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者不知」---布衣九式(九)誰來服務?沒有能力就是不道德
2006/04/26 11:30:37瀏覽3058|回應0|推薦5

 

「知者不知」---布衣九式(九)
 
  (九).誰來服務?沒有能力就是不道德

  當孫文哲學提到有服務百人能力應為百人服務,有服務千人能力當為千人服務時,已經指出了能力是作為服務的先決條件。

  久受孔丘、釋迦、耶穌等唯心論調影響的善良人們,總是對有能力者懷著戒心。尤其嬴政、拿破崙、希特勒的「能力」,更是大家所不敢恭維;於是乎諸如「能力再好,品性不好也是枉然」一類底
道德掛帥論就此囂上雲天。僅僅是由於對這些出軌的「有能力者」底恐懼,便使得人們忘了眾多先知先哲的傑出「能力」,而不顧所謂道德良心的實際效率如何,一味地強調道德低貶能力。

  孔丘、釋迦、耶穌的失敗就在於把精神超脫於肉體之外。如果有所謂靈魂的話,那必然要藉著形體(生命)才能發揮它的作用,脫離形體就成了游魂而已
一種自己也無法決定去向的質素。心理學的研究己經明白告訴我們,人的精神狀態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能完全超脫於肉體之外,那不可知的因素正巧妙地連接了肉體與靈魂的縫細。假如我說思想是肉體化學作用下的一種脈衝,你也不必覺得驚訝;人不過是具有「部份自我修改程式」效能的生化「機器」而已,我們的種種想法、觀念,正像形形色色的程式一樣,根據各自不同的價值順序,排列在我們的「思想」中。所謂道德良心不過是一種提供給大眾的標準程式,這些程式正是前代具有特出能力者所建立的。因此,能力並不可怕,誤用才真是教人心驚肉顫。嬴政、拿破崙、希特勒的為禍並不是能力不足取,而是其他卓越的能力未能發揮他們正確有效的力量

  人的行為是對外在刺激的反應,除了少部份影響多數人權益的特殊行止必須通過團體規範之外,個人對自我行為具有絕對自主權利。可惜的是,很多人並不明瞭,常常對行為主動者有許多不合宜的要求,甚至行為主體者也在外來壓力下屈服,進行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本份」。所謂不屬於有兩層意思,一是行為本身不是自己的義務,二是行為並非出於自我意志的選擇。

  以坐車讓座為例,讓座是一種善意體恤而非義務是可以確定的〔非博愛座〕,受惠者對於他人的善意有適當感謝是最基本的禮貌。可是有些人老大不客氣地把別人的善意看做是「應該的本份」,而另有一些人則是基於「不好意思」不做的心理,謙之讓之。貌似美好的良行,背後卻隱藏著這許多曲折,無怪乎莊周會批評儒家的「虛偽」不實了。講到對人性的了解,莊周比孔孟高明多了;如果今天布衣來讓座,那不過是因為我願意這樣做,我選擇了一種體恤別人的方式,至於我的「人格」、「修養」並不會因此而比較「高尚」。惑於道德之名的人,他們的行為容易給人一種「習慣性虛假」底印象。當然,若是以單一行為對社會的影響而言,他的這些「善行」無疑是有貢獻存在的,他個人行事動機並不需要深究;但對行為研究者來講,動機的差別是極具意義的。何況有些行為並不是獨立事件,如果善行的目的只是在獲取更高的利益,那麼類似「吃人的禮教」這種惡行惡狀就呼之欲出了。也因此,老聃終於說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樣的話語。

  孔孟的傳善之心,仍有可取之處,但卻忽略了假善為惡的可能。幾乎所有形而上的呼聲都犯了相同毛病,為善成了生命的另一種負擔,這可不是平凡百姓所擔得起來的。為善並不能做為一種責任、天職,只能是一種提供選擇的行為方式;我們儘可以高高興興去做許多的事,沒有負擔,不需要勇氣,只不過是我們願意這樣做,一種心靈的自然反射而已。當我們提到某些特出人士,他們的付出、奉獻,那是作為
一種參考一個學習的機會一些選擇,而不是一具十字架。過於強調犧牲,如父母之為子女所做的種種,不但形成為人父母者的負擔,更容易產生種種過當行為,甚至於某些為人子女者,竟以為父母的犧牲是一種「應該」具備的責任。除非父母本人願意,沒有人有資格要求他們犧牲自己,成全子女,他們只要盡了父母生養本份即可,而犧牲是遠遠超過本份的。反過來講,只要願意,我可以去愛任何人,為他付出甚至犧牲。付出的主動權在於自己,但我卻無權要求對方相對地來愛我,為我犧牲,除非他「自己」願意這麼做。要是我有所付出、奉獻,那也不是為了尋求得到一些回應,假如幸而得到回應,那麼就在心裡興起一絲「溫暖」感覺吧!

  其實道德良心等等,都是用於律己,而不能用來約束他人。如果認為這些很重要,也只能透過己身的示範作用,來引起別人的迴響,而不是要求別人遵從,凡是用來律人的工作,只能述之於一板一眼的法規。所有人類問題,只能透過更多了解,找出更有效底途徑,而後藉法規制度解決問題。道德良心等等
思想律動,只有在成功的教育下,才能有它的影響力。而教育卻是屬於前社會階段(養成準備階段),社會問題可沒辦法等待多數人都養成特定「道德水平」;回到前述讓座問題,絕不是「心」的問題,而是「行」的問題,運輸業者並沒有提供足夠的座位空間,擠沙丁魚的運輸環境,服務品質根本就是不及格。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請讓座老弱婦孺」的口號,而是「請提供充足座位」這個基本需求。

  至於犧牲,犧牲是不得已的手段,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要輕言犧牲。犧牲是非常狀態下的應變措施之一(並非唯一),只能於必要時為之,絕不能長期而普遍的鼓吹。因為先有不負責任的人存在,才有更多人要去犧牲、奉獻。鼓勵犧牲的另一面,是不是等於在鼓勵更多人先不負責任呢(因為總有人善後)?要是兩千多萬人裡面,混飯吃的人數比例能降到一半以下,我們一定比現在更有成就。到了主要機構都負起責任來了,這個世界就看我們表演了!那裡需要多餘的犧牲、奉獻呢?能負起責任來,就足夠了!

  海峽兩岸均曾濫起犧牲的變奏,而國土蒙塵依舊。布衣要提出新時代的道德觀:沒有能力就是不道德,想要在各自職位上服務,就得表現應有的能力水平,有人說垃圾是錯置的人材,在這個觀點下,每個人必然要在自我能力水平下服務(工作),能力是做為服務之用,而不是用來掠奪(財富、權力...),沒有能力、不賢不能的人,大家要設法讓他們站(佔)不下去,賢能站得出來,才有所謂選賢與能。而強者表現出能力,並不是想與弱者奪取利益,而是要扶持弱者,甚至增進他們的能力水平。歷史上能夠扭轉局勢改變人心的事件,都是當代能人挺身而出,用他們傑出能力彌平禍端。能力當然可以培養改進,每天出現你我腦中的許多念想,若只是想想而已,永遠是遙遠的空中樓閣,而你我的行為能力,自然無法在念頭裡茁壯。就如運動可以健身一樣,只有著手去做,你我的能力才可能有所增長。別老是站在巨人肩上「享褔」,崇拜他,就超越他,成為新一代的墊腳石,為你我走出兩岸中國人的新世紀吧!

 後記:本系列文字初成於1986年,一直收納在個人文稿
    中,於2000年修改部份事例,在夢寫家網站對外
    交流〔改版後未重新投稿〕。2003年再將之局部
    收錄新近事例,置於個人奇摩網頁之中與有緣者
    分享。由於奇摩關閉個人網頁服務,因此再加上
    部份新近事例(黑體字部份)文中觀念、想法受
    益於莊周、孫文、佛洛姆頗多。

    莊周作品眾所周知,佛洛姆著作:「逃避自由」
    「襌與心理分析」對啟迪思想很有幫助,
    順此推薦給大家(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yamboy&aid=25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