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21 07:00:00瀏覽1884|回應18|推薦153 | |
李渝以散文的筆觸說了一個血淚交織而成的時代故事。故事中的血聞不到血腥味的醜陋。故事中的淚嘗起來是溫溫淡淡的愁。故事有個引子,是個傳說,一個金絲猴的傳說,看來毫不相干的一件事,卻能與結尾遙呼相應,如同巧連環,緊緊回扣卻不露痕跡。 背景在1949年作個分嶺,嶺外是將軍退休後的規律生活,嶺內是將軍服役時的戰場生涯。將軍名叫馬至堯,這名字想必父母很期待他能如堯舜般德性崇高。觀其所經歷的,除了殺戮戰場上的狠勁存活是無法避免的人性泯滅外,密告袍澤好友的變節,算不算失了道德的準繩呢?還是說,無法用黑水白山來判定? 因為「對國家的忠誠(揭發背叛),對夥伴的忠義(隱情不報),無論傾去哪一端,都是大災難。」(p178)光從這事的描寫上,即刻看出作者悲天憫人的胸懷。也就不難理解將軍雖歷經兩次不成功的婚姻,原該是憤恨到直指對方該食「背叛的惡果」,應該是無法原諒的錯誤。可是最終,作者安排他以四兩撥千斤的智慧來化解婚姻所帶來的自身困境。 原諒別人,同時原諒了自己。 這主題若隱若現,繞指揉地拉開場景,推出了距離,先讓理性與感性有了足夠的空間,重新思索,重新判斷,重新尋求諒解。但事情究竟是如何被釐清的呢?故事以將近一半的篇幅,讓將軍女兒懷寧完成那道遺願—「等到某日的到來,將依他的遺旨歸葬故鄉」。 懷寧怎知道何時要執行任務呢?某日是哪一天?我就此打住賣個關子。那是一段虛實交替的網,李渝優美的辭藻緊緊牽引著閱讀的視線,忽地在台灣,倏地又在中國;一下子說的是結果,變個樣又成了源頭。不論繁花似錦或槁木死灰,都是有血有淚地歌吟。 這也是我遲遲放不下書,遲遲無法下筆寫心得的原因。深怕寫白了,辜負作者巧思安排的故事結構;寫暈了,又怕讀者看不懂。 我找來了舊版本的封面和新版的併放在一起,描述金絲猿生態的內容在新版中被李渝大刀闊斧地刪掉,多加了三場戰役。我想,哪天買個舊版的來看。 聯合文學經典版是值得珍藏的書系。其中朱天心的《擊壤歌》和簡媜的《紅嬰仔》我都寫過讀書心得。經典雋永,百讀不厭,不朽的文字能銘刻千百年,是真金不怕火煉的好書。 2000年版 2012年改版
〔註〕李渝的先生是小說家郭松棻。2005年郭松棻過世。長期忍受憂鬱之苦的李渝,2014年於美國時間5日上午在紐約家中自殺過世,得年70歲。令人哀慟。 李渝曾說:「如果文學依舊可以使人面對逆境,從生命的無奈中振作起精神,那麼寫作,就仍是一座堅守的壁壘,一道頑強的防線,一種不妥協或動搖的信念。」(以上消息來源) 這篇是2012年寫的心得,這本書一直歸納在心動的閱讀書目中。現在重新整理,才發現作家李渝去年過世的消息。 強颱「天鵝」將於周末影響臺灣陸地,帶來強勁的風雨。這樣的天候最適宜窩在家裡看書。緬懷之下,於是將此篇晾出來,也是對自己閱讀的回顧。 【影像99】系列第88篇《塗鴉》的迴響留言十分精彩,推薦沒看到的朋友去欣賞他們美麗的思維。另一方面,相片的庫存快要用罄,近日也無法抽空整裡硬碟。因此宣布這系列暫告一段落,開學後再與各位切磋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