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始佛教者,即是金剛一乘無邊門(22)
2008/07/14 12:17:46瀏覽628|回應0|推薦2

(1)
雜阿含卷14,第351經
如是我聞:一時,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住捨衛國象耳池側。
爾時,尊者那羅語尊者茂師羅言:
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
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
尊者茂師羅言:
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
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說有。
復問:
尊者茂師羅 ! 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耶 ?
尊者茂師羅答言:
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
復問:
尊者茂師羅 ! 有滅,則寂滅、涅槃,說者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 ?
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第二、第三問亦默然不答。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汝今且止,我當為汝答尊者那羅。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
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
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
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者,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 ?
尊者殊勝言:
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
尊者那羅言:
所說不同,前後相違 ! 如尊者所說,有滅,則寂滅、涅槃。卻復言,非漏盡阿羅漢耶 ?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
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
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
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不得漏盡阿羅漢。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那羅言:彼尊者殊勝所說,汝復雲何 ?
尊者那羅語尊者阿難言:尊者殊勝善說真實,知復何言 !
時,彼正士各各說已,從座起去。

這段的主旨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已滅,不住三界入涅槃者,卻不得漏盡。
歐買尬 ?!
所以,由這段可知,異部宗輪論所提到的「大天五事」,可信度極高。
而這位「大天比丘」所言,和這段雜阿含完全吻合,可說是見解非凡也 !
所謂大天五事者,就是這個很有名的偈---
「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
而這個「餘所誘(魔事)」加上「道因聲故起」,和楞嚴經卷 7 這句---
「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趣向菩提,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意境似乎是相同的哦 !
而這個「猶豫」,和楞嚴經卷 4 這句---
「佛告富樓那(阿羅漢),汝雖除疑,餘惑未盡。」---意境似乎也是相同的 !
而這個「他令入」,和楞嚴經卷 5 這一大堆---
「如來印我、印成無學、如來親印、得親印記、親印我心」---意境似乎也一樣 !
「大天五事」發生的時間點,和「文字化四阿含現世」的時間點幾乎是相同的,
也就是,這 2 件事的「原始程度」是一樣的。
這段雜阿含只是暗示,出離三界,不代表漏盡。但光憑這點,並不能得到「五事」的結論。
而五事中的這二個,卻和楞嚴經之間,有著不可思議的默契,可見...
這位大天比丘,有可能見聞過類似楞嚴經的大乘經哦 !

(2)
台灣九成的學者皆高唱,佛世之時,沒有文字化的佛經。
但是四阿含卻處處暗示,佛世之時,有文字,也有佛經。
此外,連部派佛教也說,佛世之時,有文字,有論書哦。
部派佛教中,最有名的一派就是「說一切有部」。而說一切有部所依據的是六分阿毘達磨論。

(A)依玄奘一派所傳,俱捨論記:
集異門論的作者是舍利弗。
法蘊足論的作者是大目犍連。
施設足論的作者是大迦多衍那。
識身論的作者是天寂。
品類足論的作者是世友。
界身足論的作者是世友。
其中前三本論書,乃是「佛世之時,由佛的大弟子」所造。

(B)依西藏稱友所傳,俱捨論疏:
集異門論的作者是大拘絺羅。
法蘊足論的作者是舍利弗。
施設足論的作者是大目犍連。
識身論的作者是天寂。
品類足論的作者是世友。
界身足論的作者是富樓那。
其中前三本,加最後一本,共四本,乃是「佛世之時,由佛的大弟子」所造。

(C)依龍樹,大智度論卷2:
「有人言」,六分阿毘曇中,第三分之分別世處是大目犍連所作。
六分中,初分是世友菩薩及某阿羅漢所作。餘五分是諸論議師所作。
龍樹「聽說」,六本之中某一本中的一部份,是「佛世之時,由佛的大弟子」所造。

由以上(A)、(B)、(C)三說得知,部派佛教也認為,佛世之時,有文字,有論書。
既然有文字化的論書,為什麼不能有文字化的佛經呢 ?

(3)
印順法師在其著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4章(第123頁)中說:
「舍利弗(Sariputra)、大目犍連(Mahamaudgalyayana)、
大拘絺羅(Mahakausthila)這三人是佛世之時的大弟子,
所以西藏稱友所傳,有大拘絺羅,而沒有大迦多衍那(Mahakatyayana),
比玄奘一派所傳更為合理。」

諸位仁者, Mahakatyayana ,不就是那位「論議第一」的大迦旃延嗎 ?
這位大迦旃延,似乎比大拘絺羅更有名氣吧 ?!
好歹人家號稱「論議第一」,請問大拘絺羅是什麼第一呢 ? 呵呵呵...
所以,依印順法師個人的邏輯來解釋,玄奘所傳,才是更為合理的哦 !
只是印順法師一時不小心,忘了 Mahakatyayana 這個人是誰而已。
此外,印順法師又以「龍樹大智度論」加「西藏稱友所傳」,來攻擊「玄奘一派所傳」,
他認為施設足論,不是大迦多衍那所造,而是大目犍連所造。
諸位,眼睛睜大看仔細哦 !
大智度論的「有人言」 3 個字,表示龍樹本人並不為這個傳說背書。
而印順法師寫作引用時,故意把原文這 3 個字刪除,似乎有「誤導眾生」之嫌哦 !
這對玄奘一派,不太公平吧 !
(甚至龍樹也暗示了,除了初分是世友菩薩和某阿羅漢合作完成外,其餘五本中,
不是菩薩也不是阿羅漢所作。而且,聽說只有第三本的「一部份」是大目犍連所作。
那「另一部份」呢 ?)
對了 ! 玄奘所傳,集異門論是舍利弗所造。西藏所傳,則是大拘絺羅所造。
當本姑娘也期待印順法師順便分析一下誰比較合理時,印順法師卻說:
「其實,在阿毘達磨學系中,舍利弗與大拘絺羅,早就難於分別的了。」(第134頁)
呵呵呵...,真是輕描淡寫,雲淡風輕,一句話就解決了 ! 真是令人失望的詭異標準 ?!
所以,印順法師的「萬言書」,未必客觀公正,偶而也會出現主觀偏頗、標準不一,
如果你沒有能力分辨,本姑娘建議,沒有閱讀的必要。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u9650&aid=203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