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10 07:49:08瀏覽354|回應0|推薦11 | |
同窗訴衷情 2017-01-10 馬祖日報副刊 --回味三十年首次同年級校友大會 日前,同學寄來去年七月,在臺北師專(今臺灣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所舉辦的六九級畢業聯合同學會紀念光碟;封面看到三十年前的北師校門及紅樓,還有穿著大學服的學生,上書「志於學的紅樓追夢年少」。北師是我們懵懂十五歲起共度五年,悠遊書海的天地。如今,各個卻已是五十知天命之年了。我迫不及待的一面看著光碟,一面回味那天同學會熱鬧滾滾的景象,心中感慨著歲月不饒人。誠如光碟所言,時光荏苒,各奔前程三十年,三十年是一段多麼漫長的歲月啊。 當天,住在南部的我,興致勃勃的準備好一定要去看看老同學。三十年後,再踏入北師校園,全校中只有一棟歷史超過百年的日式紅磚灰瓦建築-禮堂,未改動之外,其他建築物已經由高聳的現代化建築所取代。如今能與同學在北師重逢,又在老禮堂開同學會,真有南柯一夢之感。 還記得在北師,我們在禮堂舉辦過每年的迎新活動、每週一的週會,還有每個月期待的電影欣賞、各項藝文表演活動,在在都留有我們美好的足跡。全校學生一律住校,不管是學長、學弟妹,大家晨昏相聚,培養出師專生特有的感情;那種情感,伴隨著大夥兒五年一千八百多個日子。尤其畢業後,那些記憶的影子,一直伴著我們行走天涯。 我們那年級畢業生有一百七十多人,要開一次三十年未見的同學會,要動員多少人力和心力!回想去年五月中旬,同學說要召開三十年的同學會,讓我心中百感交集。是的,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年?如果這次沒能參加,下次見面不知要待何時?在通訊的聯絡網中,得知有兩三位已經往生,也有幾位失聯,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已辦理退休。這是絕佳的同學聚會時間,不管過往的成就如何,大家都是同學一場。經過三十年歲月及人生的歷練,相信師專生能堅持做一位優秀盡責的小學老師,不就是師專教育的本來目的?我們不負國家栽培,有一種共同的驕傲,何自卑之有? 前一天,與太太及小女兒夜宿苗栗建春同學家,隔天一大早,從苗栗出發,終於順利抵達會場。我已多年未進北師,當我一踏入舊禮堂,真是近校情怯,看到坐得滿滿的同學,幾乎嚇呆了。彎著腰正要找名牌、簽名,丁班的兩位招待的女同學打量我一番,大家相視而笑,因為我們誰也認不得誰。 除了班上同學可以叫出名字認出人來之外,別班的有大半是記不起來,尤其是女生班,幾乎都認不得了。談笑聲四起,驚呼連連,擁抱一解思情。大夥兒排排坐,尋找學生時代最甜美的回憶、最熟悉的臉孔。變的是身材、臉型,不變的是師專生純樸的情感與笑容……,點點滴滴,似乎要帶我們去追尋曾經年輕的紅樓夢影,那翩翩少年與少女的飛舞歲月。 大家圍著同學錄指指點點;真是謝謝那位設想周到的同學,就是因為這本已珍藏三十年之久的師專同學錄,才讓我能一一對照不太認識的同學。大家只顧著找人講話,連飯菜都忘了吃。我見到不論是本班或別班的同學都熱情以對,心中真有千言萬語要訴說。 慶幸的是遇到任教我們國文的林政華老師,在我離開北師之後、在人生及文學的道路上,承蒙他熱心的寫信鼓勵、修改我的作品,才有數本拙作的出版。林老師著作等身,學識一流,渾身上下充滿對學生的關愛和熱能,認真教學、研究的他,還撥空為拙書編排及寫序,令我感動萬分。三十年中,我向他請益的書函超過百封,而他也一一回信解惑鼓勵。他依然如昔的客氣和熱情,還贈送班上同學他的大作,並一一與班上及他任教的同學合影留念。 我們除了全年級大合照、各班合照、各組合照、三五成群好同學合照之外,還錄影,讓我們重新回味師專生活。可惜,要說的話太多,要認的人太多,時間總是不夠用;對班上的同學反而沒能一一說說話,期待未來我們班,也來開個同學會。 而大夥兒也似乎意猶未盡,隨即選出下次同學會的班代表,進行籌辦工作,真是謝謝這些有心人。大家相處了大半天,曲終人要散,我依然捨不得走;林老師也陪我們到最後。大家依依不捨的走出北師紅樓,揮手道別;相約五年後:「紅樓再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