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6/16 12:18:44瀏覽467|回應2|推薦18 | |
親愛的姐姐: 因校園正在施工中不得已將一切簡化的畢業典禮上,校長以Rascal Flatts 的一首“I Wish" 致送給所有即將離校的五年級同學,祝福妳們勇敢追逐夢想。看著銀幕上打出的You-tube 影片,坐在地板上的妳們舉起手來,隨著旋律邊舞動邊跟唱著: My wish, for you, is that this life becomes all that you want it to, 霎時眼角微濕,有夢想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媽媽期待妳一生都能懷抱夢想,並且築夢成真。 過去這段日子以來,我們經常談到未來的志願。我說,一個人一生當中若是能化熱情為興趣,找到與理想相合的工作,是最最幸福的事情。 妳很著急得問我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passion?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又是什麼時候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上大學之後嗎? 「如果我上大學後還不知道自己的passion 在那裡該怎麼辦? 」 之後的幾天裏,一談起這個話題,妳就一副苦惱的表情; 好像這件事情很火急,如果現在不決定下來,以後就來不及了! 後來謎底揭曉,妳苦思的原因是因為所有的五年級生,都必須在畢業紀念冊的大頭照底下寫上自己未來的志向。 那天幫忙一個負責畢業紀念冊的韓國媽媽做最後校正工作時,無意間發現在未來的志向欄裏,妳填了「作家」。同班同學裏,未來有志於當作家的有兩位,有人想當動物園管理員、小兒科醫師、化學家、建築師(兩位)和老師,有人對海洋生物感興趣,也有同學填上聯邦探員....一位據妳說功課總是名列前茅,在學生會裏當主席的男生很乾脆的寫下 ”leader"(領袖)一字。年少狂妄的口氣,很讓人激賞! 我不知道妳們班上的亞裔同學裏,那些在志願欄裏填寫工程師、醫師、或者律師的人受傳統父母的思想影響有多少。媽媽想跟妳說的是,因為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當初給了妳爸爸和我充分的自由選擇自己未來的志向; 爸爸跟媽媽也願意用同樣開放的心,給妳最大的鼓勵選擇未來的道路。 記得當初媽媽和阿姨在大學裏分別決定主修電視新聞與藝術時,外公外婆身邊來美多年的朋友經常冷嘲熱諷地潑她們冷水:「妳還是勸勸妳們兩個女兒,要務實一點。新移民學生的英文程度怎麼樣都無法跟本地的美國學生比。“藝術”能當飯吃嗎?畢業以後怎麼找工作?還是去讀電腦、會計之類的科目,比較實際!」 儘管心情還是相當糾結,經過深思熟慮後,外公外婆依然決定支持我和阿姨的決定,從選擇自己的興趣出發,開闢一片天空。「就算以後找不到工作,爸爸養妳一口飯還是沒問題的!」為了鼓勵我們勇往向前,外公當時說了這麼一句阿撒里的話。 就衝著外公外婆對我們投下的信心票,我和妳阿姨很爭氣地把這兩個冷門科系念完,後來蒙神眷顧一路開門,陸續找到合適的工作,不僅學以致用,而且在專業職場上發揮所長時真的樂在其中。 我必須要誠實地說,當初踏入這行其實是抱著躍躍欲試的心情,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入對了行。但是,當我鼓起勇氣去嘗試,從一個小小廣播電台開始寫稿、採訪、剪接樣樣自己來,到最後看著辛苦的血汗成品播放出來時,那種腎上腺素持續亢奮的心情告訴我「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媽媽好感謝神,因為祂讓我在興趣與能力的經緯譜上找到了一個正確的位置發光發熱,在人生的旅途上盡情享受了十年精彩的職場歲月。 再舉爸爸為例。從事建築業的他,其實最想成為旅遊家,成天遊山玩水。大學時一場為期三個月的歐洲之旅讓他驚訝地發現自己體內澎湃著旅行的血液。在網上搜尋資料、規劃行程、旅遊途中體會異地的文化風情、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享受著每一場旅行途中流動的宴席。 但是,旅行終究只能當作興趣培養,不能成為養生的工具; 於是,爸爸平日辛苦的工作,把賺來的錢固定的存一部份起來,投資在他喜歡的旅遊活動上。 在平衡理想與現實中,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熱情或興趣與實際能力的落差有正確的認識。重要的是,妳必須勇敢的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怕犯錯; 因為每一次的錯誤都能讓妳更了解自己,也給妳新的勇氣與自信跨出下一步。有一天,當妳找到那一個讓妳願意焚燒熱情的祭壇時,請記得妳親愛的家人也同時在為妳喝采! 最親愛的媽媽上 |
|
( 在地生活|北美 ) |