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台北電影節】愛情多年後回來 (Concrete Clouds)
2014/07/04 11:43:38瀏覽1716|回應0|推薦0


(觀影於2014.7.1)


影片開頭引用捷克裔法國作家、哲學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其著作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 (1979)中的名句:The only reason people want to be masters of the future is to change the past. (人們想要主宰未來,其實只是為了能夠改變過去。) 為影片的核心命題奠定基調。導演利查泰米提古(Lee Chatametikool)20世紀的哲學家之言作為引句,喻指20世紀末產業工業化對人們生活所造成的衝擊─想像的投注與現實的幻滅,其試圖著墨在1997年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的大背景下,身處其中的個人所感受到的危機(personal crisis),愛情在現實面前顯得無力。


影片中男主角麥特的生活狀態漂浮不定,在美國擁有一份外匯交易員工作和一段若即若離感情的他,不是活在當下。一方面他看似憧憬未來,但另一方面他卻始終遺憾著過去─因赴美留學而錯過了青梅竹馬莎;而在別人眼中看似從演員成功轉向職場,光鮮亮麗的莎,實則夜晚面對被查封的房子和高築的貸款,只能在空屋內自行想像日後的擺設;麥特的弟弟尼克沉默遲鈍,在哥哥口中還缺乏愛人的能力,卻和鄰家女孩悄悄展開一段純愛戀曲;而那個深覺被姊姊拋棄的鄰家女孩為了生活需要出賣身體,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孩,卻似乎只能目送著他離開。看起來麥特和莎的愛情應該是這部電影的主線,但是影片對尼克和鄰家女孩的感情描摹在我看來卻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人物形象也更加立體。



導演本身有赴美深造的背景,對導演來說從1993年到2000年赴美求學那失去的七年,正是泰國經歷金融風暴的時空。導演自承影片中有個人情感的投射,那麼從美國返國的麥特應該就像是導演自己的代言人,然而麥特的形象卻一直讓我有一種模糊的距離感。導演過於急切地希望找回那七年,然而當時未身歷其境的對大環境的不熟悉和個人情感某些層面的太熟悉,或許也造成了創作上的侷限─對大環境氣氛掌握的疏遠和對人物心境描摹的忽略。麥特的心境在導演看來或許再了然不過,但是對同樣未身處那個時空的觀眾而言,其實是陌生的。


印象中電影裡的兩支音樂錄影帶,也是在弟弟尼克和鄰家女孩的故事情境中展開,一個是穿著制服的學生陷入愛情的校園戀曲,另一個卻是令人心碎的迫於現實而分開的戀人之歌,錄影帶中的女主角甚至為愛割腕。前者某種程度上,其實也可以是麥特和莎相識的過去的投射,而後者,則同時暗指著兩對戀情未來的隱憂,甚至還差點讓我誤以為是真實。當鏡頭轉回當下的尼克和鄰家女孩時,我因為他們還活得好好的而鬆了一口氣,但是那種未來的無望與窒息感卻不曾消失。電影中尼克問鄰家女孩覺得她自己會活到幾歲時,女孩說是三十歲,這讓我聯繫起影片中莎正好也是三十歲的年齡。電影中的兩條愛情線看似僅以麥特和尼克的血緣關係彼此維繫,但是人物關係其實卻不斷相互映照。尼克與鄰家女孩初萌芽的戀情就像是麥特與莎感情的過去,而麥特與莎無法走下去的未來,卻也預示了尼克與鄰家女孩命定般的結局。


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呼應場景,是關於頂樓漏水的水塔和從水泥地上長出的嫩芽。一提及「漏水」,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蔡明亮的電影。只是這裡或許導演沒有太多情慾的指涉,但是那種生活的無法掌控與滅頂感,卻是共通的。弟弟尼克在影片前段選擇用水滴輕輕為嫩芽澆水,哥哥麥特在影片後段卻選擇無情的斬斷嫩芽的生命。看上去尼克的內心柔軟無助,麥特則掌握一切,實則不然,因為就連麥特也對無法扭緊的水龍頭無計可施,卻無情斬斷了生活的希望。在我看來,麥特對弟弟那句重複了兩次的「只有學會愛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聽起來語重心長,其實是不是連麥特自己也沒做到呢?



導演利查泰米提古(Lee Chatametikool)是坎城金獎導演阿比查邦的御用剪接師,可以想見影片的編排和剪接應該是導演最擅長與熟悉的。於是預想中可能最具衝擊性的融入九○年代MV與廣告影像元素的拼貼風格,反倒是讓我覺得最讓影片增色的地方。導演以音樂錄影帶向我們展示了流行音樂中常見的愛情想像,更從中探索觀眾如何把自己的想像自我投射到流行文化中─我們渴望過不一樣的人生,希望彌補犯過的錯,希望找回錯過的人。這是導演創作的原點,也是讓我覺得非常有趣的觀點。這種探索也反映在女主角莎的職業設定上,消費者行為分析,其實正是在探索與發掘消費者想像中期待的商品。導演也挪用電視廣告的視覺風格,點出廣告在流行文化中對消費者建立想像的影響。然而,電影後段穿插剪接男主角麥特與女主角莎在公寓地板上的對話特寫,人物像是對彼此說著話,又像是在對觀眾吐露心聲,雖然莎的一句「你愛的只是迷戀我的那種感覺」讀來一針見血,但是卻讓人想起雷奈的現代主義影像風格,似乎與前面大量剪用通俗流行文化的視覺風格不相一致,產生一種違和感。


或許因為我本身也很喜歡音樂,所以影片中穿插的流行音樂錄影帶,對我來說是很棒的觀影體驗,甚至那些熟悉的流行旋律,讓人即使不瞭解泰文,也覺得朗朗上口。而大量挪用流行文化的影像風格,不會讓人覺得影片是粗糙堆砌而成,但確實在某些時候會有風格雜亂之感。音樂雖然為影片增色,但卻不足以填補人物稍嫌不足的故事鋪陳。我很喜歡導演對流行文化的觀點,只是如何在影像風格呈現故事敘事之間找到更完美的平衡,或許是導演需要繼續著力與思考的點。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ri316&aid=1476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