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縣道193線
2020/07/24 22:53:44瀏覽1695|回應0|推薦0

花蓮縣境內有5條省道,只有1條縣道,即為縣道193線。

縣道193線北起新城三棧,沿七星潭及洄瀾灣至海岸山脈北端,從海岸山脈西側至玉里樂合,長110.92公里,是全臺唯一一條長度超過100公里的縣道。

成為全臺灣最長縣道歷經一段過程,三棧到水尾是清朝末年開山撫番後山北路的路線,利用奇萊平原海邊和花蓮溪溪床的天然道路通行。縣道193線花蓮大橋至瑞穗路段行走於海岸山脈西側及花蓮溪之間,源自中央山脈的花蓮溪數條支流沖積扇將花蓮溪河道逼近海岸山脈,平地不多,道路在山間蜿蜒,原編號為縣道195線。臺灣光復後為通籌修繕花東公路,「臺灣省公路局自民國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三次探勘花東公路全線,初曾擬將北段由花蓮市沿海岸山脈西側山麓,經月眉、米棧、山興、富田迄光復與原有道路銜接,以避洪流,成全長一百八十二公里,其間,須新闢路線五十二公里,以需費過鉅,未果行。」(駱香林,民63)

前身為海岸山脈西側產業道路的縣道195,自花蓮大橋起至瑞穗鄉過瑞岡大橋接花東公路,全長約64公里,路寬設計為4公尺~7.5公尺,民國66年(1977)12月底完工通車,而南端的關鍵通道瑞岡大橋興建費時2年,於民國68年(1979)10月8日舉行通車典禮。

瑞穗至樂合路段行走於海岸山脈西側及秀姑巒溪之間的玉里河東地區,有較寬闊的平地,較容易開闢道路,日治時為春日樂合道,雖計畫在秀姑巒溪架橋,因太平洋戰爭未能完成,終未行駛汽車。民國51年(1962)6月16日,沿路路基橋梁修建工程完工,正式通車,原編號為縣道195甲線,從瑞穗到樂合全長24.494公里,又稱樂德公路。民國75年(1986)全線柏油化,路幅由9公尺拓寬為15公尺,路面由6公尺拓寬為9公尺,民國91年(2002)路面拓寬為15公尺,成為標準的雙線車道。

往南從池上錦園至臺東石川,走海岸山脈西側及卑南溪之間者為縣道197線,海岸山脈西側道路原由縣道195線、縣道195甲線、省道臺9線樂合至池上段及縣道197線串聯而成,而縣道193線,僅指從三棧到花蓮大橋,並未行經海岸山脈,後合併縣道195線及縣道195甲線,始成為臺灣最長的縣道。

195線及195甲線初為海岸山脈西側聚落間的聯絡道,逐步從牛車路、碎石路修成柏油路,早期路幅不寬,光復以北路線曲折,花蓮大橋至月眉多髮夾彎。因居民和外地來的人都少,人車不多,是一條僻靜的道路。

海岸山脈西側聚落除鄰近地方相互間的交通外,更重要的是與花蓮溪及秀姑巒溪對岸作為各地區政經中心的城鎮聯絡,在沒有橋樑的時代,以涉溪、渡船、竹橋等方式渡河,不方便且有危險。

縣道193線從三棧溪口南邊的臺9線分出,沿七星潭海岸經南三棧、沙東、康樂、七星潭到美崙,從洄瀾灣海岸到花蓮溪出海口附近,過花蓮大橋後沿海岸山脈西側南行,經過連串的髮夾彎後,第一個小聚落是崩坎。

崩坎

公路在山谷轉一個大彎,公路下方臨花蓮溪的小山谷田園中有數戶人家,阿美族人稱為Sifoloay,盛產箭竹的地方之意,建立於日據末期,河床因洪水而崩塌,故稱為崩坎。

月眉

月眉分成南北兩個部落,學校、村辦公室、派出所都在北月眉。清末稱為象鼻嘴,係從吳全遙望此地之形狀而取名,彎彎的如月又似眉,後改稱月眉。大多數 村民於日治時自里漏社來,因原居地被漢人侵入而遷居。居民以農耕為生,水稻為主要作物。民國63年(1974)8月產業道路建成,民國73年(1984)10月30日跨越花蓮溪的米棧大橋建成,同年開闢翻越月眉山到水璉的產業道路,取代原本的米棧古道。但月眉對縱谷的交通必須北走花蓮大橋或南邊的米棧大橋,都不方便,民國89年(2000)9月從月眉跨越花蓮溪的月眉大橋完工,徹底解決月眉對外交通的問題。

朝保(碉堡)

朝保是米棧大橋東端南側的小聚落,清末時曾在此設置碉堡而得名,後改稱朝保,曾設有月眉國校朝保分班,後因人口外流而裁撤。

米棧

米棧村大約位在米棧大橋和中興橋之間的海岸山脈西麓,可耕的平地不多,住戶散居,沒有明顯的聚落,戶數及人口數在壽豐鄉各村中最少,100多戶,200多人。

米棧有米棧古道從月眉山和六階鼻山間連接水璉,這樣的交通條件使米棧成為兩地米穀、樟腦油、香茅油等物資的轉運站,設有堆棧,遂稱米棧,米棧古道西側花蓮溪畔有渡口,跨花蓮溪接豐坪、豐裡可至豐田火車站,已裁撤的米棧國小亦設於此。

中興

來到中興社區,即進入鳳林鎮的山興里,是鳳林鎮唯一位在海岸山脈西麓的里,有山興與中興兩個社區,是鳳林鎮最早形成的聚落,臺東州采訪冊記載:「鎮海後軍左營:……前哨五、六、七、八隊分防象鼻嘴,二、三、四隊分防鹿甲皮,一隊分防大巴塱。」鹿甲皮即指山興,三地同為鎮海後軍左營前哨的駐地。

中興位在山興里北端隆起處,清末時稱「草鼻嘴」或簡稱「草鼻」。日據初期,馬太鞍的阿美族人自Cingaran移入,小米量豐質優,故稱之為「吉哈發樣」Cihafayan,意為盛產小米之地。居民以阿美族人佔多數,約有四、五十戶,閩南人與外省人約有二十戶,分佈在社區的外圍。

社區西邊面對北清水溪和鳳林溪匯入花蓮溪的溪口,有中興橋聯絡對岸的林榮,社區內的中興國小因學生人數過少裁撤,校園南邊的桃花心木林仍欣欣向榮。

烘爐嘴

往南到興盛橋,西邊為兩條山丘包圍的谷地,肚寬口窄,形狀如風爐口而名烘爐嘴,早期的漢人移民由此渡河來往於鳳林。日治初期,以「烘爐嘴原野」稱呼鳳林一帶的原野,以花蓮溪冬季吹東北季風時,沙土飛揚,宛如烘爐上的火勢。

山興

山興社區位在萬里溪溪口對岸,箭瑛大橋南邊,漢人因此地有岡阜六座,形狀像突出的鼻子延伸到花蓮溪畔而取名六階鼻。日治時期改稱山崎,因名稱過於日本化,戰後易名為山興。

光緒4年(1878)加禮宛事件後,撒奇拉雅族人Kalas全家逃到山興,阿美族因七腳川部落青年Rakay到太巴塱交換物品時被殺,以Rakay將部落命名為吉拉卡樣Cilakayan。

社區內有山興國小舊址。向東可沿六階鼻溪至分水嶺,一路自蕃薯寮溪東下蕃薯寮,一路自加路蘭溪東下磯崎,至蕃薯寮的路徑開闢為產業道路,往磯崎的道路已廢。

庄仔底

山興社區南邊臨溪的田地為庄底仔,在清末、日治初期,由兵站轉化為民庄的過程中首先出現的聚落,以閩南人居多。

猴洞

位於山興二號橋東側山谷,田園中幾戶人家,此處以前樹林密布,猴子很多,故名。

加里洞

193縣道進入光復鄉後,經過太巴塱、馬太鞍、大富等地。太巴塱是阿美族大社,原稱司巴塱,下山之意,後訛音為太巴塱,昭和12年(1937)日人改稱富田,民國36年(1947)將富田析分為東富、西富、南富、北富4個村。馬太鞍亦為阿美族大社,因此地盛產阿美族稱為馬太鞍的樹豆,故名,昭和12年(1937)日人改稱上大和,民國36年(1947)分為大全等6村。大富為日治時新建的村落,日人稱為大和。

加里洞位在山興里南方與東富村鄰界處,附近有石崖、洞穴,昔時猴群棲息,阿美族稱猴洞為Kalotogan,以此為社名。加禮洞居民來自烏雅立、撒奇萊亞、丁仔漏、馬太鞍等社。日治時期,加禮洞成社,屬於太巴塱區,相傳最初遷來者為烏雅立社Pacidal氏族,為尋找耕地向北移動,經砂荖抵加禮洞,發現此地原野水源豐富,遂留下來定居。

東富國小位於部落南側公路邊,撤校後現做為阿美族部落學校。

阿托莫

阿托莫為阿美族的小聚落,居住在公路旁及山腳。相傳三、四百年前有漢人居住於奇拉瓦珊Cidawasan社附近,並於此製陶,因阿美族稱陶器為阿托莫,故以此為社名。

至東富田橋往東為穿越海岸山脈至豐濱的光豐公路,向西經過太巴塱後進入砂荖社區。

砂荖

砂荖(沙荖)位於富田東南方約1400公尺,麗太溪(砂荖溪)左岸,砂荖山北方山麓的平坦地,屬太巴塱社的領域,現屬南富村。相傳200餘年前,有漢人吳公八(Kopal)隻身由西部輾轉來到太巴塱,與太巴塱社之Olao-Kopal結婚後移居砂荖,為砂荖的開拓者,阿美族人相繼遷來社區活動中心前砂荖史序石碑記載:砂荖本名砂土,吳公八氏斯地棲身,正逢東山時有山崩,墾地沙土流失永沖蝕,因而得砂土阿美族之初譯名也,以何時易為砂荖,奈累念歷經滄桑時為久俟。

砂荖部落內有太巴塱八大古井中的4口古井,據說有300年以上的歷史,砂荖每年10月舉行祈水祭,頭目帶領部落青年,於凌晨4:00全身赤裸圍著第一口古井進行祈水儀式,每人汲一桶水跑到下一口井將水倒入,需跑完4口井才完成象徵水源不絕及代代相傳的祈水儀式,這個特殊的祭典已中斷數十年。

出砂荖往南經過西富村馬佛社區西側。

馬佛

光緒4年(1878)加禮宛事件後,部分噶瑪蘭族人遷來,取宜蘭舊社之名名為馬佛,飛去之意。位於光復溪與嘉農溪匯合處南方,鎮平社(大全)東方約1公里。因地在嘉農溪及馬佛溪之間的河床沙洲地帶,漢人稱為溪州仔。 馬佛附近為馬太鞍與太巴塱兩社的緩衝地帶,以東為太巴塱的領域,以西為馬太鞍的勢力範圍,為避免糾紛,相約不得到馬佛拓墾。

馬佛社區以南至富興間是花蓮溪和秀姑巒溪的分水,原為花蓮糖廠的蔗作地,昔日種滿甘蔗,糖廠停止製糖後,委由林務局植木造林,現闢為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公園,紅瓦白牆的法務部矯正署自強外役監獄位於公路旁山腳下。

經自強外役監獄越大和溪後有個小聚落加禮灣。

加禮灣(加來灣)

光緒4年(1878)加禮宛事件後,噶瑪蘭人被分散迫遷各地,有族人遷來此處,取原住地名加禮灣(加禮宛)為社名,今多稱為加來灣。現在的居民已無噶瑪蘭人。

加禮灣後公路西側為台糖地,再經過富興村西邊,路旁有聖覺學苑和鳳梨田,富興村最南緣山凹裡有一個阿美族小聚落大肚滑。

大肚滑

地名來源有二說,一說昔日有阿美族婦女於此耕作,將瓠盛水掛在樹上,瓠墜地破裂,婦人連呼「大肚肚、大肚肚」,可惜之意;一說阿美族語Taraaran是指瓠瓜。此地位於山坳,閩南人稱「大肚拐仔」,現多記做「大肚滑」。

富興村南為鶴岡村,村北民國107年(2018)11月19日通車的北岡大橋東西向連通鶴岡和瑞北,橋東端南邊是梧繞部落。

梧繞

梧繞位在瑞穗北方,馬蘭鉤溪左岸,安夜西溪與鶴岡(烏漏)溪沖積形成的河階邊緣,與瑞北村相對,範圍在鶴岡國小以北,梧繞山的西南方。聚落所在舊稱為Cikamoraway,意為有榕樹之地,因當地曾有一棵大榕樹。梧繞部落原址在梧繞山的Patikolan,該地土色棕黑,阿美族語稱黑色為Olaw,漢人擬音為烏漏,烏漏社之名首見於1647年間荷蘭的「臺灣日誌」中,光緒4年(1878)夏獻綸的臺灣輿圖還有記載,清末胡傳的「臺東州采訪冊」已不見此社名,對照日治初期田代安定所繪製的「臺東住民各種族播布區域圖」,「高溪坪」社即位於烏漏社現址,符合「采訪冊」中所記「高溪坪社:在水尾東北六里之地」,高溪坪是否是烏漏社?又為何改名為高溪坪?日治時期,烏漏與高溪坪兩社似乎出現了混淆的狀況。現將Olaw的譯音改為梧繞。

伐木舞是梧繞獨有的特殊傳統,源起於早年搭建房屋是一件大事,會糾集族人幫忙,巫師行占卜得到上天及祖靈的同意後,上山尋找建屋的木材,長老指導年輕人挑選、綑綁木材,合力扛著下山,由即將接任下任頭目的人在前領唱,提醒注意途中的障礙物和周遭環境,或只是單純藉由齊聲歌唱消除工作疲勞。

梧繞南邊公路旁有鶴岡國小,鶴岡國小後方山坡為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理處建築為臺灣土地銀行鶴岡茶廠辦公室改建。臺灣土地銀行於民國53年(1964)至69年(1980)間在鶴岡設立茶廠種植阿薩姆紅茶,以鶴岡紅茶為品牌,種植面積曾高達150公頃,紅茶產業沒落後,民國60年(1971)開始轉作文旦,民國77年(1988)農委會主委余玉賢命名為鶴岡文旦,文旦栽培代紅茶而起,成為鶴岡的招牌作物。

安夜西溪南為鶴岡社區。

鶴岡

鶴岡村清代稱烏鴉立(烏雅立),地名源自阿美族語Olalip,是一種野生的荳類,因附近多此種荳類,一說以藤名地。烏鴉立之名最早見於清光緒4年(1878)的臺灣輿圖,是秀姑巒24社之一,昭和12年(1937)日人改稱為鶴岡,光復後設村,仍沿用舊名。

鶴岡位在秀姑巒溪與馬蘭鉤溪匯流處北岸,貓公山系群峰西面坡的山腳下,大多為海拔200公尺以上的山坡地,聚落分布於100公尺到150公尺的河階地,其中以安夜西溪沖積而成的鶴岡階地最為寬廣,聚落大多集中於此地。鶴岡村為秀姑巒阿美族古老的部落,在17世紀時已有Ouro(梧繞)、Tervelouw(打落馬)兩個阿美族部落,清末日治初期有烏鴉立、高溪坪、打落馬三社,當時村民都是阿美族,計有85戶,590人,尚無漢人定居。日治時期因社人漸多,部份族人往部落南邊外緣遷移,部份則外遷到玉里河東地區。

鶴岡的文旦種在烏漏山(打落馬山)西南山坡,3、4月柚花開時可賞花香,中秋節前柚子採收時,平時平靜的社區,公路兩側會有成堆的柚子山、堆疊的禮盒、往來載運的貨卡,工人、商人、顧客來往。

鶴岡南側有瑞港公路沿秀姑巒溪左岸穿越海岸山脈至大港口,193線走瑞岡大橋越富源溪至瑞穗市區,瑞岡大橋北端小地名奧占,阿美族語青山之意,南端小地名溪埔仔,因是富源溪的河床地,故名。由中山路往東到瑞美、瑞良。

瑞美

瑞穗昔稱水尾,因秀姑巒溪、馬蘭鉤溪(富源溪)、紅葉溪匯合於此而得名,早期的市集在靠近富源溪和秀姑巒溪合流處的東側,現在的瑞美村和瑞良村,大正4年(1915)拔仔(富源)至水尾間的鐵路開通,人口和商家逐漸西移到車站附近,為了區分,稱瑞穗車站附近為上水尾,瑞美、瑞良稱作舊水尾或下水尾。

瑞美又稱東瑞穗,因客家話水尾音近瑞美,故名。

設立於明治38年(1905),當時名為水尾蕃童公學校的瑞美國小見證舊水尾的歷史,校園內大樹蒼蒼,有昭和16年(1941)設置的恩師之碑及二宮尊德紀念碑基座。

瑞良

瑞良在瑞美東邊,瑞良社區緊鄰瑞美,人口數全鄉僅多於奇美村,不到600人。昔有阿美族部落法朗澳社(化良),取良字,稱為瑞良。

瑞穗大橋北側秀姑巒溪畔的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瑞穗泛舟遊客中心是此地最明顯的地標,秀姑巒溪泛舟的起點,從此處河灘下水乘橡皮艇至長虹橋,全程約24公里。

走瑞穗大橋越秀姑巒溪進入玉里鎮河東最北邊的德武里。秀姑巒溪流貫玉里,將其分為河東及河西兩地區,河東有德武、春日、松浦、觀音、樂合5個里,海岸山脈至秀姑巒溪間的河階、沖積扇都被闢為稻田,是193沿線稻田最多最美之處。

下德武

下德武位於秀姑巒溪右岸,瑞穗大橋南端100公尺台地上,海拔60~100公尺的部落。德武舊稱謝得武,地名之說有二:一為因其地有瀑布激水濺石,阿美族形容為「馬以得武個那諾Matefoko Nanom」,遂以名社,漢人略其音稱「馬得武」,後又訛作「謝得武」,一為建社時有一童子失足,自斷崖墜水而死,因擬墜水聲取名。臺灣光復後改稱德武。德武之名從阿美族語Matefoko Nanom演變成謝得武的說法較為曲折,花蓮農田水利會會史稱光緒13年(1887)地方仕紳謝德武獨資開荒墾田興建水利,這個地區便稱為謝德武。

根據口述,近百年前,由水璉尾遷來的拔仔社族人,某日來到下德武狩獵,發現一片原野,與族人遷來,初居Cilitongan溪上游緩斜地,因該地離溪較遠取水不易,乃遷社於下方臨溪的階地,另立一社,即下德武,又名蛇竹高社,後又向瑞穗一帶的漢人移民學得水稻種植技術,開始從事水稻耕作。

苓仔濟

位在下德武南方約1公里,秀姑巒溪支流苓仔濟溪中游右岸的緩斜地,苓仔濟地名源自當地野生月桃甚多,阿美族稱月桃為「烏路葛Urugaci」,後轉音稱「里葛濟Lengacay」,漢人擬其音作苓仔濟。

苓仔濟部落建社約於清光緒年間,比下德武社稍早,初有瑞穗鄉內秀姑巒群的阿美族自Morocan社遷來苓雅(Balaneu)溪一帶開墾,其後又有海岸群的Kiwit、Papiyan,卑南群的Rarangus等氏族相繼遷入,形成一個大部落,是玉里鎮最大的一個原住民部落,阿美族佔99%以上。

民國68年(1979),玉里鎮公所在苓雅部落新設一個社區,稱為德武社區,因部落人口增加,逐漸往山腰上方拓展,遂以社區內一條東西向的天然山溝為界,山溝下方的舊部落仍稱為苓仔濟,山溝上方新的部落則名為上德武或上部落,對外仍以苓雅或苓仔濟自稱,傳統的社會組織也維持一個頭目的制度。

春日

春日原為秀姑巒阿美族Ceroh社的部落地,清代譯作織羅,日治時沿用為地名,昭和12年(1937)改稱春日,臺灣光復後仍稱之。Ceroh的地名起源:一說為阿美族人Ceroh為布農族馘首,故名。一說為狩獵時有族人被火燒死,Ceroh阿美族語「火燒」之意。另一說為Ceroh之名源自阿美語Mi-Ceroh,意為跟著、隨後而來,因此地居民是隨Lamay等人之後陸續遷來。

春日人口以阿美族最多,客家人其次,其他為閩南及外省族群。

春日社區周圍都是稻田,德武到春日的公路旁小葉欖仁已形成綠色隧道,春日到松浦公路旁的鳳凰木六月時開花,正是第一期稻作成熟收割時,在金黃稻穗間開得一路火紅。

泰林

位於春日社區南側泰林溪南畔,以此溪與織羅相鄰。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阿美族稱山麓稜線凹處為馬太林Matalin,遂以所居地勢取名,另一說為有位善於狩獵的阿美族人Tailin,以其名為社名。

馬太林社舊名Lihangan,原在呂範溪谷口北岸山腳處,清末砂荖社人遷入建社,大正3年(1914)日人興築道路,為便於管理,令阿美族遷社於道路上方,並以馬太林為新社名。部落居民多為阿美族人,包括秀姑巒阿美與海岸阿美,有基督長老教堂一座,因部落內部系統較混雜,傳統社會的氏族組織都已無法釐清。

泰林大橋北端公路西邊部落皇后藝術咖啡Tribal Queen Art & Café是阿美族畫家優席夫在臺灣故鄉的家,一樓咖啡廳和三樓工作室有許多畫家色彩鮮豔風格獨特的作品,咖啡店現由優席夫的妹妹擔任店長。

過泰林大橋進入松浦里,呂範溪與阿眉溪之間的公路兩旁有埤尾、福音、麻汝三個聚落。193線舊道經過聚落,拓寬時截彎取直,舊道仍存。

埤尾

位於呂範溪口南岸,埤仔尾位於阿美族呂福Lohok(福音)部落下方,是松浦里最北端的聚落。本區是一片東高西低坡度很緩的河流沖積地,原為阿美族Lohok部落屬地,清光緒末年漸有平埔族人入墾。

麻汝與埤仔尾的平埔族都以琅嶠人佔多數,埤仔尾建立聚落之初,有些居民從麻汝遷來,有些從富里遷來,有一些從琅嶠移民而來,現在的居民約有10餘戶,從日治初期的紀錄中判斷,可能有一些是清廷官方移民而來的漢人墾戶聚落南側外緣轉角處有一座土地神祠。因位於農田水利會所設的「太平渠」圳尾而得名。

福音

位於呂範溪下游南岸的高位河階上。福音部落原有呂姓、盧姓漢人在山坡開墾,取名為呂福,後來阿美族人聚居成部落。

福音在日治初期就已經是一個擁有百餘人的部落,當時翻譯成馬露蘭來福、來福社,光復初期一度以漢語音譯「呂福」為社名,後有信仰基督教的戶籍人員前往編定地名,因當地阿美族人信仰基督教者頗多,徵得族人同意改名福音。福音的始祖是原居瑞穗鄉阿美族高藥社的Caliakaf、Tarakop、Rarangus三氏族,約於清末因布農族壓迫而遷來此地拓墾,時間應該是在光緒7年(1881)大庄平埔族遷來以前。

麻汝

地名源自阿美族語「樂哈克」Lohok,腐爛之意,一說昔有巨蟒斃於此,遂以名地,另一說以麻汝部落位在阿眉溪、呂範溪匯入秀姑巒溪處,土壤長年積水如爛泥,指沼澤爛泥為「樂哈克」,後訛音作「麻汝蘭」,簡稱為「麻汝」。日治時期沿用麻汝蘭為庄名,臺灣光復後改稱為麻汝。萬麗為麻汝的新名,光復後玉里鎮公所為編定各區之戶籍門牌,取麻汝的閩南語諧音而稱萬麗。

麻汝為玉里地區平埔族的一個大聚落,光緒7年(1881)有大庄平埔族因水患而遷此,此地的平埔居民大多自稱為瑯嶠人(恒春),咸豐、同治年間移民到後山的瑯嶠人,先居住於公埔到池上一帶,麻汝的平埔族祖先大多來自富里鄉公埔,遷移到此地時,東側山坡上已有阿美族Lohok部落,當時阿美族的農耕以種植旱作小米或陸稻為主,麻汝一帶是秀姑巒溪沖積形成的溪埔地,正好符合瑯嶠人的耕作習慣。

麻汝南方,玉溪地區農會信用部松浦分部斜對面有條蜿蜒的農路,被譽為媲美伯朗大道的「玉里天堂路」。

溪埔

位於阿眉溪北岸,與阿美族Mangcelan中央部落隔溪對望處。此地原是溪水泛流的區域,故稱為溪埔。溪埔原是阿美族Mangcelan部落的游耕地,因阿眉溪旱澇不定,社人開墾意願不高,日治初期曾有從事樟腦事業的日籍移民在此暫居,後來有北臺的閩南人與客家人開墾,逐漸形成一個聚落,當地海拔都在90公尺以下,每遇颱洪暴發就成一片汪洋,後雖築有河堤保護,因聚落地勢仍比阿眉溪床低,民國80年代發生過數次洪水漫堤淹沒聚落的情形。光復初期一度因菸葉生產而鼎盛,已有許多居民外移。

松埔

位於阿眉溪與秀姑巒溪匯流口南岸,舊名「猛仔蘭」,蜣螂或山羌之意,一說其地多蜣螂,另說東面山區地勢陡峭,形如山羌,故建社時以此為社名。昭和12年(1937),日人改稱松浦。光復後因本部落位居宮前、福音之間,在松浦里中央,改名為中央部落。

宮前

位於秀姑巒溪右岸,其支流馬久答溪下游兩岸的山麓。宮前部落,阿美族舊稱「馬久答」,地名源自社前有一條溪流常年混濁,阿美族稱「濁水」為馬科答埃Makutaai,後省去尾音稱「馬科答」,再譯作「馬久答」。昭和12年(1937),因位在神社下方,改稱「宮前」,神社舊址在現今的天主教堂。

          宮前部落建立於百多年前,初時建社在馬久答山西北側山腳的一處台地上,以當時頭目Taimangan之名為社名,後遷到山下的溪畔,改以溪水混濁的馬久答溪為社名,此地的阿美族以來自拔仔社、太巴塱社、馬太鞍社的秀姑巒群為主。

玉東國中在公路東側,是河東地區唯一的一所國中。

舊田

位於尋腰溪北岸臨近秀姑巒溪畔處。舊田之名始於日治時期北部客家移民的入墾,因為當時已有平埔族、阿美族在此地墾地成田,客家人稱之為「舊人」,稱其地為舊人田,後來省略「人」而稱舊田。與觀音里的新田屬同一片河階地,是松浦里最南端的聚落。此地居民有平埔族、閩南人,外圍有客家人散居,聚落裡設有一座觀音寺,在新、舊田聚落之間的公路旁還有一座土地神祠,是兩地居民共同的信仰。

新田

地名係與松浦里舊田聚落相對應而產生的。日治時北部移民遷入之初,本地已有不少平埔族、阿美族在此墾成水田,稱之為「舊人田」,後遷入的移民在舊田的南側臨溪一帶開墾,故稱為新田。此地移民以北部桃、竹、苗等地的客家人居多,至今仍呈散村形態。

觀音

舊稱觀音山,清時平埔族東來,住在觀音山東方山腹,漢人遷來後,見臨溪突出的山丘狀似觀音,遂稱其地為觀音山,並以名地。昔高藥社及大肚壓社的阿美族人遷居於此,以山之形狀似住家入口的階梯,稱「特葛爾Tokar」,地勢似階石之意,光復後改稱觀山,旋改稱觀音。清、日時期均稱觀音山庄,民國35年(1946)將觀音山改名為觀音里,37年(1949)改為觀山里,不久又恢復為觀音里至今。

         觀音聚落的形成始於清光緒7年(1881)平埔族的遷入,到清末日治初已有30餘戶平埔族居民,從清代到日治初期的人口以平埔族為主,後因秀姑巒群阿美族的大量遷入,到昭和7年(1932)已是一個以阿美族為主的地區。

觀音派出所後方有座極具歷史的教會--基督教長老會加蜜山教會。基督教長老會於光緒3年(1877)由西拉雅族信徒張源春傳入東臺灣,光緒7年(1881)巴克禮牧師來到迪階禮拜堂,接納20名求道者,施洗並共守晚餐,其中 11名便來自秀姑巒溪東岸觀音山一帶。河東地區的信徒須徒步渡過寬闊的秀姑巒溪河床到迪階教會做禮拜,既危險又不便。光緒16年(1890)秋信徒在現址建造新禮拜堂,次年,正式啟用觀音山教會。民國88年(1999)7月13日,為避免與其他教會混淆,改名為加蜜山教會。

清廷統治臺灣的末年,觀音山發生平埔族反抗事件,原因可能是清朝駐軍統治政策不當。官方對觀音山平埔族反清事件的記載是這樣的:「光緒二十一年(1895)正月,觀音山平埔族反,大庄總理宋梅芳、大羅灣通事朱某死之,十五日拔仔庄營官吳立貴、花蓮港營官邱光斗率兵討之,斬首七級,餘皆乞降,時花蓮及新開園糧食適缺,因命其出粟佐軍,不肯,二月再反,圍新開園,營官劉某力戰敗之,平埔族退據璞石閣,築堡負隅,三日,吳自拔仔庄,邱自花蓮進兵討之,平埔族不支,出米粟乞降。」(花蓮縣志,卷二)廖高仁在「花蓮平埔族之融合及觀音山平埔族之反清」一文中所敘述的原因和大庄事件類似,光緒20年(1894)秋,因連日的陰雨使稻穀無法曬乾,延誤了繳交軍糧的日期,屯駐在水尾的清軍派了一位督糧官前來催徵,庄裡由清廷委任的總理潘福源、副總理方連正好都不在,督糧官見潘福源的六女潘尾娌具美色,竟要帶走,與趕回來的潘福源等人發生衝突,教會牧師亦無法勸阻,督糧官連夜逃回水尾,更大規模的抗爭就因此而起。

高寮

位於秀姑巒溪支流高寮溪谷口的右岸河階上,距離觀音約1公里。

高寮舊稱「刣狗寮」,又稱大嵙寮、大狗寮,地名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昔時大庄的平埔族人在此設陷阱捕鹿,為觀音山庄漢人所畜家犬囓食,平埔族怒而殺犬,後建部落於此,因此事而稱為刣狗寮。另說認為係源自阿美族舊部落名,清代阿美族人遷入高寮之初,原居於秀姑巒溪畔之Mrakes部落,後因部落失火而移居高寮溪左岸之山頂一處台地,阿美族稱之為Takolyao,意為「高起之地」,並以此為社名。

         高寮可分為三個聚落:一是高寮的舊聚落,位在高位河階上,稱之為埔頂,以有別晚期在較低處建立的其他聚落,地在社區十字路口西南邊一帶,居民以平埔族為主,聚落內設有一座基督長老教堂及一處道教神壇,早期此地的平埔族多信仰基督長老教會,現在大部份改信道教。二是阿美族聚落區,位於高寮十字路口周邊一帶及上方,又名Pataolin斧頭林,居民以秀姑巒群阿美族為主。三是舊聚落下方較低處的新聚落,仍稱為高寮,或說下坎仔,居民有阿美族、平埔族及閩南人。阿美族與平埔族是高寮地區的兩大族群。

高寮往東可上海拔900公尺左右的高山台地赤柯山,因曾經遍佈可以製造槍托屬楮木科的赤柯樹而得名,又稱為赤科坪,原為一片亞熱帶闊葉林區,因日治末期大量砍伐原始森林後,漸有本地人上山拓墾,最多的一批移民入墾是民國52年(1963)來自南部因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受災的農民,在家鄉無地可耕而移民東部,當時東部的平地已被更早期的移民所開墾,這批移民就只能到更高的山腰或山頂上開墾。金針的栽種始自嘉義中埔鄉做農特產生意的張先生及女兒張彩鳳,民國50年(1961)前後在山上種金針,因張先生生病,父女先後回去嘉義,留下金針苗和金針田,山上就開始種金針。民國58年(1969)後,金針價格上漲,農民有較好的收入,種植更普遍,夏季花期滿山遍野開滿金針花。除了金針之外,民國77年(1988)起部分墾區改種茶樹,主要是烏龍茶及金萱。

高寮西有民國81年(1992)建成的高寮大橋越秀姑巒溪連接大禹,方便居民往來臺9線各地。

過愛國橋進入東豐里,愛國橋北邊至東豐拾穗農場間的193線舊道仍存,在新路東側上方,舊道北有坪頂橋(68年4月),南有方壺橋(78年12月),經過坪頂部落。

坪頂

坪頂的居民是來自富世村的太魯閣族,民國40年左右遷到往赤柯山路上的一處台地,緣地名被稱為坪頂部落,因山區缺水,交通又不便,故於民國60年代遷至現址,仍稱為坪頂。河東地區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此地的太魯閣族群算是特例。

鐵份

鐵份原稱「刣牛坑」,因日據時耕牛、家畜的宰殺受到管制,附近私宰耕牛者,會帶到山溪的隱蔽處宰殺,以逃避查緝。阿美族人則因舂米時身體會沾到米糠,而稱Afih。戰後改名鐵份,因山麓下有湧出無色卻有硫磺味的冷泉,含有硫的成分使鐵器易腐蝕變黃,居民稱為鐵份,又以其近音稱為棣芬。

鐵份是阿美族及客家人混居的聚落,人數相當。太巴塱社人於清朝末年最早來到鐵份,日據初期有烏石鼻等地的人為尋找耕地,亦前來定居,目前鐵份的原住民以馬太鞍及太巴塱二社的後代居多,砂荖及烏石鼻次之。聚落內有東豐天主堂,行動郵車巡迴停駐。

鐵份瀑布又名石公瀑布,高約26公尺,位在鐵份聚落東側,鐵份溪自海岸山脈發源流經斷崖處,旱期乾涸。民國89年(2000)12月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整建完成該瀑布區的遊憩設施,可惜遊人不多,設施逐漸荒廢。

石崗

原屬於刣牛坑,日治初期已經發展成刣牛坑、石公坑兩庄,因其地有巨石,改稱「石公坑」。光復後易名石坑,屬樂合里。

所謂的石公即石光山,石光山雖有山之名,實際上較像田間的一塊大石頭或小土堆,因附近一片平疇,來往縣道193容易留下印象,位在石公溪與秀姑巒溪合流處北側河堤,海拔雖有141公尺,但與周圍的平地高差只有20公尺,第九河川局在此建有溪畔公園,因沒有登山步道,長滿雜樹的小丘不易攀登。

相傳秀姑巒溪氾濫時,石頭公會顯靈使洪水轉向,護佑東豐居民,農曆4月8日當地居民與信眾會祭拜石頭公,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稱之為石公山,拜時公原是閩南人、平埔族的風俗,後來亦被附近此地的客家人接受,稱為石爺;又一說為石公周圍從前為深潭,富有魚蝦,阿美族、布農族、平埔族人為爭奪魚場而造成傷亡,為紀念在此犧性的族人,乃稱為石公。真正的石公山在193縣道東側,石光山的東北方。因石光山形狀像兔子,當地人又稱它為兔子山。

新民

位於原灣山山腰的阿美族Igosang部落,又稱聯合新村,Igosang是阿美族語,其意不詳,是一個新成立的部落,原居樂合溪上游支流坑仔溝溪畔,民國57年(1968)部落因山崩而遭掩埋,後由菲律賓華僑「血幹團」資助,在樂合里19鄰一帶山坡地新建房屋供災民居住,最初取名為「血幹新村」,民國63年(1974)24戶阿美族受災戶遷來定居,名為聯合新村。後來因開闢新民路,正式成立新民部落,部落自行選任頭目,脫離下灣而獨立。

樂合國小在社區南方山坡上,樂合國小的創校時間全花蓮縣僅次於明禮國小,和太巴塱國小、宜昌國小並列,它的前身是明治33年(1900)設立的臺東國語傳習所璞石閣分教場,校址設在今玉里鎮中山路玉里國中所在,學生多數來自樂合、安通、東豐、水源地、大禹、卓溪等部落的原住民,當時玉里的漢人並不多,因為無適當學校可就讀,所以也前來就讀。明治38年(1905)改為璞石閣蕃人公學校,大正9年玉里第一公學校(玉里國小)成立,改稱玉里第二公學校,專收原住民學生,昭和16年(1941)改為雙葉國民學校。臺灣光復後,因其為教育原住民的學校卻設立在市區內,遠離學生來源的原住民部落,遂於民國36年(1947)遷至樂合現址。

民國91年(2002)樂德公路拓寬時南端出口改道取直,新路徑向西修正,在玉里大橋東端連接臺9線,不再經過樂合溪。舊道經過新民部落,由樂合溪橋(59年9月)越樂合溪,在樂合社區外接上臺9線。193線南端出口至東豐之間道路兩旁種植阿勃勒為路樹,初夏滿樹成串鮮豔的黃花開在稻田旁邊,已成此段公路特殊的景觀。

樂合

位於秀姑巒溪支流下灣溪(樂合溪)下游左岸,樂合橋東方1公里,紅蓙山西北方之山麓。平埔族先居其地,因為山嶺重疊,形勢險峻,稱為「哈拉灣」,漢人譯作「下灣」。昭和12年(1937)日人改稱落合,光復後易名樂合,後又因鎮公所將進入部落的道路取名安和路,部落隨之改名為「安民」,不久又回復為樂合,現在大多稱作「哈拉灣」。

阿美族遷此始於清末,原居紅葉溪畔的高藥社人輾轉遷入樂合國小一帶山腹建社,因位於當時平埔族下灣社的北方,故取名為Amisan,其後又有族人遷到樂合溪南岸開墾,再建一社,亦名為「下灣」,阿美族遂在此地形成南北兩個小社,北岸族人陸續移往南岸聚居,兩社合併為下灣部落。

社區南側緩坡上有日治時哈拉灣神社的遺跡,神社主殿所在現在蓋了一棟活動中心,前方的台階為神社參道,參道前街道上保留了二座石燈籠和鳥居。

 

縣道193沿線橋梁

橋名

溪名

建造年

備註

光隆橋

 

86年10

原橋於颱風時沖毀,新橋86年10月完工。

臨潭橋

 

67年4

102年10

配合七星潭大橋興建,同時改建。

七星潭大橋

 

102年10

193線經過七星潭社區與空軍基地之間,轉彎半徑過小、縱坡過陡,不利七星潭風景區人車往來,遂於民國100年(2011)7月22日動工興建主線全長710公尺,高架15公尺雙向雙車道斷面設計的七星潭大橋,從高處越過社區外圍,連接七星潭與四八高地,耗費3億3千萬元,於102年(2013)10月25日完工。

華東橋

 

64年7

跨越臨港線鐵道的陸橋。

中山橋

美崙溪

 

 

吉安溪橋

吉安溪

69年4

 

花蓮大橋

花蓮溪

57年4

 

和興橋

 

66年12月10日

 

明月橋

 

83年5

月眉村北邊。

月眉橋

 

78年6

 

月眉一號橋

 

79年10

北月眉社區南側。

月眉二號橋

 

84年3

中華電信機房及月眉山腳福德財神廟之間。

月眉三號橋

 

78年1

南月眉南側。

忠橋

 

69年5

 

月宮橋

 

82年1

 

月眉四號橋

 

78年1

往水璉花38-1鄉道入口北側。

仁橋

 

69年5

米棧大橋橋頭往南繞過小山頭,橋名柱在南端,已損毀不見橋名。

孝橋

 

69年3

宏華寺北方。

米棧橋

 

68年10

 

興中橋

 

80年3

米棧古道入口北邊。

興中橋

 

109年1

米棧活動中心南側。

興國橋

 

80年3

位於中興社區北端。

興隆橋

 

83年5

位於中興社區南端。

縣道193三號橋

 

 

 

興盛橋

山興圳一支線

68年6

烘爐嘴東側。

興華橋

山興圳三支線

68年6

53K,箭瑛大橋東側往南轉角,無名雜貨店前方。

興益橋

山興圳四支線

68年6

54K,山興社區(吉拉卡樣部落)村口。

山興二號橋

山興圳五支線(山興溪、六階鼻溪)

66年12月10日

 

加里一號橋

巴朗溪

86年7

60K,加里洞社區南方。

縣道193四號橋

利哈岸溪

 

61.9K,東富國小與阿托莫中間,長25.1公尺,寬12.1公尺。

加里三號橋

馬達娜溪

 

63.25K,往阿托莫活動中心聯絡道路南端入口。

東富田橋

麗太溪

 

64.9K,道路由此向西轉進太巴塱再往南行。

富田二號橋

 

75年10

65.9K,砂荖部落北邊太巴塱古井旁。

一號橋

達莫溪

73年6

67.96K,砂荖部落南邊往台9線叉路口南方。

二號橋

 

73年6

 

東富三橋

 

62年1

69.1K

東富四橋

 

 

 

東富五橋

 

80年7

70.1K,馬佛社區東邊山腳。

佳農橋

 

102年8

70.95K

縣道193五號橋

馬佛溪

 

71.45K,仁壽宮旁,長72.93公尺,寬7.3公尺。

大農橋

河內溪

67年8

72.55K,光復武聖殿旁,自強外役監北側。

大富橋

十八號排水

67年4

74K,加來灣北方,花56(西通大富)終點。

親民橋

 

82年11

74.9K,加來灣南方。

富興橋

 

67年4

76.2K,富興禪寺北方。

和諧橋

富興溪

82年11

77K,富興禪寺南方。

富興溪發源於秀望山西南麓,集塔拉阿蘭山西北麓及富興山東南麓之水趨西南,於富興村東方出谷入平原,至富民村南方合富源溪,匯於秀姑巒溪,流長約6公里。

東興橋

 

68年5

78K

安定橋

富興溪支流

86年8

78.5K

興鶴橋

大肚滑溪

86年2月1日

80.5K

無名橋

鶴岡溪

 

鶴岡溪舊稱塔拉阿蘭溪、太多蘭溪,發源於塔拉阿蘭山西麓,集水趨西南,合富源溪匯入秀姑巒溪,流長3公里餘。

四維橋

 

69年7

旁有福德正神廟。

鶴岡橋

安夜西溪

69年7

84.75K,梧繞及烏雅立部落之間。

安夜西溪又稱梧繞溪、鶴岡一溪,發源於新社山稜、貓公山稜連結點鞍部,集塔拉阿蘭山東麓及烏雅立山、打落馬山西麓之水趨西南,於鶴岡出谷合富源溪匯入秀姑巒溪,流長約6公里。

鶴岡二橋

安夜西溪

80年4

 

瑞岡大橋

富源溪

68年10

86K

瑞穗大橋

秀姑巒溪

東橋64年3月

西橋79年8月

90K,秀姑巒溪泛舟中心東側。

瑞穗大橋尚未興建時,搭竹橋或木橋供通行,或有簡易渡船提供載人載貨服務,日治時有建橋的計畫,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延宕。臺灣光復後省議員馬有岳提案興建瑞穗大橋,民國54年4月6日開工,在紅葉溪與秀姑巒溪匯流處架設橋梁,民國55年(1966)8月20日完工通車,定名瑞穗大橋,在民國61年(1972)的瑞穗大地震及民國62年(1973)10月9日的娜拉風災時全毀,隔年興工重建,為現在的東橋。

德武橋

 

87年8

90.8K,下德武聚會所北側。

春德橋

苓仔濟溪

89年5

92.5K,德武社區西側。

舊道繞經苓仔濟庄外,經苓仔溪橋,橋有二座,東邊建於79年1月,西邊的橋建於63年12月。

苓仔濟溪發源於三富山西麓和德武山西麓,集水分別向北、西南,會合後轉西北,在苓仔濟南出谷入秀姑巒溪,流長約7公里。

春日橋

春日溪

86年8

94.25K,春日社區內,春日國小北方。

泰林大橋

呂範溪

73年3

95.6K,泰林和麻汝之間。

呂範溪又稱馬太林溪,發源於織羅山西麓,集馬太林山南麓及松浦山北麓之水西北趨,出谷成沖積扇,在馬太林和麻汝間注入秀姑巒溪,流長約4.5公里。

新麻汝橋

麻汝排水

91年2

96.8K,麻汝社區西,道路改道拓寬後新建,東邊社區裡有73年12月完工的麻汝橋。

萬麗橋

阿眉溪

83年8

97.5K,在玉溪農會信用部松浦分部與松浦國小之間以高架方式跨越阿眉溪。

阿眉溪發源於馬久答山,全長約8公里。

杜風橋

杜風溪

85年4

98.5K,松浦與宮前之間。

松浦橋

馬久答溪

85年4

99 K,松浦米廠旁,玉東國中北方,東側有松浦橋舊橋。

舊田橋

舊田排水

85年4

99.8K,宮前與舊田之間。

縣道193九號橋

 

 

110.3K,舊田與新田之間,長10.3公尺,寬14.2公尺,東側有太平渠過水橋。

觀音橋

尋腰溪

87年2月15日

111K,觀音社區北邊。

尋腰溪舊稱馬久答溪,發源於馬久答山西麓,流向西北,流入秀姑巒溪,長度約2公里。

觀音一號橋

 

87年12月1日

觀音社區內。

觀山橋

 

87年2月15日

102.7K,觀音社區南邊,花蓮客運觀音橋站牌旁。

高寮橋

高寮溪

87年2月15日

104.1K,高寮社區南。

高寮溪發源於猛仔蘭山西麓和馬久答山東麓間,流向西南,下游轉向西流,在高寮南邊出谷,拓成沖積扇,流入秀姑巒溪,長約5公里。

愛國橋

 

82年11

104.75K

愛鄉橋

 

82年11

106.1K,坎頂部落南方。

鐵份橋

鐵份溪

87年12月1日

107.9K,東豐社區南側。

石公橋

石公溪

87年12月1日

109.1K,石崗。

 

資料來源:

宋秉明總纂(2007)。瑞穗鄉志。花蓮縣瑞穗鄉:花蓮縣瑞穗鄉公所。

葉振輝總纂(民99)。玉里鎮志。花蓮縣玉里鎮:花蓮縣玉里鎮公所。

廖守臣(1985)。花蓮縣阿美族部落的形成與變遷。

廖守臣、李景崇(1998)。阿美族歷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駱香林(民63)。花蓮縣志卷十五交通。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 在地生活花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4413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