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台北電影節】祖谷物語 (The Tale of Iya)
2014/07/01 11:45:01瀏覽965|回應0|推薦0


(觀影於2014.6.29)


導演堅持用35釐米底片創作。於是雖然是在觀賞2013年日本青年導演的新作,卻有一種在看日本老電影的恍惚感,配以漫天大雪的山景,難怪導演蔦哲一朗要說,有一些質感和味道,還是只有膠捲辦得到。


如果說早在開場的那輛在山林間失事的汽車,漂流在河川上像是被遺棄的家具,還有躺在雪地上奇蹟般活下來的女嬰,便已向觀眾預示了導演奇幻超寫實的創意。那麼我在中段人偶一夜之間動起來,老屋寓言式的崩塌時,心頭所湧起的那股驚異感,真的是有點後知後覺了。


導演在影片中加入了許多不同甚至獨特的視角:如對於山林究竟是開發還是保存,隧道的修建者是本地的大戶和村民,抗爭者卻反是來自世界各國的旅居者。操著一口流利日文的麥克是個特別的角色,而整部電影貫穿的世界觀也首先由他口中道出。「惡性循環」像是一個關鍵字,昭示創作者的信仰。至於這樣的核心早早透過麥克和遠從東京來的工藤的對話直白道出是否適當,則見仁見智。其他視角還有如鄉鎮青年阿明的一心到都市闖蕩,對照工藤的夢想回歸山林生活。或許正如導演自己所說,他無意批判開發,更無意貶損東京都的便利發展,影片起源於他身在東京所感受到的一股罪惡感,而他放在電影裡的,則是一種期許:在環境已然遭不同程度破壞的今日,人類所能做的事,如導演所大膽發想的淨化河川的研究發明。



於是故事在春菜在雪地裡四處找不到爺爺之後,瞬間轉入乾淨的都市生活。一時間我以為前番的祖谷傳說都是主角的夢境,像是身在東京的東京人的道德覺醒。直到春菜抱著那隻躺在河川邊上的人偶,再度回到祖谷,我才又驚覺原來一切仍然都是真實發生過。春菜最後又攀上久違的老家山頭,看到「爺爺」在田間耕作,以一種奇幻式的重逢作收。在見證了那條流淌在東京都閃爍著綠光的河川後,這樣超現實的想像也不足為怪。但我更願意將結局解釋成是敘事上的循環和呼應,即春菜最後看到的其實是在山林艱苦熬過冬季的工藤。就像春菜在中段也曾坐上當年醉心山林美景的父母的車,重新經歷一次那場車禍一樣。工藤的存在,就像是為觀眾解釋了寡言神祕的爺爺,當年是如何來到深山久居。或許他也曾像工藤一樣是一個厭倦都市生活嚮往寧靜的都市人,於是影片中時不時地也出現爺爺靜靜凝視工藤的鏡頭。


有意思的是這部作品會讓人聯想起其他一些影片。鋪著閃閃綠光的河流讓電影節策展人想到了黑澤清導演的《光明的未來》裡的水母大觀;高聳的樹木倒下的那一刻,卻讓我同時想到了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和南美電影,那股潛藏的古老自然力量;導演一念之間決定讓它們動起來的人偶,象徵著山上的神明、老爺爺的靈魂,而這深受日本神話和寓言影響的創意,也讓我想起在黑澤明的《夢》裡暗黑的森林中娶親的狐狸;深山中的送喪隊伍則令人聯想到是枝裕和《幻之光》裡的送喪場景;女主角爬上階梯的背影讓我恍然有股置身宮崎駿電影真人化的錯覺,而宴席過後全然倒地的賓客則直覺讓人想到《神隱少女》。凡此種種,倒不是指導演真的有心借鏡這些電影,而是導演於片中營造的氛圍,確實烘托出了那帶有日本神話色彩的山間自然力量。唯一經導演認證的,或許只有他確實受到宮崎駿電影元素的影響。而對於黑澤清導演的電影,導演則表示看過但拍攝時其實並沒有想到這部影片,直到拍完後才突然發現有些神似。


大致可分為祖谷─東京─祖谷三段的《祖谷物語》,是一部有169分鐘接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中段的東京場景導演意在傳達那份東京人帶點罪惡感的情緒,但多少有點跳脫原有的節奏。無論如何,大量運用長鏡頭,尤其是春菜和爺爺在家中的場景,甚至捕捉到深山群葉飛起的畫面,最後結束於空拍,都讓人覺得勇氣可嘉,更可想見拍攝的困難。看起來非常年輕,自嘲不是國中生的導演亦年僅30歲,選擇以絕美山林與都市幻影的碰撞入手,某種程度上或也反映了新世代的省思。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ri316&aid=1468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