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8 20:22:14瀏覽2065|回應2|推薦22 | |
﹝渡邊與直子﹞ * 小說改編成電影,得到的評價各不相同,大抵言,失敗者多,成功者寡,但電影界對此始終「前仆後繼」,導演及編劇們依然透過電影形式,不斷地嘗試與小說進行互文對話,展現強烈的藝術企圖,帶給讀者與觀眾高度的視覺及心靈享受。村上春樹經典名著《挪威的森林》,經法籍越南裔名導演陳英雄拍成電影,十分令人期待。 * 平心而論,將文學作品改編電影,往往吃力不討好。原著被相中,必定具有一定知名度及文學評價,電影拍攝成功,會被歸功於原著精采,電影若是失敗,則每被歸咎於編導功力不足。村上春樹的作品,充滿都市氣息,中產階級色彩濃厚,游走於純文學與通俗文學,或是藝術與商業之間,頗受年輕讀者歡迎,但要改編成電影,咸認難度極高。 * 《挪威的森林》電影版,角逐2010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未能受到歐美觀眾青睞。村上春樹看過電影後表示:還可以。似乎村上自己對於這部電影,不討厭但也說不上喜歡。至於年輕觀眾,給予「負雷」者頗多。今一窺全貌,整體而言,此片具有一定程度的美學水準,尚值一看,至少不會後悔買票進電影院。 * 看過原著,不會覺得人物和情節交代不清,但未讀過原著的觀眾就得專注一些,否則恐怕會一頭霧水,尤其像《挪威的森林》這樣無可避免會有些「悶」的文藝電影,習於快節奏、吃重鹹的觀眾必然很難適應。我看的是西門町「絕色影城」周六下午二時這場,應是拜原著名氣及大力宣導之賜,賣座約八九成,觀眾大部分是成雙成對的大學生。我看得還算津津有味,散場時,觀眾們相互討論的狀況亦頗為熱絡,倒是聽見鄰座男大學生向女友抱怨,自己看到一半竟然睡著了。 * 導演陳英雄把電影拍得中規中矩,沒有特別讓人驚豔之處。演員渡邊徹(松山健一 飾)、直子(菊地凜子 飾)、綠(水原希子 飾),乃至Kizuki、永澤、初美、玲子都是俊男美女,李屏賓的攝影也出色,可以說美不勝收。不過,《挪威的森林》的性愛是敘事結構極重要的部分,電影上所呈現出來的卻非常「普通」,頂多露背,作愛時女性都還穿著衣物,令人匪夷所思。有人指稱《挪威的森林》前半部拍得像A片一樣,根本誇大其詞。 * 直子和綠這兩個女性角色,建構「抽象 ∕ 具體」、「出世 ∕ 入世」、「非社會化 ∕ 社會化」、「封閉 ∕ 開放」、「死 ∕ 生」、「悲觀 ∕ 樂觀」、「陰鬱 ∕ 朗亮」之對比,層次豐富多元,深具藝術性與美學結構。對於愛情,學長永澤的隨便與渡邊的專注,亦形成強烈對比,電影在此一方面形塑之用心,昭然可見。 * 限於篇幅,人物內心的轉折及感情之刻畫,明顯未若原著。倒是最後一幕,渡邊在直子自戕,玲子姊來訪離去之後,他雖然痛苦,但決心不要像Kizuki一樣下場,準備勇敢活下去,追尋人生的幸福,他打公共電話向綠說出愛的告白,當綠問渡邊:「你在哪裡?」渡邊也茫然自問:「我在哪裡?」電影至此一暗,戛然而止,飾演渡邊的松山健一,倚靠著牆,那神情在在把現代人的孤獨、失落與悲哀,呈現了出來,充分掌握住村上春樹小說的主題特色,可謂餘音嫋嫋,令人回味不已。 * 《挪威的森林》由於「挪威的森林」、「魔山」、「井」、「螢火蟲」等符碼的運用,圍繞著小說主題,使得小說充滿象徵意涵,增加作品的可讀性,也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性。可是電影中,除了披頭四〈挪威的森林〉一曲不斷響起外,原著其他象徵符碼,導演陳英雄並未加以融入、運用,使電影少了些味道,實在可惜。 * 毫無疑問,跟原著一樣,《挪威的森林》是看了快樂不起來,卻又讓人尋思低迴,不禁發出一聲喟嘆的電影。※ ﹝渡邊與綠﹞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