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年一覺 往事如煙
2006/12/18 05:08:44瀏覽3886|回應11|推薦34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曾高呼:「I have a dream.」。孔老夫子兩千年前要弟子「各言爾志」。

        十年前,天下雜誌採訪五位國中生,要他們說說未來的志願;十年後,天下雜誌追蹤採訪這五位的現況,兩相對照,意欲對教改十年做一段註腳。

       

主角一:彰化農家的小男孩,十年前滿腦子想畫畫,希望成為畫家;後來家人覺得男生學繪畫、美工「沒前途」,要他改唸機械,十年後的今天,他已拿到某技術學院碩士學位。

主角二:與主角一同校的女孩,當時想要作藝人,功課不是頂好;之後往高職發展,現在是台北某科大的研究生。

主角三:原住民部落國中棒球隊的一員,十年前想要當職棒選手,因為可以「名利雙收」;之後不愛唸書,輟學,現在在染整廠當領班,二十出頭歲,有兩個孩子要撫養。

主角四:家住新店,每天卻要通車到台北市明星國中唸書的女生,父親是會計師,母親是公務員;熱中做科展,當時想當個醫師。經父母栽培,後來唸北一女、美國史丹福大學,現在正應徵幾個美國知名大企業的職位,平時以即時通軟體與台灣的父母聯絡。

主角五:一個口條流利的女生,十年前唸教育實驗班(就是有別於傳統聯考掛帥,所謂「教學自主」、「快樂學習」的實驗班),想當記者、播音員,後來因實驗班中途解散,她不得不重回聯考的軌道,用短短的一年拚考試,成績不理想,最後從某技術學院餐飲科畢業,現在白天找工作,晚上在郵局打工,對十年前「只是快樂學習,沒有多唸點兒書」略感懊悔。

 

        媒體能在十年之後繼續追蹤報導一議題,其精神是令人敬佩的。而其中所探討的教育問題:諸如廣設大學,讓更多人能接觸高等教育、增廣視野;原住民不僅要靠天賦的歌喉、運動細胞,基礎知能的培養也很重要等,也都有發人深省之處。

但也由於是新聞媒體,這個追蹤採訪的報導難免落入「平衡報導」的框架:以其所認定的方式「客觀、忠實」地「反映」教改前後的各個案例,但熟悉媒體的人都知道,這世上很難有所謂絕對的「客觀報導」。

首先,拿十年前的願望與現今對照,以這種「願望實現度」作為教改十年「階段性評量」,此一「議題設定」即有可議之處。為什麼是「願望實現度」?一個國中孩子願望為何是評量教改的一個基準點?還是,這個「願望」,只是一個「引子」,一種吸引人的影片敘事手法?

其次,為什麼是這五個案例?我想這五個故事絕對不是經由統計學嚴謹的隨機抽樣過程篩選出的。我用比較小人的心思揣度,因為這五個故事擺在一起會形成某種「議題的衝擊性」,會讓這個議題更精彩、報導「更漂亮、更好看」。這個議題中有「成敗」的影子:小時候功課不好,不代表以後就不能唸碩士?小時候口才便給、快樂自主學習,「大未必佳」?

當然,報導者絕對不會承認這些案例有所謂「成功」或「失敗」。也可以說十年後的今天,只是紀錄影片主人翁漫長人生的一個中途站,不能由此評斷一個人,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生」與「染整廠領班」,在一般人的觀感裡,擺脫「政治正確」的因素,實在很難有「無貴賤」的一視同仁之感。而這些案例的選擇,很難說不是經過媒體「守門人」有意或無意的「選擇性」呈現。

其實,我在看這齣紀錄報導影片的同時,最注意的反而不是教育議題,而是深深感受到「傳統刻板印象的再現」:原住民小孩就該渾身充滿運動細胞、早婚;都市裡出身中產階級家庭,愛做科展的小孩,以後可以唸北一女、史丹福,可以用先進的網路通訊跟父母越洋溝通;唸美術、美工沒有出路,唸機械日後可以拿到碩士學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樂觀者以為,教育可以促進階級間的流動,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是也;悲觀者以為,教育不過是複製現有的社會階級,劣勢者難有翻身的一天。孰是孰非至今無定論,正如這齣「忠實呈現」的紀錄報導一般,有人靠著教育「翻身」,也有人因「生在好人家」而有「更好」(用一般通俗的觀感)的發展。

我很好奇,這部紀錄片報導者的「教育觀」是什麼?我想,應該不是「唯有讀書高」的「階級流動」、不是「階級複製」、不是「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不是……。他們是懷抱著什麼樣的「教育觀」來拍攝這段影片?還是「胸無城府」,秉持著「客觀報導的原則」,忠實呈現事件?

我情願他們是「帶著某種教育觀的『偏見』」來報導!

你的教育觀又是什麼?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elebrification&aid=602119
 引用者清單(1)  
2006/12/18 15:27 【markscat 的異想世界】 台灣教育文化的問題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丁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態
2007/06/21 00:39

我覺得唸書的高低還不生活品質才是最重要

有人當初遭到反對無法念美術,對他人生來說始終是一個憾事

人生選擇是沒有對錯之分,這是每個人擁有的生活,我們不宜在去討論什麼

十五、六歲的孩子那一個沒有理想,但人生的波折不是那個年紀可以想像

不管今天這樣看待五個孩子,我看到的是他們樂觀的精神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人必須接受歷史的教訓
2006/12/23 15:13

天下雜誌深入追踪報導的用心值得鼓勵,只可惜未能包括全部十位個案。

此項報導不但反應了台灣社會大部份的現實,也相當適合全世界各國社會的情況。

celebri...為何對平實的報導,表現得如此憤怒、毛燥?是因為報導的內容,不符合他自以為是的教育理論嗎?但人必須面對事實,接受歷史的教訓,不可以裝聾做啞視而不見。


L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快樂健康有求生能力
2006/12/22 10:30

所以EQ 比 IQ重要 家庭比學校重要 合群比功課重要 老師比學校重要 找到讀書的樂趣比死讀書重要 啟發學習興趣比用教鞭重要

打人的老師只能讓孩子恨你 甚至放棄學習 但如果孩子愛這個老師 往往會對該科發憤圖強

快樂學習 開放式的學習 與自我競爭的學習是最好的方法 尤其對課業好又聰明的學生則要特別著重道德品性的教育 否則都教成禍國秧民的阿扁 還不如當時把他打傻了 現在老百姓也不用自殺了 阿扁很會算術 還嫌我們人民死得沒大陸多 他的老師大概都得住到18層以下了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12/21 16:38
前不久,剛好看到天下雜誌與TVBS合作的紀錄片報導(「十年教改」專輯),真的感觸良多。五個主人翁的發展各不相同,再過十年後又將如何,咱不得而知。 基本上,看到目前台灣教育亂象,我主觀認為十年教改造成更多受教機會不公的現象,對社經地位低或偏遠地區的家庭尤不公平,「多元入學」看似民主卻不盡然,推甄或保甄多少有「人為」因素考量,對出生貧困弱勢家庭的學子而言很不公平﹗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當初想當偉人
2006/12/19 08:36
我當初想當偉人,現在發現要當偉人,好像不需要唸書,甚至不需要認識字。

暱稱已被使用好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 雪莉寶貝、恰恰、肥婆、時和
2006/12/19 03:43

我實在「不忍」再看十年後的這種追蹤,因為我怕又看到報導者會問:「你當初不是想做XXX(記者、職棒明星...),為什麼現在沒有達成?」人是禁不起比較的,回首往事,較之前順遂者固然可喜,與之前的理想有落差、一路走來並不如意者,這麼一問,不啻在傷口上灑鹽...

做這種長時間的研究、報導,我覺得就像站在上帝的視野在看、在操弄(我想得比較極端一點兒)這些觀察對象,我覺得必須厚道地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也必須非常細膩地處理這類報導。

當然,所謂「鐘鼎山林,人各有志」,有人不斷追求、競爭,有人享受平凡的甜美;然而我更想瞭解:報導者想透過「選取」這五個案例,傳達什麼訊息、什麼價值觀?

「快樂學習」當然重要,但是如何讓快樂學習是「樂於學習」,一種「朝聞道夕死可也」的欣喜;而不是在課堂上每個人都很樂,樂完之後卻腦筋一片空白的「學習」。不可諱言,學習這碼事兒有時是很痛苦的,毫無樂趣可言,如何透過教育讓學習者「愛知識」,可能才是重點。


願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能就業最重要
2006/12/18 23:57

這五個例子告訴吾等,要量力而為。當畫家,吾嚮往之;作藝人,吾嚮往之;打職棒,吾嚮往之;當記者主播,吾更嚮往之。但是有這些天份嗎?天份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教改最令人痛恨的是破壞了技職教育體系,讓許多無力負擔高學費讀高中及大學的青少年,連謀求一技之長的管道都被破壞了。

為何要廢除台北工專?為何國中畢業生不能就讀就業有保障的台北工專?為何必須強迫申請就學貸款才能就讀高中及大學?

讀自己不見得有興趣的高中及大學,很可能只是浪費了青春。



喬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過的快樂較重要
2006/12/18 14:44
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過怎樣的日子,只要與人無害,自己快樂就好.

恰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雪莉說得對
2006/12/18 05:34
再看十年

俗語說得好

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恰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用字很重要
2006/12/18 05:31
雖然說的是

五個個案 

是寫記錄片的人

無法更改的事實

但他用的文字 

背後都有他個人的教育觀 價值觀

如原住民 不讀書 但也有一技之長

還組織了家庭 有兩個孩子

不好嗎? 難道每個人都要出國讀書

都要"不平凡" 

為什麼不問問個案者的內心

他們快樂嗎? 

這是他們要的人生?

還是完成了父母的心願?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