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子這兩天的情緒很低落。起因是最近進的貨,質量和他預計的有差別;接著,印度技師因爲心理因素排斥非印度製造的材料,讓一向溫文儒雅的外子破口大駡;最後呢,他反省自己的錯誤,責備自己沒有請這家新的材料廠商先寄樣品給我們使用,現在貨到了,才發現有些技術問題。
在我面前,他又覺得自己很失敗 – 他答應交出來的成績單,又打折扣了。
當一個老闆,其實很寂寞的。
當所有的情勢都很好時,大家都圍著你轉,說你棒,同時等著拿紅包。
當有問題,而且是一大堆問題出現的時候,大家都遠遠的看著你,只有當你闖出困難後,他們才會圍上來。
要想自己當老闆,就要有這種獨當一面,獨擋萬難的意念和能耐。
要當老闆娘,就要體會小小老闆面對大大困境的壓力,千山萬水也要陪他走下去。
前天晚上外子幾乎沒有睡覺,我也一樣睡不着覺。
當他不把問題講出來時,就是表示他認爲問題很大。到底是什麽問題?
他說新進的材料比較硬,施工比較困難。他請印度技師試試幾個方式,他們都不配合,只說不可以。
我告訴他,問題可以解決的,現在他氣餒的是親密的戰友擧不戰牌,而前綫的工人又在等材料沒工作做,讓他覺得時間很緊迫,又很沒面子。現在當務之急,要把施工的方式安排好。第二天(也就是昨天)自己到鎮上的小工廠請教老師傅,看看外子想的解決方式可行與否,如果可以,我們就自己在當地加工輔助器具,不甩這些印度技術人員。
一夜無眠。
昨天外子一樣和麵烤麵包給孩子們吃。我們家那台神經兮兮的洗衣機被我們送囘“娘家”檢查,所以在工廠是老闆的外子,在家裏還要兼涴夫洗衣,才能出門上班。他臨出門前,在沙發上抽了很久的煙,然後對我說:“就算什麽錯都在我,但是他們也應該先替我解決眼前的問題才對,怎麽可以說他們什麽都無法處理。”我囘答他說:“所以你更應該證明給他們看,沒有他們,你一樣可以處理問題的。”
中午吃飯時,他上來了。看他面上帶著笑容,想必問題已經解決了。
他問:“你有沒有聼到我的咆哮聲?”
我愣了一下,沒說什麽。
他繼續說:“我叫那些技術人員滾蛋。我已經把解決問題的方式告訴他們,他們還說這樣不行,那樣不可的。我要他們閉嘴,我說什麽,他們就試什麽,用結果來證明答案。”
好了,問題解決了,先吃飯吧。
沒想到晚上他上來時,臉色不太好看。
看他躲著我的樣子,我知道他心裏有事不敢跟我講。孩子們都上跆拳道課去了,家裏只有我們兩個老的和678三隻狗,我讓他留在房間,自己溜到孩子的房間看書。好幾個小時過去了,直到孩子們回來喊他吃飯他都沒有聲音,甚至連每日必看的新聞也沒有看。
吃完飯後我也故意在廚房洗洗刷刷的忙。老四過來催我上俄文課,我請他們將課文先翻譯成中文,再由中文翻譯囘俄文。同時交待他們到樓下用電腦打字,這樣可以同時練習中文,俄文,還有這兩種語言的打字。
把三個小的“清場”到樓下,我倒杯熱茶到房間給他,也問他到底怎麽一囘事。
他說:“他們來向我道歉。其實他們也是有道理的,是我進貨進錯的。去年有人要我買一台印度的小機器,我沒有買,如果有那台機器,現在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現在下單,時間又會拖一個月以上。車間的削割機操作方式也不對。錯了近一年,我都沒有發現,浪費多少耗材和時間啊。”
我告訴他說:“在工廠裏,就是不斷的求進步,求改進。以前你覺得很滿意,現在不滿意,這表示我們有所進步啊。再説,你發現問題時很不開心,但是,你有沒有想到,還有很多問題你沒有發現,所以你很滿意?我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發現問題時,當然會為自己的錯誤難過,但是,我們也要高興我們發現了錯誤,在不斷的改進中。至於技術人員,作業員,他們都應該要為公司處理問題。誰的錯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是在問題前,誰能面對並且克服。你進錯了貨,但是,你自己也找到解決的問題,你拿囘來了你的掌控權,就不必要難過了。這些技術人員的態度,我不滿意。他們是看到你處理了問題,態度才轉變的。你也不必要責備自己錯罵他們。”
好,還有什麽事呢?
他說:“我覺得我被最近的這家廠商耍了。他拖了我們幾乎四十天的時間。。。”
我很快的打斷他的話:“如果這批貨是你理想的材質,你會這樣想嗎?所以重點是這批貨的材質和你要的有落差。我們為什麽要找新的供應商?也是因爲對前面幾家的的服務不是很滿意,不是嗎?找尋售價便宜,服務好的供應商,嘗試不同材質也是我們的工作啊,我們買中國的材料,印度技術人員起排除心也很正常,再加上臺灣,中國都是用美國的加工工藝,印度是用英國的加工方式,兩者本來就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如果用土耳其的,他們用的是德國的方式,又多一種理論,沒有實際做,誰對誰錯很難講。再説,又真的有誰對,有誰錯?”
他問:“現在馬上要下單買材料,我要下給那一家?”
我說:“再下給新的。再找新的供應商。不要氣餒,我們生意要做長久,沒有好的供應商成不了事,再繼續找。”
接下來,輪到我發問。
我提醒他:“最近這張大單,出貨可以維持正常嗎?”
現在因爲一直在試供應商的材料,所以計算利潤,可以以供應商為單位,計算每票材料加工後的利潤。我問他:“以這個廠商的材料,我們可以賺多少錢?你先仔細估算,等實際出貨後再驗算,找出沒有達到的原因。”
最後,我裝出很自然的樣子問他:“到12月底,你預計賺多少錢。”
外子避開我的目光。良久之後,嘴裏嚅嚅吐出:“依照我答應你的,扣掉三成。”
我故意裝出不太高興的樣子。我之所以要如此狠心,也是因爲這是良人的要求,要我管他管緊一些,讓他有壓力。
他說:“一月份補給你。”
我說:“一票一票謹慎的做。我們一定要賺錢才行。”
他又把眼光避開,心事重重的樣子。
晚上睡覺時,老四替我按摩,我對老四說:“爸爸一定有什麽事瞞著我。”
在寫這篇日記的時候,有人一進門就很高興的叫:“媽媽,你在哪裏?”
我聼他的聲音,知道有好事,連忙從房間出去。他看到我,很得意的說:“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他說他連續兩天不敢告訴我,他們一直很擔心目前的削割機派不上用場,要停工等到我們採購買到新的削割機。他早上到工廠,看到技術人員還是採用原來的老方式,他氣得大叫,要他們改一下固定的方向,採用新的方法。結果呢,不但效果好,很安全,速度竟然提高到原來的五倍。以前員工操作時,要戴上安全帽和安全眼鏡防護,現在完全不用;原本削割機的速度制約著整個工廠的產能,現在,一下翻了五倍!一台五倍,兩台,三台呢?
他又開心的說,他又發現滾邊的方式也可以提升速度。這兩天再多做幾個模具就可以了。
我問他:“如果不是因爲這批材料的材質和以前不一樣,我們在生産上面踫到問題,你可以發現這麽多提高產能的方式?你現在還會覺得自己試用新的供應商是錯誤的行爲?”
他一直搖頭。突然,他說要看一下昨天新聯絡的廠商有沒有回信,頭也不囘到臥室上網。我喝了一杯茶才進去,他已經躺在床上睡着了。
其實,在工作上,怕的不是出錯,而是固步自封。
不嘗試的人,永遠不會出錯,但是,他的經驗只能定格在某一處。
嘗試的人,會出錯,會有壓力,會受到所有的人的指責,如果此時,不要心急氣燥,仔仔細細把問題搞清楚,徹徹底底把問題解決,這樣就會得到最寶貴的資產 – 經驗。
有了經驗,再加上時時接受新的事物,理念,回報自然就水到渠成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