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皆是普賢威神之力(14)
2008/06/11 09:48:53瀏覽387|回應0|推薦1

法華經方便品
佛告舍利弗,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
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
亦以三乘教化眾生。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號名曰華光,當度無量眾...
華光佛所為,其事皆如是,其兩足聖尊,最勝無倫匹。

諸位仁者,看仔細了 ! 整本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授記的所有當來諸佛之中,
只有「華光如來」一尊,佛用「最勝無倫匹」來形容,其他的如來,皆無此殊榮,
為什麼 ? 呵呵呵...
諸位仁者不妨再查一查,整本法華經中,所有的當來諸佛之中,
剛好,也只有「華光如來」一尊,有此「說三乘法」的本願哦 ! 真是無巧不成書呢 !
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就是...
因為舍利弗「有」此本願,所以佛才說妙法蓮華經,
因為大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等諸大聲聞,「無」此本願,
所以他們在信解品中說,「不求自得」。
(這些人,全是沾了舍利弗一人的光,故得授記。)
換句話說,十方三世諸佛淨國中,沒有三乘法的地方,就沒有法華經。
沒有說前,就沒有顯今,所以本姑娘不斷強調,「說前加顯今」,
才是如來「甚為希有」之處。
「說前」或「顯今」,都沒什麼了不起 !

也許,有人會問,其他當來諸佛世尊的國土中,也有聲聞眾,為什麼沒有三乘法 ?
呵呵呵...本姑娘在前幾集中,非常堅持「四分判教」的重要性,就在這? !
世間庸俗的「三分判教」,無法解釋為什麼有的佛國,明明有聲聞眾,卻沒有三乘法 !
諸位仁者,三分判教,判不出天台的「通教」,也判不出賢首的「始教」,
而「通教、始教」,就是諸佛專門為聲聞眾而設計的「大乘法」,
(換句話說,在當來諸佛國土中,學通教或始教的人,稱為聲聞,而非菩薩。)
因為天台、賢首都能夠「緊緊鉤住」法華經的「上藥草」三字,所以看穿了這個秘密,
故而發展出「細膩無比」的四分判教也 !

在解說本姑娘「第10集最後4句」之前,先來談談常不輕(比丘或菩薩)......
常不輕比丘有三個很突出的特色,
(1)常被罵詈,不生瞋恚。
(2)避走遠住,猶高聲唱。
(3)常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諸位仁者,現在請「緊緊鉤住」本姑娘第7集中所引的「如來壽量品」這句......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心,皆得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那麼,你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
常不輕比丘的第(1)個特色,就是柔如。
常不輕比丘的第(2)個特色,就是直心。
常不輕比丘的第(3)個特色,就是「護法」功德。
第(1)個特色,只要你不是腦殘就看得懂。
第(2)、(3)個特色,就得好好體會一下了...本姑娘的獨家見解來囉 !
所謂「直心」,沒有絕對精準的定義,有直心的人,表現出來的行為也不盡相同。
但常不輕比丘的直心,表現出來的行為卻是---「不斷挑釁、把人逼瘋」!
明明已經被打成豬頭了,增上慢人都打到手痛了,常不輕卻還不放棄---
高聲「激怒」!
是故,本姑娘盛讚其「直心」!
諸位仁者,常不輕比丘的直心,就是為了心中所堅持的理念,絕不退縮,
即使這個理念,是眾人所不認同的,一樣打死不退,「挑釁」到底 !

為什麼常不輕比丘要對「計著於法」的增上慢人說---
「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呢 ? 因為...當時,
有 A 派人,獨尊妙法華經。有 B 派人,獨尊解深密經。有 C 派人,獨尊無量壽經。
A派人說,「只有持妙法華經的人,才能成佛。其他,不能作佛 ! 」
B派人說,「只有持解深密經的人,才能成佛。其他,皆非無上 ! 」
C派人說,「只有持無量壽經的人,才能成佛。其他,遙遙無期 ! 」
所以,常不輕比丘對A、B、C三派的人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 」
(難怪會被打成豬頭 ! 呵呵呵...)
常不輕比丘,一次護三經,所以本姑娘說,這就是「護法」功德。
其他人,是護一毀二,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這就是「計著於法」。
是故,常不輕比丘,「如來壽量品」的三個條件全部符合,
得「威音王佛」護念,增益壽命。
又因為,常不輕比丘「未」善行菩薩道,不專讀誦,所以...「威音王佛」火大了,
強迫一個「素來不專讀誦」的笨蛋比丘,「一次給我受持20千萬億偈」!
常不輕比丘盡能受持,一句一偈緊緊鉤住,
從此以後,釋迦牟尼佛幫他改名為常不輕菩薩。
此外,也因為「緊緊鉤住」又「為他人說」,所以...
常不輕菩薩能蒙「 4 千億尊」諸佛護念。
不像常不輕比丘只蒙「 1 尊」威音王佛護念。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u9650&aid=1949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