸爸更是會喝酒喝到醉, 不是躺在床上不言不語, 就是淚流滿面喃喃地吟著 "....... 夢裡不知身是客, 一餉貪歡........" , " ........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 ".

後來爸爸的一位同鄉常常住在美國, 利用美國的住址和大陸老家通信, 也在返台時, 將我家鄉伯父寄到美國託他轉交的信帶回給爸爸.  從親哥哥的信中, 爸爸得知:  我的祖母已經等不到爸爸的歸去, 含恨辭世了.  雖然是意料中的事, 爸爸仍然痛哭流涕不能自己.

媽媽和我大舅連絡上的過程很戲劇化, 雖然大舅早已離開廣州, 但是爸爸仍舊抱著一線希望, 拜託他居住在香港的同學登報尋人, 期待有任何認識我大舅的人轉告他.  爸爸同學刊登的報紙, 在廣東南部大城都有發行, 他刊登了好幾次, 但是在廣州的小阿姨沒有看到, 倒是一位住在高要的親戚看到報紙.  因為那時我大舅已經成了國畫家, 而且執教上海交通大學, 那位親戚印象深刻, 因此將報紙寄到上海交通大學我大舅處, 大舅循指示寫信寄到爸爸同學處轉交媽媽.  信裡告訴媽媽我小阿姨的近況, 也告訴媽媽他的兒子 (即我的表弟) 在東京讀研究所, 來往的信件可以寄到東京, 由他轉寄.  這是  1986 年的事.

1987 年10 月份, 先總統蔣經國宣佈開放探親, 而且信也不必經第三國轉寄了.   又過數年, 終於在爸爸 70 歲時, 帶著媽媽回到睽違 51  年的績溪老家, 看到雖衰老卻仍健在的我的伯父.  爸爸, 媽媽也到上海和廣州探望我大舅, 及媽媽魂繫夢牽的小阿姨.

回首前塵若夢, 相見恍如隔世.  分離之苦, 生死茫茫之痛, 皆肇由 1949.  1949 這個數字真教人怨歎 !!!  (Nowhere, Jan 14, 2010)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871&aid=368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