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18 05:08:44瀏覽3886|回應11|推薦34 | |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曾高呼:「I have a dream.」。孔老夫子兩千年前要弟子「各言爾志」。 十年前,天下雜誌採訪五位國中生,要他們說說未來的志願;十年後,天下雜誌追蹤採訪這五位的現況,兩相對照,意欲對教改十年做一段註腳。
主角一:彰化農家的小男孩,十年前滿腦子想畫畫,希望成為畫家;後來家人覺得男生學繪畫、美工「沒前途」,要他改唸機械,十年後的今天,他已拿到某技術學院碩士學位。 主角二:與主角一同校的女孩,當時想要作藝人,功課不是頂好;之後往高職發展,現在是台北某科大的研究生。 主角三:原住民部落國中棒球隊的一員,十年前想要當職棒選手,因為可以「名利雙收」;之後不愛唸書,輟學,現在在染整廠當領班,二十出頭歲,有兩個孩子要撫養。 主角四:家住新店,每天卻要通車到台北市明星國中唸書的女生,父親是會計師,母親是公務員;熱中做科展,當時想當個醫師。經父母栽培,後來唸北一女、美國史丹福大學,現在正應徵幾個美國知名大企業的職位,平時以即時通軟體與台灣的父母聯絡。 主角五:一個口條流利的女生,十年前唸教育實驗班(就是有別於傳統聯考掛帥,所謂「教學自主」、「快樂學習」的實驗班),想當記者、播音員,後來因實驗班中途解散,她不得不重回聯考的軌道,用短短的一年拚考試,成績不理想,最後從某技術學院餐飲科畢業,現在白天找工作,晚上在郵局打工,對十年前「只是快樂學習,沒有多唸點兒書」略感懊悔。 媒體能在十年之後繼續追蹤報導一議題,其精神是令人敬佩的。而其中所探討的教育問題:諸如廣設大學,讓更多人能接觸高等教育、增廣視野;原住民不僅要靠天賦的歌喉、運動細胞,基礎知能的培養也很重要等,也都有發人深省之處。 但也由於是新聞媒體,這個追蹤採訪的報導難免落入「平衡報導」的框架:以其所認定的方式「客觀、忠實」地「反映」教改前後的各個案例,但熟悉媒體的人都知道,這世上很難有所謂絕對的「客觀報導」。 首先,拿十年前的願望與現今對照,以這種「願望實現度」作為教改十年「階段性評量」,此一「議題設定」即有可議之處。為什麼是「願望實現度」?一個國中孩子願望為何是評量教改的一個基準點?還是,這個「願望」,只是一個「引子」,一種吸引人的影片敘事手法? 其次,為什麼是這五個案例?我想這五個故事絕對不是經由統計學嚴謹的隨機抽樣過程篩選出的。我用比較小人的心思揣度,因為這五個故事擺在一起會形成某種「議題的衝擊性」,會讓這個議題更精彩、報導「更漂亮、更好看」。這個議題中有「成敗」的影子:小時候功課不好,不代表以後就不能唸碩士?小時候口才便給、快樂自主學習,「大未必佳」? 當然,報導者絕對不會承認這些案例有所謂「成功」或「失敗」。也可以說十年後的今天,只是紀錄影片主人翁漫長人生的一個中途站,不能由此評斷一個人,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生」與「染整廠領班」,在一般人的觀感裡,擺脫「政治正確」的因素,實在很難有「無貴賤」的一視同仁之感。而這些案例的選擇,很難說不是經過媒體「守門人」有意或無意的「選擇性」呈現。 其實,我在看這齣紀錄報導影片的同時,最注意的反而不是教育議題,而是深深感受到「傳統刻板印象的再現」:原住民小孩就該渾身充滿運動細胞、早婚;都市裡出身中產階級家庭,愛做科展的小孩,以後可以唸北一女、史丹福,可以用先進的網路通訊跟父母越洋溝通;唸美術、美工沒有出路,唸機械日後可以拿到碩士學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樂觀者以為,教育可以促進階級間的流動,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也;悲觀者以為,教育不過是複製現有的社會階級,劣勢者難有翻身的一天。孰是孰非至今無定論,正如這齣「忠實呈現」的紀錄報導一般,有人靠著教育「翻身」,也有人因「生在好人家」而有「更好」(用一般通俗的觀感)的發展。 我很好奇,這部紀錄片報導者的「教育觀」是什麼?我想,應該不是「唯有讀書高」的「階級流動」、不是「階級複製」、不是「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不是……。他們是懷抱著什麼樣的「教育觀」來拍攝這段影片?還是「胸無城府」,秉持著「客觀報導的原則」,忠實呈現事件? 我情願他們是「帶著某種教育觀的『偏見』」來報導! 你的教育觀又是什麼?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