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音(覺音)法師,乃是巴利五部的轉譯及整理者,相信原始佛教派皆不陌生。
他以《解脫道論》(AD 1 世紀)為底本,改造增補而造了《清淨道論》(AD 5 世紀)。
(參考網址: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24/397-492.htm)
所以,誰比較原始呢 ? 當然...不是《清淨道論》囉 !
AD 1 世紀《解脫道論》,AD 6 世紀初的僧伽婆羅翻譯,現今世上似乎僅存中文版的哦 !
《成唯識論》卷3:
上座部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恆遍為三有因。
《成唯識論述記》卷21:
分別論者,舊名分別說部,今說假部,說有分識體互不斷,周遍三界為三有因。
其餘六識,時間斷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世親攝論無文,唯無性釋有九心輪,
此是阿賴耶識。
九心者:有分、能引發、見、等尋求、等貫徹、安立、勢用、返緣、有分心。
《唯識樞要》卷3:
上座部師立九心輪:有分、能引發、見、等尋求、等貫徹、安立、勢用、返緣、有分。
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
《解脫道論》卷10:
(1)有分心者,是於此有根心如有牽縷。
(2)轉心者,於眼門色事夾緣故。以緣展轉諸界,依處有分心成起有分心次第,
彼為見色事成轉生轉心。
(3)轉心次第依眼應轉,現得見生見心。
(4)見心次第已見以心,現受生受心。
(5)受心次第以受義,現分別生分別心。
(6)分別心次第以分別義,現令起生令起心。
(7)令起心次第以令起義,由業心速行。
(8)速行心次第以速行義,不以方便生彼事果報心。
(9)從彼更度有分心。
...如是,彼「夾勝心起」可知。
從以上比對得知, 1 世紀的《解脫道論》和 7 世紀的《唯識樞要》等,
對上座部見解的紀錄,幾乎完全吻合。可是,卻和 5 世紀的《清淨道論》,
有不少的出入哦 !
《清淨道論》的十四行相:
結生、有分、轉向、見、聞、嗅、嘗、觸、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死。
「九心輪」和「十四行相」,誰比較原始,應該不用再贅述了吧 ?
九心輪,很明顯有「前後次第的動態相生」。
十四行相中,「見、聞、嗅、嘗、觸」這 5 個,
請問,有「前後次第的動態相生」嗎 ?
很明顯,多出來的「聞、嗅、嘗、觸」這 4 個,是不合邏輯的 !
此外,《清淨道論》的十四行相,和《解脫道論》、《唯識樞要》等的九心輪,
相較之下,前者刻意多出了「結生、死」這 2 個。
看仔細哦 ! 九心輪,是為了說明「夾勝心起」的過程,
而「夾勝心起」和「生死」,似乎是毫無關聯的二件事吧 !
所以,「結生、死」這 2 個,突然出現在這裏,也有點不倫不類。
《解脫道論》卷10
問:何譬喻。答:
如王殿上閉城門臥。傴女摩王足。夫人坐。大臣及直閣列在王前。聾人守門依城門住。
時守園人取菴羅果打門。王聞聲覺。王敕僂女。
汝當開門。僂女即奉命。以相貌語聾人言。聾人解意。即開城門。
見菴羅果。王捉刀。女受果將入現於大臣。大臣授與夫人。
夫人洗淨。或熟或生。各安一處。然後奉王。王得食之。食已即說彼功德非功德。
還復更眠。
如是如王臥。如有分心可知。
如守園人取菴羅果打門。如是於眼門色事夾可知。
如王聞彼聲。王覺。教傴女開門。如是以緣展轉界。依處有分心起可知。
如傴女以相貌教聾人開門。如是轉心可知。
如聾人開門見菴羅果。如是眼識可知。
如捉刀女受彼果將現大臣。如是受持心可知。
如大臣取果授與夫人。如是分別心可知。
如夫人洗淨。或熟或生各安一處然後與王。如是令起心可知。
如王食彼果。如是速心可知。
如王食已說彼功德非功德利。如是彼事果報心可知。
如王更眠。如是有分心度可知。
解脫道論---AD 1 世紀的阿羅漢---優婆底沙,把「有分心」比成「臥眠之王」。
八識規矩頌---AD 7 世紀的大乘天---玄奘,把「阿賴耶識」比成「淵深主公」。
這二位上人,似乎存在一種不可思議的默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