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25 17:16:52瀏覽613|回應0|推薦4 | |
下文中提到75年金鐘獎,因為九成文字寫於75年,只是加上2004年內政部戶政司這件時事而已。對象是懷有帝制時期「長官」情結者,可不是針對任何個人特別量身訂做。(但也於2004年在校內老師與校長爆發紛爭時派上用場,該校長終因不適任而解職!) 文中只是點出「長官」在民主時代對自身責任應有的體認與分際,一點也沒有「罵人」的企圖。我們尊重的是領導者帶領組織成員「一起努力」的「辛勤付出」,是領導者在職務中所表現出來的責任感,可不是對他的「身份」必須立正站好;論地位,領導者跟所有人都一樣,都只是組織成員中的一份子而已。只有責任輕重,沒有誰大誰小的問題。 前些時候民進黨呂大嘴,才說出「以下犯上」的大笑話。民主時代本來就是以民為尊,若以傳統「官」比大小的觀念思考問題,可是會常常鬧笑話的。比如桃園縣最高階的「官」應該是縣長吧,但朱立倫也不過是桃園縣民的公僕而已,頂多算是公僕中的領班或總管而已,做不好可得隨時小心縣民以飛蛋侍候。
桃園縣長都如此了,當個「小小」的校長、主任就錯以為自己是什麼了不得的「大官」,豈不是世紀大笑話嗎?〔小小校長、主任算什麼!在89年曾以桃園縣校長、資訊人員mail清單傳寄全縣各國中小〕
淺水扁不是一直抱怨在電視上被人從早罵到晚嗎!總統都這樣了,其他小蝦米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不懂得檢討自己那裡沒有做好,又霸道到不能接受別人不同看法,不灰頭土臉還真是很難呢!
布衣 2004 11-10 -------- 「長官」是用什麼做的?做什麼用的!
早年金鐘獎、金馬獎典禮中,「感謝長官」一詞經常不絕於耳;尤以75年金鐘獎頒獎典禮的馬拉松式謝詞為個中之最,一度使得「長官」成了最轟動的每日一詞,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更有人訕笑不已;而2004年九月底戶政司長再度讓「長官」的用途引起社會關注,混亂之餘,人們慣常忘了問一問:「長官」是用什麼做的?做什麼用的!
無疑的,長和官在中國文化裡跟「神」、「仙」、「帝」、「王」這類字眼一樣,都有著崇高的氣氛和權力的意徵。然而中國字的歷史太長了,時間更迭之下,「字」的意義難免會產生變動。在民主時代的今天,「長官」的意思和帝王時代自然會有所不同;在從前「長官」的權力比重遠大於責任密度,官越大,越清閒,是常有的事;到了今天,職位的賦與便伴隨著責任的加掛,「權力」不過是發揮職務效能的副手罷了。換句說:職務越高、責任越重,對責任的行使必須越慎重。往往職權的力距,會使得微小的決定,產生鉅幅的影響。
用這樣的觀點看來,「長官」是用「責任」做成的,是做「服務生」用的〔店小二懂嗎?〕;也就是要更費心取得組織中成員的認同,而不要誤以為自己是「老大」----如同孫文所說的:『有服務千人的能力,當為千人服務』一樣。但可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以為長官是用「權力」做成的,做「大老爺」用的。
願所有懷著舊觀念的善男信女們,睜開眼睛好好看清楚,「長官」在這個民主時代裡,到底換了個什麼樣的新招牌。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