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旺中案的休閒教育視角
2012/07/28 15:17:40瀏覽1339|回應4|推薦75

這幾天,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審查旺旺中時併購中嘉一案,再度成為輿論的焦點。而看了相關的報導之後,我認為這個個案除了涉及一些傳播、法律的問題之外,也還是會涉及臺灣媒體製作新聞報導時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觀眾對新聞內容的選擇、喜好。

這個個案令我想到先前統一集團旗下的「小七」漲價的事情,當時有人曾主張說,若對「小七」漲價不滿的話,那就拒絕購買他們的相關產品,而考量其他的選擇。而這回個案的主角,也就是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我也常聽到關於他們新聞處理方式的抨擊,然而也就跟不滿壹傳媒、蘋果日報一樣,我認為觀眾較實際的作法,還是多考量其他的新聞、資訊來源。

這背後的道理,其實也仍然是社會交換之中的權力問題,而國內媒體跟觀眾間也存有這樣的關係,當觀眾對特定一家媒體的資訊越依賴,越不選擇其他家的,那麼該家媒體的權力就可能越大,也就越有可能不去注意新聞品質。以我們社會目前的狀況來看,新聞資訊的選擇管道其實仍是相當多的,因此,觀眾若是覺得某家電視台、報紙或某家媒體集團的新聞、節目或專欄、文章品質太糟糕,那就是要避免對該家電視台、報紙或媒體集團的依賴,而要考量不同的新聞管道。

除了新聞管道,觀眾對新聞內容的選擇也是一項重點。然而,說到國內觀眾對新聞的選擇,我認為其他很多人談論到這個的時候,都忽略了當前國內觀眾對於看新聞這件事的整體定位,而這定位其實很明顯,就是在工作、課業、家務勞動、基本民生問題處理之外的自由時間所從事的活動,也就是休閒活動,而臺灣人主要的休閒動機,就是紓壓、轉移負面情緒。

所以,臺灣人一般在從事「看新聞」這個休閒項目的時候,是不太會想去多用腦筋去選擇不同家電視台、報紙,以獲得立場、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新聞資訊,或者也不太想去判斷一則新聞內容的正確性、公信力、品質、盲點之類的,相對地是比較會選擇腥羶色、爭議性強、娛樂性高,或者接近自己意識形態的新聞報導來收看閱讀,以便紓壓或洩情。

也正因為如此,家長沒有在自由時間裡陪孩子選擇或判讀報導、節目,看新聞時給孩子機會教育,而是即便跟著孩子一起看新聞的時候,也跟著報導起舞、看到黑影就開槍、繪聲繪影之類的反教育狀況就會產生。這點從休閒阻礙的角度看,沒時間往往是表面理由,真正的阻礙因素,還是休閒動機所衍生的個人心理阻礙,可能是覺得太累、難以實踐。

若要將此定義成社會問題的話,那麼解決之道還是藉著休閒教育去改變臺灣人以上這些普遍的休閒態度。對此,目前常在一些報導中提到的媒體識讀課程,或可算是這種休閒教育的一個例子,不過從社會化的角度看,這種課程主要是在學校中進行,而其實個人休閒態度的形成,或所接受的休閒教育,主要的場域卻可能仍是家庭、社區、朋友社交場合。

職是,我認為若傳播、新聞學者還有其他領域的知識份子,真覺得臺灣一般民眾對新聞內容、管道的選擇與判斷的現狀不好,而想要改變的話,那麼可行的作法便是充分結合跟青少年與兒童輔導、服務相關的組織單位,乃至中央與地方新聞、教育、文化行政單位及觀民間社團充分合作,深入各個鄰里社區之中,去推動新聞觀看、閱讀的休閒教育。

當然啦,前面提到的政府單位在這當中的角色也很重要。對此,我覺得中央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教育部、文化部、內政部,縣市政府中的新聞、教育、文化相關局處,還有各鄉鎮市公所中的有關課室,彼此間也應該要充分溝通、協調、合作,有計畫地推動國人從兒童、青少年到成人在自由時間之中,所從事的新聞閱聽活動的休閒教育。

這樣的新聞閱聽休閒教育,我認為除了要能使國人在自由時間看、讀、聽新聞上,多數都能選擇不同的資訊來源管道,新聞內容方面,最基本的就是要使多數國人都能判斷新聞內容的真偽、品質,而根本上則是要使國人改變對新聞閱聽的休閒動機,不要只是為了紓解壓力、發洩苦悶情緒,而如今我仍常看到網友談論新聞品質問題時,表示看新聞的動機是前面這些。

再來,這種休閒教育還要達成的政策目標,便是至少要能藉著長期的,社區為主要場域的教育、學習、宣導活動,讓多數國人在政治、情色、社會暴力、美食、時尚新聞之外,也能構、樂於在休閒時間之中多去關注、談論其他領域的國內外新聞、深度報導、專題等,而非像現在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這些領域以外的新聞,點閱、談論者總是寥寥無幾。

總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這回的案子,若要延伸到國內新聞報導製作考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觀眾的新聞閱聽態度、價值觀之考量的話,那我還是會覺得,中央與地方政府有關單位,還有民間社團、學者、知識份子等,充分合作去推動新聞閱聽的休閒教育是根本作法。

我的社群網站:噗浪臉書Google+Twitter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6674437

 回應文章

charleyh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做好公共電視才是正本清源
2012/10/22 09:45
哪有一個先進國家是沒有國家級電視台的?台灣就是能搞出這世界奇蹟,讓商業電台取代國家電台,讓定位為分眾傳播的地方媒體(資本額只要兩億台幣)的有線電視主導全台灣的言論市場。公共電視董事會延宕六百多天選不出董監事就是很大的問題。如果民眾有免費又夠水準的國家級電視可看,那就不需憂慮媒體壟斷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官員、學者、專家都搞不定公共電視的正常發展,那麼談論財團媒體的壟斷都是包藏禍心的口水戰而已。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發語權
2012/08/03 20:46

台灣的新聞媒體看似發達
實者背後都潛藏經營者「發語權」之爭奪與企業利益之保護
中時在旺旺集團進駐後逐漸產生質變是事實
壹傳媒看似正義凜然卻暗藏軌計
更別提那遇錯不改的三民自了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好 行不通
2012/07/31 13:59
原則支持, 但沒有政黨會做,

因為那是長期工作, 要遠見與魄力!

天蠍浪子(blues1112a) 於 2012-08-03 14:39 回覆:
很多從根本之處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很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