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0 01:26:10瀏覽3668|回應4|推薦20 | |
美國大學的教授大約只有三分之一能夠謀得終身職,但卻可能會有九分之一的教授面臨妻離子散,「工作家庭兩失意」的窘境。 這是偶然跟一位大學教授聊到的話題,雖然數字可能有些誇張,但這種現象卻十分耐人尋味。他進一步說明為何會「工作家庭兩失意」。美國大學聘用教授完全服膺資本主義,能力強、研究成果好的,可以有非常高的薪水、非常好的研究設備與經費,甚至一間大學可以砸大錢把另一間大學連教授帶研究團隊整個挖角過來,再重新花大錢建置他需要的設備。 但是大學裡面也有薪水少得可憐的老師,「你要不要來,隨便你」,這就是美國大學聘用教師的態度。所以教授們拚命爭取一席終身教職的位置,免得流離失所,「累累若喪家之狗」。 整天埋首實驗室,忽略了陪伴妻子小孩的家庭生活,真的是取得學術成就的保證書嗎?未必!那些搞到最後學術成就不高,占不到終身職缺,老婆孩子覺得這個老公老爸在工作上是個「loser」(失敗者),對家庭又沒有給足夠的溫暖,按奈不住想要離異的情況,實在是既令人同情,也能讓人理解。 日前上自總統,下到教育部、國科會等有關單位擔心台灣的大學教授薪資輸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太多,而造成這群原本在大家心目中應該是「清貧」的知識份子「向錢看」,爆發「出走潮」。所以祭出了「彈薪」方案,讓台灣的大學也可以像國外一樣,讓教授們「錢多多」。 執國內學術牛耳的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學術研究人員的薪資本來就應該要跟公務員脫勾,資本主義式的優勝劣敗才是研究人員需要的遊戲規則,像公務人員那樣「安逸」(這個形容詞是我說的)的工作與薪資,無法激勵研究人員做更好的研究。 如果拿十足資本主義的美國大學當例子,有winner(勝者)就會有loser,現在國內只看到「讓大學教授錢多多」、為台灣找更多winner的光明面,有關單位誰敢說讓我們的大學教授群中也要出現「loser」? 遊戲規則誰在定?總統?行政院長?教育部長?國科會主委?中研院院長?他們都是「很有競爭力」的winner,所以強調競爭、優勝劣敗的心態已是「習慣」,既然要在教育環境中服膺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那就一條道兒走到黑吧,告訴那群尸位素餐、不合格的大學教授: 你們是loser,回家吃自己吧!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