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7 22:41:18瀏覽2412|回應6|推薦43 | |
今天去101大樓附近。 這棟樓在101斜對面,前面是寬敞的大馬路,沒想到後面緊鄰著一畝田。是的,一畝田,就像你們會在台北小巷子的空地旁看到的小雜草堆,或者二十坪的小田地,就在101大樓對面的小巷子裡,就在高樓的後面。看到心理還蠻興奮的,就像小朋友找到自己的秘密基地,目不轉睛地欣賞這高樓環繞的田地。真希望這田地能永遠存在這裡,當作稀釋銅臭味的芬多精製造機,會呼吸的調節器。 場景拉到馬祖。許多人大概這輩子都不曾去過馬祖,或者待在馬祖的日子不會超過一個星期。當兵的不算! 從事社區營造第一年的時候,我參與馬祖的計畫,每個月會呆在那裡十天左右,跟縣府官員互動,也跟工作室旁邊的鄰居聊天。這是社區營造的方式,活在其中,從他們的眼光看世界、看問題,有點人類學的模式。 馬祖縣,喔,不,是連江縣,不管是台灣國還是中華民國,沒有「馬祖縣」這行政單位,只有「連江縣」,隸屬「福建省」,有趣吧!福建也是我們的!連江縣政府的機關所在地,位於南竿鄉介壽村。南竿鄉是馬祖最大的島嶼,也算是行政經濟中心。當時我們在馬祖的時候,他們興起一股「正名運動」,將「仁愛」、「介壽」、「復興」等充滿部隊口號的名稱改回原本自己的名字。 介壽村原本叫做「山隴村」。後來改名一窩風,介壽村裡面距離村中心較遠的一個斜坡路段居民,也想找回自己的名字,叫做「中隴」。其實南竿鄉中間是花岡岩山,我覺得蠻適合進行賽車的,蠻有電動玩具賽車的感覺。他們的村落都散佈在海邊,早期山路交通沒有打通,基本上各村老死不相往來,因為多是與大陸故鄉往來,馬祖原本只是漁人的避風港。各村要往來也是從海上交流,有趣吧,搭個小竹筏,或者小舢舨,順著海邊划到隔壁村落去。 後來軍事戒嚴,嚴禁海上交通,才開始慢慢開發山路。但因為戒嚴,所以村民都不知道怎麼「走」到隔壁或鄰近村落去,因為管制很多。會走動的多是台灣去當兵的軍人,當地民眾真的多數不會走陸路。後來解嚴了,大家才開始路上交流。 其實台灣解嚴之後,馬祖還在戒嚴,但是與大陸的海上貿易開始越來越興盛,走私、偷渡(早期叫投奔自由),很平常。部隊也管到不想管,不敢管了。 不敢喔!因為要寫很多報告,要跟很多長官說明如何與「匪軍」「匪民」接觸,煩死了!尤其是「投奔自由」,聽以前部隊的中校長官說,當大陸漁民要強行登岸的時候,剛開始開機關槍掃射海面,阻止前進,但他們真的跟蘇貞昌是好朋友,「衝衝衝」地不管子彈,我軍也不敢真的打死人,否則引起國際紛爭,那又吵不完了。所以當「反共義士們」的船要靠岸時,就看一群阿兵哥拿著步槍,用其槍托的部分,猛搥猛打「鐵殼船」或者漁船,嘴巴不時喊著「不要上來」、「不要上來」、「拜託拜託」、「求你們不要上來」! 瘋狂嗎?真的瘋了,上來的就帶到看守所,準備遣返,大陸客也覺得上來沒怎樣,又有東西吃,來一次吃幾餐,都比家裡吃得好,也不賴!所以常客不少。 回到正常的市民生活。 山隴村,也就是介壽村。 縣政府是一棟現代無聊的方塊建築,就是很公家機關的無聊。但有趣的,是他前面有一畝田,中間分成許多小塊面積,周圍的民眾去耕種。我不知道這習慣有多久了,但就是覺得有趣,讓我想起周朝的「井田制」。 當時也在吵說要不要遷走這畝田,正反意見都有。贊成遷走的,認為農業已經衰敗,不如大家收一收,專心做生意來得好些,再說,沒有一個村子或都市有田地的,應該要「現代化」!而最比較能說服我的,是農田施肥的肥料太臭了,因為都是用「有機肥」,也就是糞便、廚餘,因此堆在農地旁邊,夏天時,味道真的很驚人! 反對遷走的,認為這是一個集體生活記憶,不應該為了發展而犧牲,再說,就是因為沒有一個都市聚落有這樣的景觀,更是要珍惜,作為吸引觀光客的資源! 許多社區營造的空間學者一看到這畝田,興奮地不得了,他們一直建議縣府不要遷走,以免破壞這最具有生活文化特色的風貌。 你們認為呢? 我看到101大樓對面這一畝田,想起了遙遠的馬祖介壽村的這一畝田。儘管馬祖再怎麼說都不過是一個三千人口的「縣」,介壽村人再多,不過數百人,但是「都市」與「農田」的組合,倒是讓我想了許久。 當「空氣污染」、「環境污染」成為顯學,我們應該對「都市」有一個新的定義,或許未來都市都必須強制規劃有「田地」,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 這與規模經濟大相違背,但這與當前「有機」、「環保」、「反拖拉司」等議題精神相符合,也是降低都市空氣污染的一個方法。 一如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與攝政公園,以及倫敦住宅區中間都有一座花園。 為什麼我們不能在都市區域裡好好規劃出「農田」? 所以,看到101前面的一畝田,我也希望市政府別發神經地將他變更為商業區,因為好好規劃一下,整理一下,這畝田會成為很耀眼的特色,搭配象山的綠色景觀,讓金融中心有一些自然的味道。再說,這一區域原本都是水田,老爹說,當時如果買一塊地,現在早發了。可惜,我們家跟投資理財無緣,除了我媽有偏財運外,其他人都是要苦幹實幹才能賺到錢。 鏡頭再拉到台北車站附近,北平東路,杭州北路,紹興北路一帶,也靠近「華山藝文特區」,後面也出現了一條綠色公園,原本台鐵房舍拆掉了,變成一片綠地,剛完成,上次去文建會交報告時看到完公的樣子,有點失望,因為台灣的「公園」真的很不綠色,都是柏油路、木頭步道,就是很少綠色草地。這畝田地的存在,更顯得珍貴了,因為他就是充滿著這麼自然的綠色植物,古樸的竹架子、可愛的綠色網子,就是這麼真實、不做作。 台灣四面環海,但我們跟海很遙遠,到現在都沒有成熟的海洋休閒業,遊艇都是造給歐美人士的,島內不興盛這玩意。「藍色公路」喊了十幾年了,一點動靜都沒有,台北市別提了,淡水河能把遊艇業者玩垮,政府也是了不起啊! 我們真的與「自然」很遙遠,台灣如此,馬祖也如此,這真的是農業民族的宿命嗎?不是,而是我們已經喪失海洋精神了,「海洋精神」只是喊爽的。 別忘記,福建泉州在南宋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商港,福建有一處阿拉伯族群的村落,中國的航運業可是很早就很發達的,國內外的歷史學者也承認「海上絲路」,我們真的跟西亞國家很親近,很想知道當時宣布海禁的政府,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唉~ 看著這個孤單的101,發現對面這畝農田,突然覺得101不再孤單,不再庸俗,因為他有植物陪伴,一如本身的結構造型以竹節的概念設計,他有象山的陪伴,他有五十年前水田靈魂陪伴。 我開始喜歡信義區,喜歡101了,因為這畝田,自然、不做作地躺在那裡。建議各位下次一個人去散步,徜徉在高樓大廈群的懷抱裡,在這一畝田地旁,靜靜地看看它。 (照片為當時在馬祖的工作室,佔用他們文化局的工作站,木造的房子,很吸引人,那是重建過的石頭與木頭合造的房子)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