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歷史連接的花蓮道路
2018/12/25 17:16:33瀏覽964|回應0|推薦0

花蓮道路的修築自清朝同治年間後山北路的興建開始之前樵獵為徑,漫然偪仄不相屬,祇谷間溪畔為天然通衢」。

後山北路蘇澳至東澳路段係夏獻綸開通,東澳以南路段開闢由羅大春接手,必須通過南澳泰雅族及太魯閣族的領域和山地天險,以不可思議的四個月的時間完成蘇澳到新城的道路,同治13年(1874)6月6日起工,同年10月13日抵達新城,道路品質如羅大春的奏摺敘述:「蓋山路具墾泥為級,闌以橫木,左右各釘木樁,非如石磴堅固,且須盤旋曲折,否則人馬既難陡上,而砂土性黏,一遇大雨,山溜直下,泥級即有坍塌之虞。」光緒4年(1878)丁日昌因北路軍紀不佳,加上癘疫流行,碉堡屯兵多病死,兵源不足,各營改紮,北路遂廢。北路有軍事上的功能,但對人民來往宜花之間的交通功能不顯。

新城以南花東縱谷地勢較平坦,同治13年11月北路開至奇萊,次年(1875)羅大春抵達新城,命陳輝煌「率所部結筏以濟,直驅吳全城」,沿花蓮溪河床向南經象鼻嘴(朝保)、鹿甲皮(山興)、大巴塱(富田)、拔仔庄(富源),6月開抵水尾(瑞穗),和後山中路終點璞石閣(玉里)僅相隔著舞鶴台地,台地東側的秀姑巒溪河床可供作兩地的來往通道。

光緒元年(1875)正月總兵吳光亮率兵由林埔(竹山)開山東進,經鳳凰山、牛轀轆(鹿谷)、八通關、大水窟,越中央山脈脊嶺,沿拉庫拉庫溪北岸東下,12月抵達璞石閣,是為後山中路,因天然環境及及原住民抵抗,數年間中路亦成廢道。

光緒12年(1886)鎮海後軍副將張兆連奉命開闢集集水尾道路,西段起自水裡坑(水里)沿丹大溪右岸東進,翻越中央山脈沿馬蘭鉤溪(富源溪)東降至拔仔庄,光緒13年(1887)閏4月完工,亦是因原住民的抵抗加上天災,同年8月即告中斷,僅開通四個月而已。明治42年(1909)日本殖民政府為壓制布農族設置警備道,稱集集拔仔庄道路,於大正元年(1912)的颱風嚴重受損,遂成廢道。

日人治臺50年間的道路興建規劃,於國民政府來臺後承續,所以許多的道路初始都可追溯到日治時期。

花蓮縣內的省道有台9線、台8線、台11線、台30線、台23線。

省道名稱

清朝道路

日治道路

臺9線蘇花公路

後山北路。

大南澳路:明治41年(1908)10月10日大南澳路開工,自蘇澳經圳尾溪、猴猴溪、烏岩角、東澳、粉鳥林、烏石鼻,抵達浪速(朝陽),次年(1909)5月8日完工。

沿岸理蕃道路:大正3年(1914)8月22日太魯閣討伐戰事結束,9月22日成立警察搜索隊開鑿沿岸理蕃道路,從新城經得其黎至姑姑子(和平)。

東海徒步道:大正5年(1916)6月開工,自蘇澳經東澳、南澳至大濁水,耗費4年時間,於大正8年(1919)打通宜蘭廳轄下的路段。大正9年(1920)花蓮港廳轄內的部分開工,自得其黎向北延伸至石硿仔,大正10年(1921)延伸到大清水,大正11年(1922)抵達大濁水,南北兩路連通,期間花蓮廳境內除興建大濁水橋、卡那岡橋外,並打通11處隧道,貫穿得其黎斷崖、清水斷崖、卡那岡斷崖、姑姑子斷崖,奠定後來的蘇花臨海道的規模。大正12年(1923)修築三棧橋,東海徒步道從三棧延伸到花蓮市,大正14年(1925)4月東海徒步道大致完成。

蘇花臨海道:昭和2年(1927)開工,昭和6年(1931)竣工,為可通行汽車的公路。

臺9線花東公路(1959)

行走於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溪床的天然道路。

昭和5年(1930)開工,沿東線鐵路修築,昭和8年(1933)竣工,自花蓮港街走西南,經南埔、初音,跨木瓜溪、荖溪、經壽豐、豐田、溪口,越壽豐溪、北清水溪、經鳳林街,越萬里溪、馬太鞍溪,經上大和,越烏卡開溪(南清水溪)、加籠籠溪,經大和、拔仔,渡馬蘭鉤溪,經瑞穗,渡紅葉溪,翻舞鶴台地,沿中央山脈東麓,越太平溪、卓溪,至玉里折東,跨秀姑巒溪,沿海岸山脈西麓南走,經大里、竹田、富里,抵達縣界,為紀念裕仁天皇登極,稱為紀念道路。

臺8線中橫公路(1960)

 

內太魯閣隘勇線:大正3年(1914)。

新城內太魯閣道路:大正4年(1915)3月20日新城至塔比多完工,大正10年(1921)修築至卡拉寶。

合歡越道路:東段於昭和8年(1933)6月22日開工,11月完工。合歡越東起太魯閣峽口,翻越合歡山,西至霧社。

峽口自動車道路:昭和10年(1935)修築,自太魯閣峽口至仙寰橋前。

發電道路:昭和15年(1940)開始修築,昭和16年(1941)完工,為自仙寰橋前至溪畔4公里的自動車路,以隧道貫穿太魯閣關口(長春隧道),並搭建落支煙鐵線橋(春暉橋前身)、仙寰大鐵線橋(長春橋前身)、銀帶大鐵線橋(寧安橋前身)。

太魯閣產金道路:昭和15年7月5日開工,計畫興建自溪畔至塔比多全長13公里,路寬3.5公尺的自動車道,昭和17年(1942)開鑿至九曲洞溪口,因太平洋戰事趨緊工程無法繼續施工。

臺11線海岸公路(1968)

港口以南至台東,為清光緒元年至4年(1874~1877)由中路兵工和南路兵工所開的人行道,港口以北至花蓮一段未開築,為沿海而行的天然道。

昭和11年(1936)日人施工開築公路,由南而北,昭和20年(1945)日本戰敗時為止,臺東境內全部完工通車,花蓮境內僅築至新社,新社以北仍為海岸天然道。因秀姑巒溪未架設橋梁,公路班車僅通行至靜浦。

台11甲線光豐公路(1966)

 

原為羊腸小徑,稱為貓公越道路,昭和11年(1936)改築公路,由光復大安村向東,跨加籠籠溪,經富田至海岸山脈西麓,溯太巴塱溪而上,越海岸山脈脊嶺,循丁仔漏溪東下至豐濱,昭和14年(1939)竣工,昭和18年(1943)颱風沖毀路基,僅通行人。

臺30線新中橫公路(1991)

後山中路。

大正8年(1919)6月10日八通關越道路東段開工,自璞石閣起,越鹿鳴橋繞行拉庫拉庫溪南岸,穿越大分社,前進至大水窟,大正10年(1921)1月22日完工。

臺30線玉長公路(2007)

初闢於光緒元年(1874),為中路兵工所開,自璞石閣渡秀姑巒溪,至海岸山脈西麓的紅安通),沿紅蓙溪橫越山脈,循石門溪至彭仔存(竹湖),沿海岸南下至成廣澳(成功),接南路兵工所開的卑南成廣澳道,稱為璞石閣成廣澳道。

將原路略加修治,改稱紅蓙越道路,又將路線改為安通至竹湖,稱為安通越道路,擬建公路未果。

臺23線東富公路(1972)

 

穿越海岸山脈連接富里與東河,西起富里,沿鼈溪左岸東南走,經永豐渡鱉溪右岸,翻越海岸山脈脊嶺東出,沿馬武窟北溪,經北源、泰源,至東河。昭和11年(1936)開工,至昭和20年(1945)日本戰敗投降,花蓮境內有2.5公里,臺東境內有3.5公里未完成,稱為富里高原道。

193縣道三棧至七星潭一段原為清代後山北路路線,北路在三棧溪口南岸(枯仔丹坑口)沿海岸經過三腳松(沙東安檢站)、朴鼎金(康樂安檢站)到達鳥仔埔頭(遮埔頭),南行至米崙山西側,沿米崙溪東岸至米崙港沙崙,這段路是尚志路的前身。

明治42年(1909)花蓮獨立設廳,同年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成立,明治43年(1910)花蓮港廳公布花蓮港街的市區計畫,將以往狹小彎曲的道路拉直拓寬,採用棋盤式道路系統,以最繁榮的黑金通作為軸心,花蓮市舊市區的道路就此成形。

花蓮市新舊路名對照表

日治時期路名

現今路名

黑金通

中山路(海濱街、節約街之間)

稻住通

中華路

築紫橋通

中正路(花蓮醫院至中華路口之間)

高砂通

公園路

入船通

五權街

朝日通

軒轅路

彌生通

公正街

連雀通

節約街(明禮路、中山路之間)

新城通

明禮路(節約街、軒轅路之間)

常盤通

三民街

春日通

復興街(節約街、軒轅路之間)

昭和9年(1934)花蓮港廳公布花蓮港市區計畫,在米崙規劃二條主要道路,一為今日的中美路,向南連接筑紫橋,一為現今的府前路,由蘇花臨海道擴建,米崙所有道路以此為主,或平行或垂直。

連接花蓮市與秀林鄉水源村的建國路,原為大正6年~大正10年(1917~1921)所建的花蓮市自來水道,俗稱水管路。

大正7年(1918)完成西起霧社,東至初音,橫越中央山脈的奇萊橫斷道路,東段沿木瓜溪河谷修築。大正14年(1925)為改善舊道東段道路海拔太高,冬季經常積雪,難以通行的問題,重新興築越嶺道全線,越嶺點較原有越嶺點低500公尺,路線亦較平緩易行,即從光被八表碑、東能高(檜林)、奇萊、坂邊(磐石)、桐里、瀧見(龍澗)、烏帽、銅門到初音的路線,是為能高越嶺。現為臺電的保線路,車行可至五甲崩山前的奇萊壩。

壽豐鄉豐山村中興路連接豐裡村中山路,為明治44年(1911)設立的豐田移民村的村道。

明治44年林田移民村村道自林田驛(南平車站)東走,至北林南折,逾中野(大榮)往西迄鳳林,約當現今的平祥路、復興路、中山路。

瑞穗瑞穗火車站西走,經瑞西村至山麓抵紅葉村,現為溫泉路,原為大正11年(1922)載遊溫泉旅客敷設的輕便鐵路,後撤鐵軌,改為公路。

橫越海岸山脈的道路除光豐公路、玉長公路、東富公路外,還有水璉至米棧的縣道、蕃薯寮至山興的產業道、大港口至奇美的瑞港公路。

目前的水璉至米棧道路自水璉社區向西翻越月眉山出米棧大橋西側,原來的水璉橫貫道位置較南,由水璉村翻山至米棧,係昔日水璉農產運至壽豐的道路,路陡不能通車,至米棧有渡頭跨花蓮溪至豐田可達豐田車站,山麓西側道路現闢為休閒用的米棧古道。

蕃薯寮至山興的產業道原為山興橫貫道,自山興沿六階鼻溪登山至分水嶺,沿蕃薯寮溪東下至蕃薯寮接花東海岸公路;另有一線自分水嶺南走東折,沿加路蘭溪東下至磯崎,此路已無人行。

瑞港公路自瑞穗沿秀姑巒溪左岸經奇美至大港口,原為光緒3年(1876)吳光亮率中路工兵所開,光緒4年(1877)大港口與奇美的阿美族人起事,殺通事林東崖,吳光亮遣其弟吳光忠及參將林福喜討伐,會合南路軍自璞石閣與成廣澳夾攻,為大港口事件,光緒4年道路完工,為後山中路軍的補給線,亦為中、南兩路軍的聯絡線。日治時曾略加修治,擬建公路未果。民國69年(1980)舖設柏油路面,75年(1986)全線貫通。

日治時期為防備原住民,殖民政府於明治40年(1907)至大正6年(1917)10年間於花蓮地區修築多條隘勇線,經過9次的推進,完成沿中央山脈東側從立霧溪右岸至花東兩廳廳界間幾乎縱貫全縣的隘勇線,北部的隘勇線目的是防範太魯閣族、七腳川社及討伐太魯閣族,南部的隘勇線目的是防範布農族,這些隘勇線現今多成為中央山脈東側連絡太魯閣族及布農族聚落的道路。

花蓮地區隘勇線一覽表

隘勇線名

路線

開鑿年代

目前道路

威里隘勇線(或稱北埔隘勇線)

娑婆礑溪(美崙溪上游)右岸至遮埔頭(新城鄉康樂村)海岸。

明治40年(1907)3 月 4 日准設,6 月 1 日完工。

自水源至國福,佳林一段舊路已劃入佳山基地,北埔村古井頭為遮埔頭第一分遣所所在,隘勇線終點的海岸分遣所位在古井頭東北側軍營。

巴都蘭隘勇線

從木瓜溪南岸的銅文蘭,溯流至木基羅(ムッキロ,或ムギロ)溪合流處。

明治41年(1908)5月21日開始構築,6月12 日完工,因七腳川事件發生及設置七腳川隘勇線,明治42年(1909)撤置並不再恢復。

銅蘭經銅門至清水溪轉清水發電廠。

七腳川隘勇線

自威里隘勇線西南端之臯月分遣所,沿著距離山腳 100 間95之地點南下,經七腳川社、秦歸社附近至木瓜溪,經初音橋(木瓜溪的吊橋)附近、銅文蘭丘陵下沿溪底至鯉魚池北端,再自該池南端向南至哥阿 歪丘陵,沿鯉魚尾庄(壽豐村,鯉魚尾社之南)郊外,至距離該庄約 400公尺之地點為止。

明治41年(1908)12 月 26 日開始構築,明治42年(1909)2月17日完工。

水源經太昌渡七腳川溪,越福興,經初英電廠至銅門、銅蘭經鯉魚潭至壽豐村。

鯉魚尾隘勇線

(溪口隘勇線)

從鯉魚尾經過溪口,渡過支亞干溪,抵達馬里勿山腳。

明治44年(1911)2月14日起工,3月25日完工。

 

馬里勿隘勇線

為鯉魚尾隘勇線的延長,從馬里勿越萬里溪到馬太鞍溪左岸。

明治44年(1911)。

 

得其黎隘勇線

大正3年配合太魯閣討伐設置,以北埔隘勇監督所附近起,向北經三棧至得其黎溪右岸,並設輕便鐵道。

大正3年(1914)。

北從富世依新城山東麓南走經秀林,渡三棧溪右岸,逾景美、佳民至北埔

內太魯閣隘勇線

太魯閣軍事行動後將太魯閣東側的隘勇線向西延伸,從太平洋岸的塔次基里司令部打通到屏風山下的托博闊。

大正3年(1914)10月。

中橫公路的前前前世。

花蓮山路縱貫隘勇線(高藥網綢隘勇道)

由高藥溪(紅葉溪)右岸起,往南經迪佳、針塱至網綢(臺東錦屏),再往南延伸至臺東廳轄下北絲鬮溪左岸。

大正4年(1915)10月15日施工,11月20日完工。

自紅葉村渡紅葉溪沿右岸東折,依山路至舞鶴台地北側橫越台地至三民,西走崙山、立山、太平,渡太平溪,經中平、針塱、玉里、源城,至卓樂越拉庫拉庫溪、清水溪、依山麓經長良、古風、崙天、明里、石平、學田至縣界。

拔仔、馬太鞍隘勇線

大正5年從花蓮山路縱貫隘勇線北端高藥溪分遣所起延長到拔仔庄西北端,大正6年再延伸至馬太鞍溪右岸。

大正5年(1916)紅葉至拔仔庄,大正6年(1917)完成拔仔庄至馬太鞍溪右岸。

 

(本表整理自潘繼道2010、鄭安晞2011)

 

資料來源

李瑞宗(2003)。蘇花道今昔。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

林一宏(民94)。八二粁一四五米: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南投縣水里鄉:玉山國家公園。

金尚德(2015)。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斷道路開拓史。台北市:玉山社。

張家菁(民87)。一個城市的誕生—花蓮市街的形成與發展。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駱香林(民63)。花蓮縣志卷十五—交通。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駱香林(民65)。花蓮縣志卷十二—司法警察。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潘繼道(2010)。近代東臺灣木瓜番歷史變遷之研究。東華人文學報第十六期,頁101-157。

鄭安晞(2011)。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985~1920)。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博士論文。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2253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