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馬隨寫(十三):生理心理
2018/01/22 15:35:30瀏覽1944|回應25|推薦98

        今天寫這文章,因為近來看到一些對憂鬱症的誤解。

     憂鬱症,並不是「想不開」或「往死胡同裡鑽」的刻板印象。我且把糖尿病與憂鬱症放在一起比一比,讓大家瞭解生理病變造成心理失調的憂鬱症。

     先説糖尿病。糖尿病的成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受體功能下降而產生,因此治療糖尿病的方向有幾個;一是控制糖的攝取,二是控制攝入的糖的吸收,三是讓體內的胰島素發揮應有的作用,四是補充胰島素。

     而憂鬱症,如同糖尿病,也是因為生理的病變而來,成因是某些神經傳導質的不足。差別是糖尿病的症狀是非常生理性而且量得到的血糖過高,但憂鬱症表現出來的則是無法量化的精神相關症狀。如同治療糖尿病,既然是生理失常而來,治療憂鬱症就是從相關的神經傳導質下手。

     眾所皆知,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維持標準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若患了糖尿病,除了藥物治療,控制飲食也是絕對的必要。若硬要忽視風險而亂吃亂喝,是不是跟自己過不去?

     而憂鬱症的成因,不容忽視有遺傳因子,但也有環境的因素,像是受到重大打擊而引發的生理失常。我再給個比喻,遇上非常讓人生氣的事,血壓飆高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此憂鬱症患者無須羞愧,這是生理引發的疾病,治療就如同其他生理性疾病。如果大家不覺得糖尿病或高血壓有什麽大不了,那又何需拿憂鬱症做文章?

     如同維持正常體重來預防糖尿病,對憂鬱症而言,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向思考,對維持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價值。而某些特定的人、事、物可能是導致某些病患憂鬱症發病的危險因子。如果已經結論出危險因子,為了健康著想,真該離開這些人、事、物。如同糖尿病人不該亂吃亂喝,忽視危險因子,讓病情惡化。

     健康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財產,而且是無人可分享或代用的財產。希望大家都好好重視健康,生理的心理的健康都是,作息活動以平衡為上。部落格是心靈生活的休憩站,為了大衆健康著想,格友們該共同維持公共場合發言的禮貌。民主給人們言論自由,但沒要人忘了基本修養,您說是不是?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ribbon1031&aid=10996962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09 10:34
到了我這個年紀,身心健康都要注意,好累大笑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4-09 12:43 回覆:

不累不累,這就像我們小時候存撲滿。

每天不經意地投個一兩個銅板,不知不覺中就養了一隻小胖豬大笑

ps 歌王有空別忘了一展歌喉,饗udn眾聽衆!


雲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20 12:10

好久不見!真不好意思,忙來忙去,幾乎每個月都出門。心裡一直惦念著您,不想匆匆,想要有一整段時間來好好看您,只是啊,時間都被我擠壓得零零碎碎的。

這篇文章,有關生理、心理,值得細讀,能解對糖尿病與憂鬱症的惑。家母罹患胰臟癌,從發現到過世僅三個半月。她原是這麼注重健康的人,這病毫無徵兆,真是教人難以預防。

此文的結尾~健康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財產,而且是無人可分享或代用的財產。說得好極了!希望能起到振聾發聵的作用。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3-22 13:17 回覆:

謝謝雲霞對我的厚愛

我也忙,可惜是忙公事與家事,對能自由出門隨時去旅行的人真羡慕不已。

不過我覺得自己挺正面的。無法出門沒關係,瀏覽格友們文章之際,開始列口袋名單,計劃未來的行程,將來成行的時候,不就省了許多精神與時間嗎?大笑

生命無法處處完美,將負面轉彎,轉換心情,也是一種照顧心理健康的方法吧。

胰臟癌是難纏的病,但我總相信,醫學進步日新月異,未來癌症的治療方式,會類似今日以口服藥物般的治療慢性病。

有健康的身體與愉快的心情,開開心心如雲霞般環游世界,留下許多美好回憶與文字,也是無價的財產!


愛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19 23:00
想寫的文章有三篇,題目都定好了,但會不會面世,那真難說。

第一篇是短篇小說《百年風華》,與一張聖誕卡有關。

第二篇也是短篇小說《勁球》,與錢有關。

第三篇理論上是《愛馬隨寫之十四:炫耀》,寫為人父母的心情。不過這篇沒得到當事人同意,不能寫。

謝謝各位朋友們的關心!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17 17:29

  近來,好像有點太安靜了些。

  所以,咱自告奮勇來您這兒敲敲門,關心一下。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3-19 00:11 回覆:
謝謝玉米蘋果的關心!
久未出文,雖然心中曾經閃過許多想寫的題材,卻都像筆拿起到半空中了,但種種遲疑的念頭,又把筆慢慢放下。看看吧,也許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新文章就出爐了。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5 13:44

不好意思,陳傳道又來了,因為我想起您的名字不是愛瑪,而是愛馬,特來修正。

另外,我也發現剛才的回應中,第二行漏了兩個字:發生。

應該是:這兩年咱老公忽然發生遺傳性的糖尿問題。

再說一次,飲食的控制和適度的運動非常重要。

上個月他的驗血結果已經恢復正常。

最後,順便提一下憂鬱症和抑鬱症;雖然此二詞在英文中,是源自同一個字,但實際上,翻譯成抑鬱症、確實比較正確。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2-25 14:33 回覆:

陳傳道的細心,愛馬很感動喲!

記得曾有副刊主編要求我更改筆名爲 “艾瑪” 或 “愛瑪”,不過我沒答應,因爲愛馬的 “馬” 是我的女兒小尾巴,她是屬馬的。這是我筆名的由來微笑

現實生活中,我的名字也常被記錯。因爲祖父爲我取的名字並不是常見的字,因此若有朋友花了心思把我名字記住,我會感動的。

謝謝陳傳道帶來師丈的真實故事。沒錯,飲食與運動,或者説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防治疾病最好的方法。説來簡單,但要落實,也需持之有恒的毅力。但一分耕耘一份收穫,是永恒的真理。

憂鬱/抑鬱症,正向面對就沒啥好怕的。我常想,起居作息正常,與品行良好並談得來的朋友來往,選擇健康的休閑活動,這也是爲自己健康打下好的根基。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5 09:30

謝謝愛瑪的寶貴分享!

陳傳道的老公這兩年忽然遺傳性糖尿的問題,所以我特別關照他的飲食。

感謝上帝,好在他老兄一向不被過去所困,也從來不為未來操心,因此完全沒有抑鬱或焦慮。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2-25 14:15 回覆:

謝謝陳傳道來!

給您拜個晚年:如意吉祥,新春旺旺來!


通霄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13 04:44
英文中的 depression 相信是大作所指的憂鬱症, 也有人譯為 抑鬱症, 也許後者較為傳神。 因為患了 depression 的人, 不一定時時在擔憂甚麼, 而且, 一旦再受打擊, 情緒又會陷入低落, 這種狀態, 抑鬱或抑壓就更傳神了。 還有一種心裡或精神的病症, 稱為 焦慮症或焦噪症 anxiety.  聽朋友說, depression 是為過去事所困, 而 anxiety 是為未來的事煩心。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2-15 15:21 回覆:
先跟通霄客拜個早年,祝闔家新年快樂,狗來福,新春旺旺來!

雖然我也看過抑鬱這個翻譯,但從沒仔細去想過憂鬱與抑鬱的不同,直到讀到這個回應。我同意抑鬱應該是比較接近病症的描述,因為壓抑的情緒沒有抒發。
而憂鬱,有可能是為了過去發生的事情受到的打擊,也可能是無法面對所在的壓力,或者突發的事件。憂鬱這個詞仔細地想像,有點印象派的味道,不同於抑鬱的寫實派。

至於焦慮,有可能是對不知的未來有所恐慌,也有可能是記憶中不美好的經驗
所引發,這些都是惱人的。

健康,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簡單,也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啊!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02 14:51

身邊有兩位朋友 中年得過憂鬱症; 一個我看過她發病的狀況, 一向乾淨優雅的收拾好自己, 觸發起憂鬱症 完全變了個人; 只想躺在床上 不起來, 不吃飯 或過度吃 不重視衛生習慣, 家人不了解 責備她 情況更糟, 精神不振 自暴自棄, 甚至想求死解脫。後來是強迫帶去榮總憂鬱症門診科看診, 求診時 才發現臺灣的憂鬱症患者好多啊 。 吃藥之後 明顯變好, 願意出來散步 曬太陽, 正常走路散步採買; 另一位是原本生意上賺了很多錢, 後來發現 竟然變成負債了, 打擊很大, 得病的。 後來一起練太極拳, 她說, 她是強迫 而且勉強自己要好起來, 才一步一步 爬出那個坑的。 前面的例子 是家人相處 長輩和手足都誤解太多, 一時壓力重到觸發 。

還有我老爸, 明明很開朗的人, 有散步運動的習慣, 十多年前買了個當時新穎的血壓計, 也不知道量對還是量不對, 居然發現自己血壓上200, 驚恐到原來自己沒有想向中的健康, 會愈來愈壞的,要怎麼辦啊。 也因此變了個人, 特別躁鬱 還想自我了結。帶去給專門醫師治療, 用藥 調整 換藥再服用, 兩三個月之後才安定下來。有醫師的照顧 有安全感, 家人的同理心 聽投訴也很重要。 心藥還需心藥醫, 父親後來找到與他一般年紀的宗教弟兄, 相互來往關懷, 也讓他從陰鬱中 站了起來 。算是幸運的。

倒是很想請教專家, 糖尿病發病的機構中, 有可能分泌出遮斷胱胺酸  或是人體嗎啡的狀況嗎 ? 最近一位合唱團朋有, 有二型糖尿病, 最近得了眼眉處的皰診, 讓他寶貝的視力減退了, 也因此憂鬱起來, 開始要看精神內科了。

唉 老年這一段路 很不容易走呢 。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2-04 15:52 回覆:

盹姐帶來的真實案例,都是再真實不過的例子。常人很難想像憂鬱症患者的症狀,我想説當發現家人朋友有精神異常的情形,絕對不要輕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要視而不見或忽略嚴重性。

我也很高興看到這些案例都醫治成功。讓我們大家看到醫藥,家人關注,及自己本身的意志力,都是打敗憂鬱症的要角。想想對付別的疾病何嘗不是如此,病人需要良好的醫療,家人悉心的照顧,還有自己意志力配合治療與調養。憂鬱症與其他生理病痛,其實沒有不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的憂鬱症更是不可輕忽,不論是壓力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父母一定要謹慎處理,以免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現代醫藥發達,糖尿病一般都可以控制得很好,一定要遵照醫囑控制飲食與服藥。盹姐提到的,應該不會發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血糖控制不良,長期下來會提高一些其他健康的風險。所以說到底,健康第一。像盹姐如此注重飲食運動,才能有體力到處玩,這就是給自己最佳的財富!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2-04 16:01 回覆:

看到盹姐提的第二個案例,因爲極大錢財損失而造成的憂鬱,並不罕見。

這讓我想到昨天道瓊工業指數大跌六百多點,如果全副身家押在股市,或者借錢投資股市的,心情能不受這般跌幅影響大概很難。於某些人而言,這就是憂鬱症的風險因子啊!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憂鬱症
2018/01/27 13:05

可能是我有運動習慣,目前這條傳輸神經發揮得還算正常

有刺激的人事物訊息輸入,就會有消防的機制輸出

而且,一有狀況,頭腦特別清楚,口條特別清晰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1-28 16:17 回覆:

我常想,中國人自千年以前就用 “體質” 這個詞來解釋不同人之間生理差異,是很有智慧的。因爲基因的差異,造成了天生的不同,就算是親兄弟姐妹也不會完全相同。生理是如此,心理也是。

能有心理排解法,這是很可貴的喲!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1-28 16:25 回覆:

與賈媽分享一張照片,我的收藏。

無論是誰當家,希望都會同我一般,看重這面旗幟。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是來掛號的
2018/01/27 12:45

先治糖尿病 :

父母親最後階段都需靠打胰島素維持血糖正常

而且死亡原因都是  胰臟癌

  

應該不是心理因素 .... 最近肚子餓,就四肢無力、發抖 我好可憐哦

愛馬(blueribbon1031) 於 2018-01-28 16:00 回覆:

賈媽別胡説,活蹦亂跳的掛什麽號!而且愛馬不行醫,沒用啦誰理你

胰臟癌一直以來是非常難纏的病,過去兩三年來熱門的免疫療法,對胰臟癌卻是一點用也沒有,標靶治療也一樣的沒用。因此治療仍停在傳統的手術,放射綫治療與化療。令尊令堂需要胰島素,是因爲胰臟癌的緣故嗎?

胰臟癌之所以難纏,因爲幾乎沒有症狀,發現的時候通常已是末期。在美國,你這般的家庭病例史(父母兩人都是胰臟癌是非常少見的),癌症醫師應該會幫你做基因篩檢。我知道你是健康寶寶,遠離烟酒與致癌物,大概是唯一能做的預防方法。

令人高興的是,今早我在癌症免疫學年會中聽到,現在已有臨床實驗測試免疫療法結合化療來治療胰臟癌,當然是不同的免疫標的。科學進步,可不是什麽都有可能?

至於餓到發抖,那祇是餓過頭。別虐待自己,吃飽飽才對得起人生大笑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