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2/04 01:42:05瀏覽2011|回應7|推薦35 | |
我手邊有個日本進口布做的書套,漆黑的底色,上面點綴著白色方格花紋,樣子很素雅,如果我沒記錯,商家稱這種東西為「書護」。當初之所以會買下,倒不是我真那麼重視書本的潔淨,更多的是認同這項日本商品的說明。 日本人喜歡閱讀,無論在電車上,或是在郊區公園的座椅、甚至草地上,都可以見到日本人帶著一本書。但他們極重隱私,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在看什麼書,於是,「書護」這種能把手邊正在閱讀的書本包得磁實的布製品於焉出現:它又可以維持書本的乾淨,又能維持閱讀者的隱私 …… ******************** 還記得是高中一年級的時候吧,當時同學們都很迷金庸武俠小說,放學看、下課看,甚至上課也在看。終於,我們把老師惹毛了。一聲令下,大家把抽屜中所有的課外書籍攤到桌上。 我還很清楚記得,我拿出來的並非金庸的武俠,而是高陽的小說《胡雪巖》。說實話,若不從文學成就的角度來論,高陽的小說比課本裡面袁枚寫的「祭妹文」吸引人多了。 那位老師人很好,並沒有斥責我,只是語重心長地勸我多看些「人生光明面」的東西。言下之意,胡雪巖在商場、官場上打滾的那一套,實在不是一個剛進高中的毛頭小子需要瞭解的 ……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流行開「讀書會」:先指定一本書,大家看過之後聚在一起分享心得。這本來也是件美事,大家彼此交換意見,互相學習;但不知為何,我總是對「讀書會」這種場子敬謝不敏。 我總覺得,讀書是件很私密的事:只是你與作者的竊竊私語,不太適合拿到大庭廣眾下大聲嚷嚷。這件「私事」,你可以在舟車勞頓中進行,可以在如廁時進行;處理這件「私事」的進度,可以翻個兩頁就打住,也可以興之所至,讀它個通宵 …… ******************** 日前,一項關於國際學童閱讀素養的調查顯示,若學童在課堂上能夠有獨立閱讀的時間,有機會自己選擇書本、一個人安靜地閱讀,閱讀素養的得分會較高。 嗯,閱讀果然不是一種能在課堂上,眾口齊聲、有口無心地喊喊「小貓叫,小狗跳」就好;閱讀,也不是一種為了拿到好寶寶卡,一個暑假看了幾百本書,寫了幾百篇得書心得報告的行當。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