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特稿】金馬編劇第一人!他的創作生涯就是半部台灣電影史
2019/11/01 10:38:37瀏覽575|回應0|推薦0

本文刊登於《深焦DeepFocus》

原文網址:https://mp.weixin.qq.com/s/0ks7ciMIx-mHENJ_kuUX7g

(編劇張永祥, Photo cr. 金馬官網

談及台灣電影,或許現下觀眾最為熟悉的還是1982年以後,以侯孝賢與楊德昌導演為代表的「台灣新電影」。然而台灣電影的發展並非斷裂,事實上往往伴隨著時局改變與社會風氣變遷。要真正認識台灣電影,依舊需回過頭來重新爬梳一路走來的演變脈絡。那些影響了一代人的六七年代老電影,同樣值得觀眾再次回味,也在華語電影的時代記憶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在這數十年的歲月裡,不得不提到的便是編劇泰斗張永祥的名字。今年第53屆金馬獎將終身成就獎授予編劇張永祥,他也成為金馬獎史上首位獲此榮譽的編劇家。

 

編劇張永祥累積創作的電影劇本多達120部,創作之豐令人驚嘆。六七○年代是他的創作高峰期,每年都有近十部編劇作品上映。他的創作不僅量多而且質精,曾以《養鴨人家》(1964,李行導演)、《家在台北》(1970,白景瑞導演)、《香花與毒草》(1975,徐一功導演)、《源》(合編)(1980,陳耀圻導演)四度獲得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獎,更以《還君明珠淚雙垂》(1971,劉藝導演)、《吾土吾民》(1975,李行導演)、《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李行導演)、《小城故事》(1979,李行導演)、《假如我是真的》(1981,王童導演)五度摘得金馬獎最佳編劇獎,至今仍是金馬獎史上獲獎次數最多的編劇之一,與吳念真並列。

 

編劇張永祥在劇本創作上涉獵的題材廣博,從愛情文藝到家國抗戰,從武俠江湖到奇聞怪談,皆揮灑自如。他不僅僅是為導演、老闆剪裁合身的劇本,更為每一部電影都賦予了自己的靈魂。

 

n   張永祥與自導電影

 

其實張永祥也曾自導三部電影,分別是《一封情報百萬兵》(1970)、《警告逃妻》(1970)與《糊塗女司機》(1982)。其中喜劇電影《警告逃妻》由柯俊雄和恬妮主演。影片調性詼諧,以歌承接頭尾。電影主題曲由劉家昌演唱,以直白逗趣的歌詞輕輕撩撥又調侃夫妻關係。在具時代標誌性的理髮廳空間內,影片講述老闆邱金貴與老闆娘李美英在一次誤會後的分手與聚合,其中更穿插多段配角故事。

 

從登報廣告「警告逃妻」到「尋找賢妻」,張永祥以該片對又愛又恨的夫妻關係、互相諒解的相處之道作了一番自己的詮釋。雖某種程度上仍侷限於重申道德常規,並具一定教化意味,但在敘事開展上其實又時時在為妻子發聲,仍可視為是對時代變遷下夫妻權力關係改變的一次側寫。此外在導演手法上也有幾處巧思,如呼應片中愛慕邱金貴的金小姐的詛咒,金貴險遭車撞,畫面遂以無聲呈現金貴與車主隔著玻璃理論、對罵,實在滑稽,又如讓金貴直視鏡頭哀嘆喚不回美英,也令人印象深刻。

 

雖曾嘗試自導作品,但張永祥似乎依舊更鐘情於撰寫劇本。

 

n   張永祥與眾導演

 

張永祥與台灣六○年代的「健康寫實主義」的電影潮流淵源深厚。

 

「健康寫實」的電影製作路線是在1963年由當時的中央電影公司新任總經理龔弘提出。一方面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影響,提倡寫實手法,另一方面在時局氛圍下,為免有揭露社會黑暗面的疑慮,龔弘也以「健康」來強調影片對真善美的人性的追尋。

 

這些影片走進田野,採拾鄉土民風,呈現出了與以往迥然不同的相當在地的電影樣貌。雖然自如今看來,這些寄希望於舊道德倫理與人情味,並倡導農村經濟建設的影片,並不足以因應快速變遷、多種價值矛盾碰撞的社會,並最終解決社會困境,但它仍是台灣電影的一次重要轉向,一股有別於五○年代戰鬥主題影片的清流。

 

李行導演的《蚵女》(1964)首開其端,其後《養鴨人家》(1965)的大獲成功,更開啓了「健康寫實電影」的年代。編劇張永祥即是以首部電影劇本《養鴨人家》一鳴驚人。影片受台灣水彩畫家藍蔭鼎的山水畫啓發,展現鄉土風光與淳樸民情。故事圍繞女主角小月的身世展開,養父林老伯寧賣盡苦心飼養的鴨子,也不讓小月被遊手好閒的兄長朝富帶走。影片雖處處流淌養育之情濃於親情的溫情感召,但編劇張永祥也巧妙將當時農村的養鴨風氣、農復會對鴨品種的改革、歌仔戲班等融入其中,既散發自然清新之氣,又傳達了落地生根的理念。

 

《養鴨人家》中一幕大雨趕鴨的場面,也讓人聯想起十三年之後脈絡迥異,卻同樣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的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

 

電影改編自台灣作家鄭豐喜以散文雜記形式撰寫、家喻戶曉的同名自傳(1973),講述他雖患有先天肢體障礙,卻以堅韌意志在成長過程中奮鬥不懈,並與大學同學吳繼釗相知相戀,後結為夫妻的故事。影片由秦漢和林鳳嬌主演,上映後引起轟動,感動了無數人。

 

電影中,暴風雨夜童年鄭豐喜獨自一人跪爬前行,以幼小身軀趕鴨子、在水中浮沈的場景,震撼人心。從《養鴨人家》到《汪洋中的一條船》,趕鴨不再只是農村日常生活的切面,更直接呼應人物處境與故事主題。主人公鄭豐喜自比汪洋中的破船,卻在生命的激流中奮勇前行。這不僅僅是勵志的個人生命故事,更讓人由此反思當時的家國處境。編劇張永祥從鄭豐喜的自傳中提取素材,再將其戲劇化,讓故事的每一絲起承轉合皆牽動人心。之後編劇張永祥繼續巧用「汪洋」意象,以颱風夜的水中相擁描繪主人公鄭豐喜與吳繼釗冷戰後的復合,在視覺上也與童年時的雨中趕鴨、水中浮沈形成呼應。無論是李行導演的導演技巧抑或張永祥編劇的敘事手法,在該片中都顯得更為熟稔。

 

事實上,李行導演也正是與編劇張永祥合作次數最多的導演。本屆金馬影展在徵求編劇張永祥的意見後,特別選映了《秋決》(1972,李行)一片。該片也是編劇張永祥最滿意的作品之一,在當年金馬拿下多項大獎,電影劇本亦有出版成《秋決》(1974)一書。

 

影片略去年代不提,從著裝上看應是古代,正如張曉風在書末的附錄討論中所提及,這樣的淡然帶過反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恆久存在的故事」。故事描繪殺人犯裴剛在囚獄中等待秋天處決的過程,原先一味埋怨奶奶的他,最終在妻子蓮兒一點點的影響下,不再逃避。張永祥以簡約的筆調勾勒出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卻留下了深厚的余韻。

 

編劇張永祥對於人物成長的把握與細膩描繪尤其令人欣賞,即使是在熱血激昂的抗日題材電影《吾土吾民》(1975)中,依然保留了這樣的特徵。該片同樣由李行執導,並集結王引、鄧光榮、林鳳嬌、秦漢等人同台飆戲。

 

故事既刻畫親情的牽絆,又不吝於揭露在戰亂年代人性自私與怯懦的一面。張永祥並不著迷於樹立英雄,反是以「怕是天性,不怕是毅力」描繪了由秦漢飾演的教員李月亭從怯懼到承擔的過程。而背著漢奸之名秘密抗日的友賓(鄧光榮飾)與校長之女湘靈(林鳳嬌飾),也同樣經歷了從彼此誤會到相互理解。此外,故事中的靈魂人物——中學校長杜興漢(王引飾)所秉持的「教育為文化的根基」的理念,也貫穿了整部電影。

 

同樣是抗日題材,由李翰祥導演、張永祥編劇的《揚子江風雲》(1969),又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明明寫的是抗日時期的情報戰,卻散發濃濃的江湖感,再結合李翰祥導演善用建築空間的出色場面調度,實在精彩。電影中由楊群飾演的王凡個人魅力十足,游走於國軍與日軍間,亦正亦邪。

 

與近乎所有的間諜電影一樣,這部影片同樣也刻畫王凡個人身分認同的掙扎。此外張永祥筆下的人物關係也經歷多次起伏轉折,張力十足,尤其是李麗華飾演的抗日旅長卓劍塵與王凡間危險刺激的關係。憑借精彩演繹,楊群與李麗華也以該片分獲當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獎。

 

與不同導演合作,編劇張永祥總能為作品擦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事實上,除李行導演外,與張永祥合作最頻繁的還有白景瑞導演。赴義大利學習電影的白景瑞深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主義影響。白景瑞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電影《寂寞的十七歲》(1967)便是由張永祥編劇,一鳴驚人。影片由柯俊雄、唐寶雲等人主演,故事細膩刻畫幽微騷動的少女春心,虛實混雜。但不僅如此,故事更展現出對教育觀念、精神病者的深刻社會觀察,片中所揭露的諸多家庭、社會問題,時至今日仍值觀眾深思。與《吾土吾民》雖是不同的時空背景,但兩部作品都透露出編劇張永祥對教育同樣的關懷。

 

除了以上提及的李行、李翰祥、白景瑞導演,編劇張永祥還與其他多位導演合作,如由胡金銓、李行、白景瑞三位導演執導的《大輪回》(1983),刻畫明朝、民初、當代的三世情緣,又如由王童執導、改編自作家沙葉新同名劇本的《假如我是真的》(1981),講述大陸文革後的故事,由宋存壽導演、改編自唐宋傳奇的《古鏡幽魂》(1974),以人鬼相戀為題材等等。

 

縱然幾位導演風格各異,張永祥的劇本卻總能與之相得益彰。

 

n   張永祥與明星演員

 

許多過去觀眾耳熟能詳的名生名旦,都曾出演張永祥編劇的作品,如李麗華、歐威、柯俊雄、鄧光榮、甄珍、唐寶雲等,還有在「三廳電影」鼎盛年代被稱作「二秦二林」的林鳳嬌、林青霞、秦漢、秦祥林等人。

 

柯俊雄演藝生涯的重要轉捩作品《寂寞的十七歲》,編劇便是張永祥。柯俊雄以該片獲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也是亞洲影展的第一位台灣影帝;歐威在《秋決》(1972)中首度擔任男主角,鮮活詮釋性情轉變的死囚裴剛一角,也獲得了當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秦漢首次出演男主角的電影,同樣是張永祥擔任編劇的作品——《母親三十歲》(1973,宋存壽導演)。該片改編自作家於梨華的短篇小說集《雪地上的星星》(1966)中的〈母與子〉,講述錯結難解的母子關係。其後秦漢更因出色詮釋《汪洋中的一條船》裡雖有先天殘疾卻努力不懈的主角鄭豐喜,獲金馬獎與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肯定。

 

在《養鴨人家》(1965)中飾演女主角的唐寶雲,以清新自然的演技廣受歡迎,也因該片成為中影的招牌;在林鳳嬌短暫的演藝生涯中,其里程碑之作《小城故事》(1979,李行導演)同樣是由張永祥執筆,林鳳嬌以此片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該片講述出獄青年重新做人的故事,這也是鐘鎮濤到台灣主演的幾部作品之一,同名歌曲由鄧麗君演唱。

 

n   張永祥與改編電影

 

爬梳編劇張永祥的作品脈絡,可以發現除了原創劇本,張永祥也有大量的改編作品。他改編的文本來源廣泛,除了前述曾提到的唐宋傳奇、劇本、自傳等之外,改編最多的或許還是小說。張永祥就曾在一次訪問中表示,他是「嗜小說如命」。

 

電影《原鄉人》(1980,李行導演)即改編自台灣客家作家鐘理和的短篇小說《原鄉人》及其個人經歷,由秦漢與林鳳嬌主演,記述了這位文壇先驅的坎坷一生。

 

電影《再見阿郎》(1970,白景瑞導演)由柯俊雄、張美瑤主演,揭露了台灣社會在經濟起飛後的新一代道德矛盾。在創作時編劇張永祥即是受台灣作家陳映真早期小說《將軍族》(1964)啓發,而最終塑造出離經叛道又天真的阿郎一角。故事融入了深厚的社會觀察,將目光投注在社會中受慾望驅使的小人物身上,極具企圖心,這部電影也成為了白景瑞導演的代表作。

 

電影《家在台北》(1970,白景瑞導演)由柯俊雄、歸亞蕾等多人主演,是編劇張永祥以台灣作家孟瑤的小說《飛燕去來》為基礎改編。影片講述從海外返國的一眾年輕人的故事,最終他們都選擇留在台北。故事把握了當時的社會氛圍,因應發展建設的主題意旨,也是回看當年台北地景的重要作品。

 

到了1970年代,以抒情文藝為主基調的「三廳電影」大受歡迎。所謂「三廳」即是指愛情文藝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餐廳、客廳、咖啡廳,最典型的代表便是由台灣瓊瑤言情小說改編的電影。瓊瑤小說自1960年代中期紛紛被搬上大銀幕,編劇張永祥也曾先後改編過十部瓊瑤小說,如改編自同名小說、由秦祥林、甄珍、葛香亭等人主演的《心有千千結》(1973,李行導演)等。

 

編劇張永祥的作品甚豐,不及備載。金馬獎今年將終身成就獎授予編劇泰斗張永祥,既是再一次揭示了編劇這一角色在電影中的重要性,更是提醒廣大華語圈觀眾,在過去仍有眾多塵封的作品值得再次被揭開、重新認識。即使隨著時代變遷,如今在美學、敘事等層面上電影已經有了不一樣的表達方式,但是要捕捉那個時代的氣氛,它們仍是最佳的窗口。在它們的年代,它們都是最好的電影。

 

參考資料

 

訪資深金馬獎編劇張永祥 – 從職業軍人到職業編劇∕王曉蘭

一九六○年代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在台灣的折射:以白景瑞的「健康寫實」電影為例∕簡偉

張永祥·《第六個夢》.三廳電影的先河∕陳煒智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ri316&aid=13051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