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24 16:46:54瀏覽1593|回應1|推薦12 | |
二部曲
這幾天,我覺得報紙處理得很煽情、很灑狗血的教育新聞,就是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曾小妹事件。 曾小妹的處境很令人同情,也值得社會大眾關注。媒體從「同情弱者」的角度來看這起事件,或許是吸引大眾關心議題的手段,但演變到後來,家長與老師開記者會,你一言我一句地交互指控、辯白,然後後面還有一群人拉著布條來個「情意相挺」,事件的本質就走調了。 說穿了,事件的本質很簡單,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對待一個「很特殊的小朋友」。在台灣的教育場域中,「追求一致性」遠比「發現多元性」來得重要。每個不一樣的個體要適應同一套教材、同一種考試、同樣的學習進度、同樣的升學規劃。 我們的教育總是有一種標準答案,久而久之,大家就會忘了其實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突然,有個在生理機能上跟一般人比較不同,需要額外關照的同學出現,包括老師在內的所有人就開始不知所措了… 「上課不能吃巧克力糖的鐵律要被打破了,怎麼辦?」 「要是他在上課時突然病情發作,怎麼辦?」 因為我們都太習慣於擁有標準答案的「常態」,而根本忽略了,「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才是「常態」! 課本永遠都不會教你應該如何對待一個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同學,因為這畢竟是很少的特例。但教育絕對要教你「如何對待另一個人」 你必須用包容取代嘲弄; 你必須用悲憫化解歧視; 你必須用一顆柔軟的心,去呵護那些更脆弱的心靈…
三部曲
鄰座的同事埋首於晚報基本學測的榜單,嘴裡不時叨唸著… 相較於我這個事不關己的人,已經把那整落報紙墊在油膩膩的便當盒下;這位慈母埋首於榜單的憂心忡忡,顯現出「基本學測」竟有牽動台灣成千上百家庭悲歡的能耐。 聯晚星期三做了一套很精彩的特別報導,主軸圍繞著中研院研究員的研究顯示,基本學測所使用的量尺計分不公平。這實在很駭人聽聞:全國所有國中生畢業後都要玩一次的考試,而且很可能攸關他們日後的生涯發展(雖然我很不願意這麼說,但現實上似乎是如此),竟被全國最權威的研究機構質疑公平性! 說實話,我不是很懂所謂的「量尺分數」,也因事不關己(唉,歲月匆匆,離聯考那段年輕歲月還真的有點兒遠了),沒有想要深入去研究的念頭。不過我很想知道,全國參與基本學測的學生、家長、老師們,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很懂」所謂「量尺分數」的原理? 如果遊戲規則只有大學教授、中研院的研究員、統計學博士這樣專業領域菁英人士才能夠完全瞭解,而且其間還有不少歧見的話,這場遊戲恐怕就有一點問題了。 如果你有投資理財經驗的話,一定會常常聽到一句忠告:千萬別去碰你不懂的東西!如果你根本不瞭解你去投資的標的,只是盲目聽信「明牌」、「老師的建議」,是十分不智的。 同理,如果你、你的的孩子、你孩子的老師都不一定很懂什麼叫「量尺分數」的話,為什麼全台灣的學生應該相信、參加所謂的「基本學測」?當然,人民對政府應該有某種程度的信任,但這種信任絕對不是建立在一套很高深複雜的統計學知識上,也不應建立在不完整的資訊揭露與含糊不清的說明上。 難道,基本學測不過是一場全面性詐騙事件的共犯結構? 在我們的教育裡,對制度技術面的關注,永遠大過對身處其中人的關懷。我們會想盡一切方法把制度弄得很複雜,好讓它符合公平性;但是,對人的關懷其實很簡單… 我們的教育主其事者、學校的老師、社會大眾,何妨多對我們的下一代釋出最簡單、最基本、最符合人性的善意?讓他們逃離這種只為了多錯一題,或少得幾分的「制度性」、「斤斤計較」的枷鎖? 他們不是應該培養更寬宏的氣度、更前瞻的眼光嗎? 鄰座同事搖搖頭,終於收起了報紙榜單;她的孩子似乎考得不理想,可能要去報名所謂的「二衝班」了。 基本學測為這位慈母帶來了幾聲嘆息、或許增添了幾絲惱人的皺紋,也或許,為一個家庭的親子互動,平添了半個月的緊張氣氛…
賈馥茗老師《教育的本質》書中,焦點都放在「人」這個字。從人性論、人道教育,談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這是一位教育家的關懷。 如果我們真的能把每個學生都當作「人」來對待,而不是百分等級排序上的一個數字、不是套在綠色、卡其色制服標籤裡的一個填充物、不是… 則教育或許有可能從這悲慘的境地中超脫吧?! (全文完)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