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禾。夕。夕-《髻鬃花》讀後感
2014/07/20 17:09:15瀏覽4621|回應29|推薦137

葉國居,拿過散文大獎,寫的歌詞入圍金曲獎,同時也寫一手好毛筆字,《髻鬃花》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裡面的插圖就用他毛筆的書寫。

表面上《髻鬃花》這本書繞著父親這個角色打轉,折起來寫父親與田地的依附,展過去寫父親離鄉難拋種田人的本質,彎回來寫父親的迷路和作者起伏跌宕的心思;如果硬要把這本書歸類於思親的作品,則顯狹隘;若說是在敘述客家庄的大小事,也過於稀鬆平常。仔細放大來看,《髻鬃花》是台灣某個時期的生活縮影,在這時期作者以父親為圓心,向外勾勒的圈框中,有母輩的堅忍持家,有社會變遷政策改變的衝擊,有莊稼漢深愛土地的辛勤,有親子間有聲無聲的悲憫互動,然後逐漸地向外擴展,一圈一圈的漣漪觸及到今日求新求變求快的社會腳步,反彈回來的剖析卻是坦然無遮掩的真情批寫,然家的根卻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禾夕夕〉的標題首先攫住我閱讀的焦點。作者拆了父親以為『禾』『多』好收成的『移』字,在「西濱計畫道路截取老宅一角,……筆直駛進我們家的田。」寫出移屋的故事。我便想到母親曾提及曾祖父曾擁有六間厝連綿一線的房,標榜著人丁旺盛也昭示著家族的興業。日據時代軍隊為了軍車出入好走,硬是將馬路開穿過來,六棟拆成一棟,親戚從此散居。

『拆』『遷』所帶來『動』與『安』是人一生都會面臨的狀況,對小孩而言卻是件有趣的經歷。有一回搬家,我就在堆滿廚具櫥櫃的小貨車後頭蹲坐著,看著平日的鍋碗瓢盆匡瑯瑯敲著並隨著路面顛簸搖晃擺動,不知是在向舊舍招手揮離,還是招出另一端的童年回憶來。

作者的父親決定將二十來坪的房子師法一隻蝸牛背著殼把房子移往四百公尺外的水利地,等到一切定位,「此後父親經常在夜,無緣無故回到舊居。他在那塊空地上打旋磨,來回踱。像早出門的鳥,夜歸找不到回家的巢,心焦焦的在巢邊盤飛。」(p147)「從父親移屋後坐臥不寧看來,肯定是父親在移屋後,仍然沒感受到家的完整,更無法在精神上擁有那個空間。」(p148)

在葉國居的筆墨落處找不到對現實的怨言或不滿,那些淡淡的愁緒僅是現實生活的網,有些只能逆來順受,有些能避開的就另尋生路,有些原地打轉的繼續無解,這些情感的交疊全織成一張記憶的綢緞,細膩而且生動。

我花了好多時日捧讀此書,不想一次翻完,因為在書頁與書頁之間,感受到又近又遠的夢想期望在時間的河流裡與現實拔河。

再抄一段〈雞母蟲醒來的時候〉:

鄰處整地回充填入汙染土,這個事件讓「整個村落沉甸甸的,像是患了集體失憶,或是共同預謀佯裝若無其事。即便晚近臭氧鬼與酸味鬼,影響諸類水果的收成……雞母蟲(此指作者父親)試圖以生命力強韌的水稻,頑抗田畝病入肌理的可能。」(Pp73)

土壤醫生懷疑農地受到重金屬汙染,過來檢土。「對父親而言,他不希望知道真相來自害怕真相,如同他明知道自己身體有恙,卻故作堅強。真不得已面對醫生,卻侃侃而談他人的瑣事試圖隱瞞。」(p75)

看過《石破天驚》(“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動畫電影的應該不會陌生,那位主角富林的父親一生堅守釣魚賣魚餌的工作,口裡說出的就只有跟魚有關的話題,這樣隱藏的愛終於在片尾被套上『真心說話機』的時候,才能聽到他對兒子的稱讚與驕傲。

而我在想,葉國居有一個竊聽器,不僅觀察得出他父親的焦慮與想望,並且感覺得到他心底的渴念和執著。

當初選讀此書心得,是對於一個政治人物出版散文集的好奇心多於內容的心動,可是被顛覆感覺的我最後卻是因為《髻鬃花》的文情與真摯完全攫住了閱覽的目光。

[附記] 

2008年的金曲獎入圍最佳作詞人獎就有

葉國居/髻鬃花《髻鬃花-鄭朝方的文學音樂》和

廖瑩如/逆光《逆光專輯》/

小寒/達爾文I《Goodbye & Hello》/

張懸/畢竟《親愛的…我還不知道》/

方文山/青花瓷《我很忙》/

齊秦,張震嶽/思念是一種病《OK》/

原來葉國居"出道"藝文圈這麼早!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ok4joanne&aid=14738804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5 04:10
他用的比喻方式,也很與故事一致,都與大自然有關,也沒有不必要的文字堆砌。
Ask not what the beer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beer.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5 12:21 回覆:

兄一出言,說中精華和為文的要訣!

聽過不知誰說的(廖鴻基嗎?),好的散文不在於文辭的華麗,而是在於其內容的真摯與貼切.

喔對了,那日和清蒸蛙聊到能寫好文章的男性,我就讓她看了兩篇你的舊作,她稱讚你的敘述很有空間感!啊!真是我的寶貝!把我想說的一句話就帶出來呵!好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4 17:01

我是在楊念塵格友的格子認識葉國居

一個對土地有感情、對生命有態度、對文化有想法的文人

他的作品值得吾人學習與閱讀

同時也讓我對客家文化與精神有多一點瞭解

也謝謝您的分享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5 00:05 回覆:

透過歌曲或文字這樣的媒介,作者就可以將感情的寄託傳達給接觸到的人

就像浮生和阿勇,還有愛唱,您們的網路合作不也傳遞了許多鄉土的意象

真的令人敬佩!Fox加油


Sookh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3 21:25
感謝介紹好聽的客家歌曲與母語文學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4 00:52 回覆:

Sookhing你倒是提醒了我,此書後面附了三篇客語漢文,有些字句還真的看不懂.譬如-

佢一日會講幾下擺,愛轉屋下幾下擺,O慣勢了,佢愛轉屋,O總係驚驚仔偷看佢。企起來,落間肚去。

(O代表的字是一個人字旁,右手邊一個"厓"。)

從書裡<討地>(客語漢字)p240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3 10:46
聽起來可以改編為一部電視或電影呢。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3 16:50 回覆:

山楓有sense喔!我亦有同感.

以Hakka為主的電影題材...恩恩,值得嘗試.   而非只限於Hakka電台!


3.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深入敵營 改善情況
2014/07/23 06:25

與其接受污染,不如街頭抗爭,影響政府決策......

重污染的工業不應是地狹人稠台灣的工業發展方向。

地污染了,人還可以遷走,但空氣是無國界的。。。

我曾住過的樹林、現正住的大肚山,空氣懸浮微粒的問題都很嚴重。

也許是致癌的因素增多了(還是年紀大了),近年我身邊罹癌的人突然增加了?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3 16:47 回覆: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所要求的"吶喊應是觀眾們走出戲院後該有的行動力

這樣的行動力一直都分散,雖有共識,似乎讓人有使不上力的感覺尷尬(///、啥)


Apple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3 01:50

Apple好土, 不知啥是髻鬃花. 查了, 原來是髮髻.

小時候常見矮小瘦弱穿黑唐裝的老婦人. 頭髮稀疏, 腦後頂個小小的髻. 巍巍顛顛地慢行...

咦, 不是訴說父親對土地的感情嗎? 和髻鬃花有什麼牽連? 懷疑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3 16:44 回覆:

別說了,那我更土上加土...因為我客家的婆婆沒梳那樣的頭髻哪.

早期客家婦女會把頭髮梳成髮髻的形式,就像Apple所附上的圖示一般,當然,它不是花,是個葉國居寫祖母那髮髻在菜園中所給他的抽象感觸.

http://shinning413.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5216.html

"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跟在阿婆的背後,每次抬頭看到他的髻鬃都覺得很好笑,因為,那 大大的, 看起來像一支雨傘。而隨著日子的過去,有天放學回家,經過月光下的菜園, 看到了菜園裡開了一朵白白雪亮的花。咦!奇怪!因為現在並不是開花的季節啊!當我 正覺得納悶之際,這朵花擺動著他的枝葉,向我招手。原來那是一朵開在阿婆頭上,白 了髮的髻鬃花。 髻鬃花的花香,就是阿婆的汗水香。 髻鬃花,阿婆越老越開花 髻鬃花藏著親情、汗水,要給誰呢? 髻鬃花,是真正代表台灣客家婦女本色的生命之花! (以上摘自原作者之創作原由) "

謝謝您的打破砂鍋讓我們有這麼一個好的短片共賞:

羞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2 17:58

再來一張家的照片,水泥牆的部分保留著---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2 23:28 回覆:

某方面而言,暴露原始反倒顯出真誠.

妳到底看哪個雜誌有此奇特口味的分享?

剛沒上網時,正在翻閱<天空的入口>,我也去拍個照給妳瞧瞧~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2 23:40 回覆:

父母禁止我和他玩,因為他們認為,

他的腦筋不正常.他的父親是個發明家,但他從來沒發明過甚麼好東西,

沒有獨家專利,沒有錢.

要遠離這種人遠一點.我完全不這麼想,至少他的方式---

站在一根線上接近太陽,真是了不起.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2 17:53

讀書心得寫得讃啦,會吸引人一直看下去:)愛你喲!

不過,怎麼安排我跟一個“怪叔叔”坐在一起?哈!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2 19:55 回覆:
sorry,寫得不明不白,是說第二桌,那個空桌!哇哩咧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2 17:40

這故事怎麼讓我莫名的想起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會不會太跳躍了啊我:))

屋頂上的那位老爸爸(猶太人)因為大環境被迫遷移但似乎他的魂魄(如同那

一直跟隨著的屋上的提琴手)卻緊緊地系著屬於最早的家的一切,那也是無可

動搖的信仰的投影以及對土地深植的感情--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2 23:23 回覆:

說到舞台劇又讓我想起去年去世的舞台劇大師李國修. 去年六月我看<西出陽關>看得流淚,不久後就驚聞他過世的噩耗.所謂斯土斯情,足見情與土的深厚關聯.無論是親情或者愛情,有了依戀的元素,就會與土地上的東西產生化學反應.

很高興跟你東聊西扯...剛搜尋到一個陳玉慧的訪談文,放在這做個註腳.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2 20:21 回覆:

我說或寫都很容易跳tone,異色會如此聯想,我覺得OK喇~

故鄉土這樣的主題真的可以有很多的呈現.看你這麼分析之後,我竟然跳到吳念真改編王鼎鈞的<單身溫度>裏頭的<土>.還有...等一下在繼續寫


阿勇(ayo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22 09:00

以前喜愛讀散文 詩詞的

像朱自清 陳之藩 顏元叔 琦君 羅蘭等作家作品就很喜愛 

近代作家 難得看到有血有骨有肉的作品

嘿 你推薦了一個 有空來去瞧瞧

現在大家流行平板 散文的篇幅 用平板看 好像很恰當呢

雖然 我還沒晉升平板族 還是習慣紙本書 但 將來轉變是遲早的

 

牛仔3號(book4joanne) 於 2014-07-22 16:54 回覆:

呵呵,這尊的沉迷讓平板閱讀起了廣告效應.

那些經典書籍依舊是"老相好",隔些時候總禁不住撿出來,看看封面也能滿足.

我是該謝謝聯文的試讀機會,收到的還好是紙本.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