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05 09:24:39瀏覽626|回應0|推薦0 | |
臺灣日治之前的道路建設貧乏,中央山地阻隔島嶼東西,平行排列的河川形成南北通行的阻礙,先民選擇由海洋近岸航行,反而較陸路快速便利。清代的臺灣後山除自然地形限制外,對外來人不太友善的各族原住民構成另外一項障礙,所以對外交通以海路為主,船隻上岸的地方多選擇溪口,如美崙溪、花蓮溪、豐濱溪、秀姑巒溪溪口,蟳廣澳則是以天然灣澳供停泊。 往後山的海路,康熙年間藍鼎元東征集記載,海路由北而南,「船隻惟候夏月風靜,用小船沿海墘而行,一日至山朝社(三貂社),三日至蛤仔難(宜蘭),三日至哆囉螳,三日至直腳宣。」南路從安平出發,「沿海邊而行,至沙馬磯頭(鵝鑾鼻),水道十二更,又向東轉行山背,當用南風,迥蟒卒、老佛、大紫、高肅、馬間、卑南覓山外,水道十更,復至薄辦社,水道三更,…沿海北向,直至崇爻之石門港口。」噶瑪蘭族的南移、西拉雅族的東遷、嘉慶17年(1812)的李亨、莊找、道光5年(1825)的吳全、蔡伯玉,都是走海路,光緒9年(1883)來花蓮宣教的馬偕亦是如此。 陸路方面,周鍾瑄主修,康熙56年(1717年)完成的諸羅縣志云:「由斗六門山口東入,渡河拔泉,又東入為林圯埔(竹山),亦曰二重埔,土廣而饒,環以溪山,為水沙連及內山諸番出之口,險阻可據,有路可通山後哆囉滿。」 黃叔璥康熙61年(1722)6月起所記之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或云:瑯嶠山後行一日至貓丹,又二日過丹哩溪(牡丹溪)口至老佛(觀音鼻),又一日至大烏萬社(大鳥),又三日過加仔難社(金崙)、朝貓籬社(太麻里),至卑南覓社。…由卑南覓一日至八里們(八里芒),又一日至加老突,…至打水安一日,又二日至芝母蘭,共五社,又行五日至直加宣社。」 康熙時的渡臺禁令和漢番分界政策,使進入後山成為危險且違法的行為,即使有人冒險前往,亦屬少數,諸羅縣志的後山道路語焉不詳,番俗六考聽說的路線大致沿海岸而行,只是路徑,稱不上道路。 同治13年(1874)發生牡丹社事件,閩浙總督沈葆楨受命防衛臺灣,奏請開築後山道路,所謂後山道路有三,曰南路,曰中路,曰北路,花蓮縣志載:「南北中三路開道兵工,同治十三年九月始進,光緒元年五月,略呈聯絡之事,光緒二年十二月,三路之工,先後報竣。計南路由候補同知袁聞柝率綏靖軍三營分兩路開,一自赤山起,至卑南止,長凡一百七十五華里,袁自督成之,一自射寮起,亦至卑南止,長凡二百一十四華里,張其光督成之。北路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率綏遠軍十三營,自蘇澳起,至奇萊止,全長二百華里,羅自督成之。中路由總兵吳光亮率飛虎軍三營,自林杞埔起,跨中央山脈,至璞石閣止,全長二百六十五華里,吳自督成之。」南路有兩條,袁聞柝所開起自鳳山,經赤山、崑崙坳(古樓)、諸也葛到卑南,張其光所開起自恆春射寮,經南崑崙(姑仔崙山,達仁鄉與春日鄉的界山)、古阿崙(姑仔崙舊社)、虷仔崙(金崙)至卑南。 沈葆楨定下的後山道路規模為「平路寬一丈,山蹊寬六尺,俾便輿馬通行」,遇到中央山脈險峻的地形,很難貫徹這個要求,遇有難通行之處,因地制宜,屈從地形。是以鳥線一道,平民來往不甚方便;又沿途須設營盤屯兵衛戍,因抽調移防或缺餉,屯兵不足,甚或癘疫流行,屯兵病死,監護無人,路遂廢。 胡傳光緒20年(1894)編著的臺東州採訪冊所記,舊通臺東之道有六: 「一由恆春縣出東門東北行十三里至射麻里(永靖),又二十里至萬里得(長樂),又二十里至八磘灣(九棚),又北二十五里至牡丹灣,又二十七里至阿郎壹溪(安朔溪),又十里至巴塱衛(大武),又五十里至大麻里,又四十里至埤南:此由恆春沿海北達埤南之舊道也。」光緒3年(1877)修築瑯嶠卑南道,此與黃叔璥番俗六考所載之道路略同,起自恆春東門,沿200縣道東行,經滿州出八瑤灣,沿海岸北上牡丹灣、觀音鼻,越塔瓦溪到南田,沿臺26線及臺9線到臺東市。旭海到南田段無公路可通,現被稱為阿朗壹古道。 「一由恆春(縣)北五十里之楓港東北行十里至射不力(新路),又北十里至圓山下(伊屯部落前方小山丘),又五里至雙溪口(雙流),又十里至武吉山,又十里至大雲頂,又十五里至英華嶺,又十里至魯木鹿山,又東十里至阿郎壹溪,又北十里至巴塱衛:此通判鮑復康所開之道也。」此條楓港卑南道,以社路為基礎,由楓港向東北沿楓港溪開鑿,雙溪口後的路線與南迴不同,北轉繞進耆路知可山沿稜線到壽𡶛,出魯木鹿溪(達仁溪)沿海岸道路到大武。昭和10年(1935)闢壽𡶛越嶺道(南迴公路)。 「一由鳳山(縣)東三十里之下淡水東行十二里至赤山,又十里至雙溪口(來社溪、大後溪匯流點東北邊),又五里至內社(舊來義),又十五里至崑崙坳(古樓社),又十里至大石岩(七佳溪上游支流旁,中央山脈主稜西麓),又四十里至諸也葛(那保那保溪、大里力溪匯流點上方,大里力山東邊長稜上),又東二十里至虷子崙:此同知袁聞柝所開之道也。」後山南路之一,又稱赤山卑南道,現稱崑崙坳古道,同治13年(1874)7月動工,11月完工,因牡丹社事件日軍撤離,外患壓力緩解,又因發生獅頭社事件,光緒元年(1875)6月沈葆楨將赤山卑南道的兵力移往枋山,道路遂廢。日治時利用部分崑崙坳古道路線作為理蕃道路,西部自潮州經來義至古樓,東部自金崙經近黃至諸也葛,橫越中央山脈的路段棄置不用。 「一由鳳山(縣)之下淡水東行三十里至射寮(枋寮鄉射寮),又八里至紅泥嘴(枋寮新開、禮寮間),又十六里至立里社(春日鄉老力里部落),又九里至南昆崙(姑仔崙山),又東二十里至古阿崙(姑仔崙社),又二十三里至春望岩(大烏萬山中),又東十里至大烏萬溪(大鳥溪),又北十里至虷子崙:此總兵張其光所開之道也。」後山南路之一,又稱射寮卑南道,臺灣鎮總兵張其光率粵軍自光緒元年(1875)6月起修築,由射寮沿力里溪上嶺,翻越中央山脈主脊的姑仔崙山南腰,至大烏萬溪溪口,向北到卑南;力里到姑仔崙山段,與浸水營古道重疊。開闢此線的原因是要取代赤山卑南道,赤山卑南道過於崎嶇難行,射寮卑南道則較為平緩。但自啟工後,一直未設屯兵,形同廢棄。 「一由雲林縣東行十七里至大坪頂(鹿谷新寮),又七里至茅埔(信義鄉愛國村),又八里至紅魁頭(風櫃斗),又五里至頭社子坪(新鄉),又五里至南仔腳蔓(久美),又八里至合水(和社、同富),又十一里至東埔社心(東埔一鄰),又三里至霜山橫排(東埔斷崖至雲龍瀑布之間),又七里至東埔坑頭(樂樂溫泉),又五里至陳坑,又十里至鐵門洞,又十八里至八同關,又十三里至八母坑(杜鵑營地下方溪底),又十三里至架札(大水窟),又五里至雙峰仞,又五里至粗樹腳,又四里至大崙溪(米亞桑溪)底,又十二里至雅託(納納托克),又十三里至雷風洞,又三十一里至打淋社(塔洛木社),又四十里至水尾(璞石閣):此總兵吳光亮所開之道也。」後山中路,初闢於光緒元年(1875),正月開工,12月通璞石閣。中路既成,吳光亮親題「萬年亨衢」於大坪頂鳳凰山麓石壁,「山通大海」鐫於金銀山前陳有蘭溪畔石壁,萬年亨衢摩崖刻字,至今尚存。 後山中路的路線,有吳光亮呈稟,沈葆楨於光緒元年(1875)5月23日奏「北路、中路開山情形摺」及「北路、中路情形片」述及:「茲迭據吳光亮禀稱:自年底探路歸報後,本年正月初九日起即率勇由林圯埔(竹山)、社藔(竹山鎮社寮里)兩路分開,至大坪頂合為一路;進而大水窟(鹿谷鄉鳳凰台地大水池、蓮花池、麒麟潭),進而頂城(鳳凰村),計共開路七千八百三十五丈有奇。二月初七日,復由頂城開工,直抵鳳凰山麓(鳳凰眼);躋半山、越平溪(田底、嶺腳)、經大坵田(田底)、跨扒不坑(白不仔溪)等處而入茅埔,計又開路三千七百七十五丈有奇,兩處統計一萬一千六百一十丈。凡建塘坊八所,沿途橋道、溝壑、木圍、宿站俱漸興修;分派兵勇,自集集街起至社藔、大水窟、大坵田、茅埔、南仔腳蔓、東埔各要隘已逐節配紮。又送到查撫、水里、審鹿等三十九社名冊,計歸化番丁、番口凡七千二百九十二人。辰下方循途漸入,斬棘披荊以出秀姑巒之背;倘能因勢開通,將與北路諸軍聯爲一氣,此又中路一帶開山之情形也。」「中路一軍,據吳光亮報稱:自三月初九日起至四月初八日止,由茅埔越紅魁頭、社仔坪、過南仔腳蔓至合水止,統共開路四千六百八十丈,合計二十六里有奇,遞建塘坊四座、茶亭二所、大小木圍二座、公所二座、小營壘一座,以便往來。自四月初九日起至五月初八日止,大雨兼旬,工程稍滯。自合水起,歷東埔社心、走霜山橫排至東埔坑頭止,共開三千七百九十丈,合計二十一里有奇,建塘坊三座、石橋兩道、木柵、土圍、公所、兵房均已隨地建置。以後當再接續前進,復雇工從牛轀轆(水里鄉永興村)旁開一道,側接茅埔,分達埔里、集集、社藔、南投各處,使商旅時通。」之後的開路情形,沈葆楨及吳光亮都未留下文字紀錄。 光緒5年(1879)伊寵周等繪的臺灣輿圖並說稱中路「璞石閣起,四十里打淋社,三十一里雷風洞,十三里雅託,十二里大崙溪底,四里粗樹腳,五里雙峰仞,五里架札,十三里八母坑,十三里八同關,十八里鐵門洞,十里陳坑,五里東埔坑頭,七里霜山橫排,三里東埔社心,十一里合水,八里楠仔腳蔓,五里頭社仔坪,五里紅魁頭,八里茅埔,十四里平溪,四里鳳凰山麓,三里頂城,四里大水窟,七里大坪頂,十七里林圯埔。」補足東埔坑頭以東的地名與里程,有些地名像是西遊記裡的妖怪住所。 光緒20年(1894)薛紹元、王國瑞纂修的臺灣通志稿,列出的中路地名有部分不同:「中路從雲林縣之林圯埔東南至社寮十二里,龜仔頭十里,牛轀轆二十五里,茅埔二十里,紅魁頭九里,楠仔腳蔓十里,合水十里,東埔社心十一里,霜山橫排五里,坑頭陳坑五里,鐵門洞五里,獅頭山十里,八同關十里,雞公山(八通關山前峰)十里,八母坑十里,水崛(大水窟)十里,雙峰仞十里,坑底五里,大崙坑五里,雅託十里,神仙嶺十里,雷峯洞十里,玉屏山溪十里,奇淋山(馬戛次托溪與塔洛木溪分水嶺嶺頂)十里,打林番寮十里,黃崎十里,排山十里,璞石閣二十里。」 「一由宜蘭縣南五十八里之蘇澳沿海南行二十里至東澳,又三十里至大南澳,又三十五里至大濁水(和平),又二十五里至大清水,又二十五里至得其黎,又十里至新城,又四十里至加禮宛,又十五里至花蓮港,又二十里至吳全城,又沿山南行十五里至象鼻嘴,又十五里至鹿甲皮,又十二里至大巴塱,又十八里至拔子莊,又十五里至水尾:此提督羅大春所開之道也。」後山北路,同治13年(1874)9月初闢,成於光緒2年(1876)10月,光緒3年(1877)羅大春他調,吳光亮兼領其眾,彰化鹿港發生亂事,北路戍守盡調還,路遂廢。光緒8年(1882)4月,營官何秀林率兵百人修之,為缺屯兵,尋復閉塞。 「以上六道,皆同治十三年秋、冬以後督辦臺灣海防大臣沈公葆楨建議用重兵、縻鉅餉所開,穿番中以行;處處築堡設防,剿撫兼施,不遺餘力。然兵甫撤,而道即為番所阻塞。今皆不復能通行,前功盡棄矣。」 「今前、後山相通只三條崙一縷之道,乃光緒八年以後提督周大發、張兆連相繼開通者也。自鳳山(縣)南三十里之東港東南行三十里至三條崙,上嶺十五里至歸化門(歸崇),又東南七里至六儀社(力里社),又南十三里至大樹前,又南下嶺十五里至大樹林(浸水營),又南下嶺十八里至出水坡,又東七里下嶺至溪底(茶茶牙頓溪和姑仔崙溪匯流點的上游平台),沿溪(大武溪)東行七里至海,曰巴塱衛(大武);折而北沿海行十五里至大得吉,又北十五里至虷子崙,又北二十里至大麻里,又北二十里至知本社,又北二十里至埤南。」此即三條崙卑南道,原是卑南族、排灣族來往南臺灣東西兩岸的社路,光緒8年(1882)由提督周大發率屯兵三營修築,後由鎮海後營副將張兆連接續,至光緒10年(1884)完成,沿途設石頭營(玉泉)、歸化門營、六儀社營、大樹前營、大樹林營、出水坡營、溪底營、巴塱衛營,起點是被稱為三條崙本營的石頭營,故清代稱此道為「三條崙道」,日治時將其修建為理蕃道路,起點改為枋寮鄉的水底寮,因明治34年(1901)設立道路經過的最高警備據點浸水營駐在所,稱之為浸水營越嶺道,沿線設崁頭(新開)、歸化門、力里、大樹林、浸水營、古里巴保諾、出水坡、姑仔崙等8個警官駐在所。 除胡傳所述道路之外,尚有: 集集水尾道,光緒13年(1887)正月動工,西段由總兵章高元率700人,自集集街東南拔社埔,沿丹大溪右岸上溯,經塔馬羅灣、巴古拉斯、卡社、拉夫蘭、卡寧篤灣、丹大,至關門(關門山北側),統帶鎮海後軍副將張兆連率兵勇自水尾之北拔仔庄(富源),至關門,同年3月竣工,沿途設營盤,置戍卒,護衛行旅。因布農族的侵擾及天災,光緒13年8月即廢棄。日治時因為理蕃需求,重修西段丹大社以西至塔馬羅灣社的道路,作為理蕃道路。因通過關門山,現稱之為關門山古道。 三重埔大陂道,岑毓英在光緒8年(1882)3月29日「渡臺籌辦開山撫番及整頓屯務片」述及後山開路後經7年僅剩南路可通,擬再重新開路,「後山僅有恆春一路可通,防軍繞道行走,跋涉維艱,每遇換防及採運糧米軍火,皆須輪船渡送,而後山各營紮處又無大港,輪船難泊,一有缺乏坐困堪虞。…必須將中、北兩路先行開通,俾後山各營糧餉、軍火及往來聞報皆便於運送,則開山撫番方能應手。擬即以吳光亮兼統之飛虎三小營撥歸鄭復勝統帶,並將南路屯丁挑派五百名為嚮導,責成由臺南嘉義交界之三重埔(玉井)、老弄社(荖濃)、小八涸、關嶺(關山嶺)開陸路始,即至後山之大陂(池上),以通璞石閣、卑南等處。」這條本來是關山兩側荖濃溪、新武呂溪流域的布農族往來的路線,是日後關山越嶺道、南部橫貫公路的濫觴。 內文阿塱衛道,阿塱衛古道是排灣族往來東西的社路,也是斯卡羅族從知本溪南遷恆春半島的途徑之一,光緒元年(1875)為攻打內歸文社、獅頭社等,由提督唐定奎率兵勇開闢部分路段。西起枋山北邊的內獅村,翻越中央山脈主脊海拔700公尺的茶留凡山北鞍,東至安朔溪下游安朔村,經過南勢湖、內獅頭社、霧里乙社、內文社、中麻里巴社、內麻里巴社、阿塱衛社、新阿塱衛社(安朔)、達仁。日治時開闢為理蕃道路,設置內獅頭駐在所、內文駐在所、外麻里巴駐在所、阿塱衛駐在所。 海路的記載沒有陸路道路建設的囉嗦,卻比陸路更安全更省力,運輸量大費時少,百餘年的路線變化不多。清季後山的開路雖「用重兵、縻鉅餉」,但成效不彰,老百姓使用的還是前人用經驗走出來的道路,最耐久的路線是瑯嶠卑南道和浸水營古道。
資料來源: 林文龍(民64)。清代開闢臺灣中路之吳光亮事略。臺灣文獻季刊第26卷第3期,頁153-161。 胡傳(民83)。臺東州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叔璥(民83)。臺海使槎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南郡、王素娥(民76)。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西段調查研究報告。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楊南郡、王素娥(民77)。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東段調查研究報告。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楊南郡(民92)。浸水營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林務局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楊南郡(民94)。崑崙坳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附帶調查:阿塱衛古道)。林務局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駱香林主修(民63)。花蓮縣志卷十五交通。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
|
( 在地生活|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